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詩中流露出孤獨寂寞的感受。劉禹錫被稱為“詩豪”,他也會悲情失落嗎?當然會了,看看他的經曆就知道,他這一輩子命運坎坷。劉禹錫出生在官宦之家,從小學習儒家經典,為科舉入仕做準備。他青年時期前往長安遊學,收獲了一片贊賞之聲。當他步入仕途之後,與柳宗元等人政見相投,渴望改變李唐王朝的運勢。
劉禹錫對朝廷弊政十分反感,他希望通過改革讓李唐王朝繁榮起來。于是他參與到王叔文領導的變法陣營,無奈觸犯了太多權貴的利益,被貶到荒僻邊遠地區。有理想,有擔當,有能力,卻沒有實現抱負的舞台,可想而知他有多麼寂寞。當極力主張改革的王叔文被賜死之後,劉禹錫悲痛無比。志同道合的朋友越來越少,他該怎樣面對官場的争鬥。
在這種背景下,劉禹錫寫出了《秋風引》。他對秋風傾訴自己的遭遇,希望秋風帶走他的孤獨。在傳統文學作品,秋風有特殊的文化意象。古人喜歡用秋風表達悲涼惆怅、衰敗蕭殺,劉禹錫作為被貶之人無法敞開心扉,隻能借用已有的意象表達态度。
劉禹錫以問句開篇,哪裡來的秋風啊?大風沖動樹林,送來一群大雁。劉禹錫當然知道秋風來自何處,他明知故問是為了表達一種弦外之音。秋風引來雁群,構成一個充滿畫面感的空間,釋放詩人的情緒。哪怕有再多的愁怨恨意、孤獨委屈,也能在這個空間内排遣掉。同時,開篇就在強調他的孤獨感。豐富而又細膩的感情變化,讓人們快速理解劉禹錫的内心感受。
一大早起來,他就聽到秋風吹動庭院中的樹木。看來,孤獨的人總會最先感受到外界變化。秋風吹過,大雁南飛,原本是自然現象,在劉禹錫筆下都成了寄托之物。結合他另外一首描寫秋風的詩,“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就能看出來,他寂寞到把秋風當成朋友,他在詩中将秋風進行拟人化處理。在秋風吹來襲過的過程中,帶來了寂寞,也帶走了愁怨。劉禹錫對秋風沒有恨意,反而覺得秋風有些“可愛”。
一個人寂寞到和秋風交朋友,恐怕隻有劉禹錫這樣的大詩人才能想到。本以為他按照套路“出牌”,結果還是讓人意想不到。這就是大詩人的創作能力,有感而發,言之有物,真情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