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不斷完善扶貧模式,創新扶貧方式,把脫貧攻堅作為黨心所向、民心所依的頭等大事,鋪就了一條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脫貧緻富路”。
大張村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本文圖片由富平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劉集鎮大張村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是富平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整組搬遷的試點項目。這幾天,社區進行室内裝修,村民趙亞妮欣喜地來到自家158平米的新房打掃起了衛生。2017年,趙亞妮一家因一起事故一夜返貧,在村上的幫扶下發展起了奶山羊養殖,并于2019年實現脫貧。現在,讓趙亞妮開心的是,他們一家即将要入住新房了,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搬到這個新小區後,我養的奶山羊就會實行集體托管,每年還可以參加分紅,另外,政府部門還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個月基本上有2000元收入,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大張村村民趙亞妮說道。
2020年,富平縣立足大張村長遠發展和村莊規劃,決定對空心率較高的6個村民小組實施整體搬遷,規劃建設了占地70畝的大張村新型農村社區,并對原有老舊房屋進行拆除和複墾,預計今年6月底大張村144戶村民将陸續搬進新居,開啟新的生活。
“為确保搬遷群衆搬得出、穩得住、能緻富,我們新建1600隻奶山羊養殖場,解決群衆搬遷後散養戶養殖場的問題;積極引進電商企業,通過扶貧網絡銷售平台解決當地農副産品銷售問題;建成占地500畝的冬棗産業園,全年可轉移包括貧困戶在内剩餘勞動力200餘人。”大張村黨支部書記劉華鋒說道。
在莊裡試驗區三河村,柿子種植和加工已成為村裡的主導産業。村民楊栓柱正在對自家種植的柿子樹進行剪枝、施肥、松土。2015年,楊栓柱因妻子殘疾、父親體弱多病等情況被認定為貧困戶,在村裡的幫助下發展起了三畝柿子樹和三畝櫻桃樹。
“現在,柿子産業一年能收入幾萬元,另外,政府部門還給我安排了一個生态護林員崗位,日子比以前過得好多了,而且我現在也脫貧了。”莊裡試驗區三河村村民楊栓柱說道。
工人們進行柿餅加工
這幾年,三河村通過“黨組織 集體經濟組織 農戶”的模式,依托蘇陝扶貧資金,建成了村級柿餅加工小區和柿子示範園,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全村貧困人口實現了穩定脫貧。目前,三河村柿子種植面積達2300畝,2020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9萬元。
“結合鄉村振興,今年準備對三河村再硬化一條2.5公裡的通組路,另外,對有些産業會進行整修,通過村上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和柿子專業合作社,把三河村的柿子品牌做優做強。”三河村黨支部書記莫代武說道。
2018年富平縣高質量實現了貧困縣“摘帽”,2019年陝西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被評為“綜合評價好的縣”,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普查。目前,富平縣8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7499戶21168人全部脫貧,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3740元提高到2020年的1.2萬元。在今年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富平縣委員會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号。
作者:張小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