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壯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但主要居住在南方,大概在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起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至北部灣,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壯族早在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瓯"、"駱越"等地帶。
壯族的傳統節日除了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大家熟悉的節日外,還有中元節、春秋社日、“三月三”歌節、牛魂節。這裡主要介紹一下民族的獨特的節日: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于農曆四月初八進行,據傳說牛王是這一天誕生的,牛王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
“三月三”歌節,壯族是個說話就是唱歌的民族,大家都知道《劉三姐》這部影視吧,劉三姐出口就是山歌。所以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從早期曆史可追溯到氏族部落時期,源于先民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和豐收的宗教活動,而後逐步演變成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擇偶”的一種社交活動,又進而發展成為群衆性的遊樂節日。
春秋社日即社日節,又稱土地誕,也是古老的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幹支曆法來定,後來因曆法變動改用陰曆定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