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十二經脈連接的原理
十二經脈連接的原理
更新时间:2024-07-27 23:58:24

十二經脈連接的原理?中國古代描述的經脈(後也稱為經絡)的原始根據是什麼,一直是現代針灸理論研究中的核心問題,其結論會直接影響到針灸學的傳承、創新、發展及國際傳播有學者認為經脈的依據是血管,也有的認為是神經,還有的認為是感傳現象,再有認為是被解剖學忽視了的間質結締組織及筋膜,極少數人猜測是有“特異功能”的人觀察到的内景還原古人發現經脈的全過程并非易事,但由出土文獻而知,在漢代曾經“發現”了一條主要經脈,将人體十一脈轉變為十二經脈系統,從此完善了中醫經脈理論,并沿用至今如果能搞清楚古人在兩千年前增加第十二條經脈的原因,或許能借助這個“窗口”窺視古人發現經脈的過程,為經脈實質的研究提供原始證據,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十二經脈連接的原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十二經脈連接的原理(經脈的原始解剖依據及假說)1

十二經脈連接的原理

中國古代描述的經脈(後也稱為經絡)的原始根據是什麼,一直是現代針灸理論研究中的核心問題,其結論會直接影響到針灸學的傳承、創新、發展及國際傳播。有學者認為經脈的依據是血管,也有的認為是神經,還有的認為是感傳現象,再有認為是被解剖學忽視了的間質結締組織及筋膜,極少數人猜測是有“特異功能”的人觀察到的内景。還原古人發現經脈的全過程并非易事,但由出土文獻而知,在漢代曾經“發現”了一條主要經脈,将人體十一脈轉變為十二經脈系統,從此完善了中醫經脈理論,并沿用至今。如果能搞清楚古人在兩千年前增加第十二條經脈的原因,或許能借助這個“窗口”窺視古人發現經脈的過程,為經脈實質的研究提供原始證據。

本文嘗試解讀漢代早期醫學文獻中的“經脈”。設想,在沒有現代解剖學知識的漢代,古人通過脈診、體檢、問診、治療、戰傷及“古代解剖”等方式探索人體,一定是先看到和記錄那些最顯而易見的結構,關注那些對生命和疾病至關重要的系統,而不大可能是首先尋找那些用現代最高級儀器都測不到的所謂“經絡實質”。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十一脈變成十二經脈之謎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出土的秦漢時期醫學帛書和竹簡為研究中醫經脈理論的起源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源。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帛書的抄書年代大緻在秦始皇統一六國至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221-168年),其中以《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及八十年代出土的漢代張家山竹簡《脈書》最為重要,可以相互印證補缺(以下統稱“十一脈文獻”)。盡管出土地點和版本不盡相同,這些醫書都記載了人體有十一條脈,内容大體一緻,考古專家普遍認為這些文獻斷代可靠,能夠準确地反映秦漢早期或春秋戰國晚期醫者對人體的認識和理論,是指導當時醫療實踐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學著作。盡管專家公認“十一脈文獻”早于《内經》,是針灸經脈理論的奠基之作,但文獻中無穴位、針具或針刺療法,僅提到灸法,當時尚未建立氣血、經絡、循環、或髒腑歸經理論。對比之下,傳世的《内經》及後世的經典都是以十二經脈為基準,相差的是一條行于前臂内側正中的“手厥陰心包經”。關于為什麼增加了一條主經脈,或者為什麼早期少了一條主經脈,《内經》并未提及,目前尚未發現同時代或後世注家的文字解釋。

現代學者對這個“謎團”提出了至少十二種解釋,包括:陰陽術數相配,應天文12個月;取類比象,比拟古代12條江河;天人相應,十一取自“天六地五”;經脈發現的逐漸積累和完善;五髒六腑早期的雛型;免去手厥陰是一種“避諱”;脈診的不斷發展;表面解剖學知識的進步;氣血營衛循環概念的形成;手少陰和手太陰循行已經包括了手厥陰;從“内聖外王”思想産生手厥陰心包;漢代時期的百家争鳴等。這些解釋顯然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并不是基于解剖學證據的嚴格的推理。

顯然,是在《内經》成書之前的某一時期,突然發生了十一脈到十二經脈的轉變,并且後來持續保持了兩千餘年未變。按照常理,這個“轉變”很可能會有某種特殊的理由,不會是因為多種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關鍵的問題是,轉變是根據主觀的理由還是客觀的證據呢?

前臂變異正中動脈

人類的大體解剖結構是相對穩定的,标準現代解剖學圖普适用于不同種族的個體,幾百年來變化不大。但也常有些正常解剖變異結構,很多人可以終生不知曉。比如,正常人前臂有尺神經、正中神經及桡神經,但大多人隻有尺動脈和桡動脈,并無正中動脈,這也是标準教科書的記載。然而,西方進化解剖學研究發現,正中動脈在胎兒發育早期普遍存在,對前臂供血和發育有重要作用,在胚胎八周左右開始退化,出生後這個結構會萎縮消失。經大量屍體解剖和臨床局部手術及影像檢查證實,在部分成年人前臂中,仍然有正中動脈,通常位于正中神經旁,被稱為遺留正中動脈,在兒童中發現率較高。

歐洲解剖學家于1846年首先發現成人正中動脈,概率約10%。後續有多個報告也證實了正中動脈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人群中普遍存在,中國解剖學者亦有報道。Coleman和Anson于1961年報告了650例手部淺掌弓動脈解剖形态學研究,總結出九種淺掌弓分型。筆者将掌淺弓動脈的分型按照腕口内側動脈數目分為兩型。二脈型:尺動脈、桡動脈;三脈型:尺動脈、正中動脈、桡動脈。

經對美國、印度及中國發表的數據分析表明,二脈型與三脈型在不同國家和種族中普遍存在,二脈型(約90%)要顯著多于三脈型(約10%),但目前尚無比較種族或地區正中動脈發生率的系統研究。還有研究表明正中動脈形态可以呈現多樣性,有半數以上的人隻發生在單側。據2020年澳大利亞學者研究報告,目前成人遺留正中動脈的發生率在30%左右,比170年前的數據高出三倍。作者認為正中動脈在“微觀進化”,如果将來達到50%,這個變異動脈就可能會被定義為正常解剖結構。

正中動脈與手厥陰經脈循行一緻

比較一下正中動脈解剖圖與中醫的經絡圖可以看出,二者在前臂的循行位置是完全一緻的,這不大可能是一種偶然的巧合,最大的可能是兩種醫學對相同結構的不同描述。

從标準人體解剖圖普看,大部分人(70~90%)前臂有兩條主要動脈,即兩側的尺動脈與桡動脈,兩動脈均在腕口有脈搏可以觸及,循行分别與漢簡帛所述的手少陰和手太陰脈吻合。據此,人類前臂無位于内側正中的手厥陰脈是合理的。但對于前臂遺留有正中動脈的部分人(10~30%),前臂會有尺、中、桡三支動脈,腕口也可能會有三個脈搏可以觸及,三脈的循行分别與《内經》所述的手少陰、手厥陰、手太陰經脈吻合。據此,人類前臂有位于正中的手厥陰脈也是合理的。

漢代早期簡帛醫書中無前臂“厥陰脈”,而這一“缺失”在後來的《内經》中得到了增補,這個過程恰巧同西方解剖學在最初畫出了正常解剖圖譜後,又經曆了數百年才發現了“遺留前臂正中動脈”的過程十分相像,因為發現低概率的事件需要時間和病例的積累。合理的解釋是,漢代早期或春秋戰國晚期的醫家,通過脈診等臨床觸診和觀察,發現了前臂尺動脈和桡動脈的脈搏,而提出了前臂内側二陰脈的學說。随着古代醫療實踐的擴大和深入,有醫者在大樣本脈診實踐中發現了有患者或正常人位于前臂正中的脈搏,因而提出手厥陰脈學說,得到了後來醫家的承認,因此将十一脈修改為十二脈。可以說,十一脈和十二脈的理論都是源自解剖學的發現和發展。

陰脈為動脈

如果上述發現和推理是接近事實的,這些證據支持漢代早期醫家及《内經》作者對前臂三條陰脈的描述是以大動脈血管結構為解剖基礎的,而不可能是出于主觀推理或臆想。支持的證據包括,按“十一脈文獻”記載,手太陰和手少陰脈都止于心髒,而《内經》中記載手厥陰經起于心包絡之脈,相當于心髒的冠狀動脈。更重要的證據是,三條動脈或手三陰脈都可以在腕口内側觸及到脈搏,符合古代文獻記載和中醫的脈診習慣。可見,上肢三陰脈與三條動脈的起止和脈搏完全吻合。據此,上肢三條動脈與手三陰脈的對應關系是:

手三陰與上肢動脈:手少陰-尺動脈;手厥陰-正中動脈;手太陰-桡動脈。

有關下肢三條陰脈的對應解剖結構,漢代《脈書》中為我們留下了一條重要的信息:“夫脈固有動者,骭之少陰,臂之钜陰、少陰,是主動,疾則病”。這裡是說,可以觸到脈搏的經脈有,下肢的少陰,上肢的太陰和少陰,可以通過脈搏判斷疾病。重要的信息是,這裡明确地說陰脈有脈搏,而沒有提到陽脈。

按照上肢的規律,下肢的踝足部位也應該能找到三條主要動脈搏動的觸點,以對應足三陰經脈。根據已知從剖學結構,下肢恰巧有三條主要動脈對應于上肢,這些動脈在踝或足部位都可以觸及到脈搏。按照矢狀面位置,三支下肢動脈及其與三陰脈的對應關系可能是:

足三陰與下肢動脈:足少陰-胫後動脈;足厥陰-胫前動脈;足太陰-腓動脈。

陽脈似神經

那麼,陽脈有解剖結構基礎嗎?這是一個很難明确回答的問題,因為漢代文獻中沒有提到陽脈有脈搏,對其循行的描述也很簡略。下面僅提出假說,細節有待今後證實或修改。

“十一脈文獻”十分重視脈的陰陽分類,在脈字前都冠以陰或陽(肩、耳、齒脈也為陽),這個命名法為《内經》及後世經典繼續采用,沿用至今。對于經脈的陰陽分類的通常解釋是,陰經行于人體的内側,屬陰,而陽經多分布在人體的外側,屬陽。但這種解讀不一定準地反映漢代醫家的本意,不能解釋為什麼某些脈的陰陽分類要早于循行部位詳細描述的出現,有些脈的循行并不符合陰陽分布規律。

因此可以猜想,漢代醫家所說的“陰脈”與“陽脈”是否是指不同的人體系統或結構呢?如果陰脈是以現代解剖學的動脈為基礎,那麼陽脈是否是以神經系統為基礎的呢?這個假說符合現代經絡的神經學說,也能解釋後世觀察到的經絡感傳現象等“高級神經活動”。

“十一脈文獻”雖然對經脈的走行描述過于簡單,但經脈的起止點非常明确,對經脈的“所産病”的描述比較詳細,成為了解這些經脈的功能及病理的最重要線索。經過系統的比較,的确有些驚奇的發現。“十一脈文獻”所描述的經脈所産生的病症共有74個,其中有33個為痛症(45%),39個是與神經系統直接相關的病症(53%),27個是與内髒直接相關的病症(37%)。意外的發現是,痛症和神經系統病症絕大多數都為陽脈所産生,而内髒病症幾乎都發生在陰脈,陰脈所産生的神經系統病症或痛症很少(除了因缺血的心絞痛或疝氣痛)。這些數據提示,漢簡帛所描述的陽脈很可能是當時醫者觀察到的相當現代神經系統及骨骼肌肉系統的一些結構、生理及病理。而陰脈主要是指上下肢的大動脈的結構及内髒、生理和病理。

根據已知剖學結構,上肢和下肢各有三條主要神經對應于上肢和下肢的陽脈,這些神經都延續到腕部或踝部。按照矢狀面位置,六支肢體神經與六條陽脈的對應關系可能是(不一定唯一):

手三陽與上肢神經:手太陽-尺神經;手少陽-正中神經;手陽明-桡神經。

足三陽與下肢神經:足太陽-胫神經;足少陽-腓淺神經;足陽明-腓深神經。

陰脈與陽脈的區别及證據

在“十一脈文獻”中,支持“陰脈為動脈,陽脈似神經”假說的主要證據有:①陽脈的所生病基本上都是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疼痛和骨骼肌肉病症,陰脈的所生病主要為心絞痛、疝氣及其他内髒疾病;②陽脈全部與頭頸相連,符合中樞神經系統的解剖位置,而陰脈皆歸于胸腹,是心血管的中樞的位置;③陽脈多分布在人體背部和外側,符合以脊柱為中心的周圍神經分布的特征,而陰脈多分布在人體軀幹和肢體的内側,符合大血管的周圍分布特征;④陰脈都有脈博,而陽脈沒有;⑤現代針灸鎮疼常選用陽脈的穴位或區域,機理同神經系統密切相關,如合谷、足三裡、水溝、背俞穴、夾脊穴、頭針及耳針等,而心髒和血管疾病的診斷,多選用陰脈上的脈搏,如腕部桡動脈、足背動脈、股動脈、心前區博動等;⑥馬王堆漢帛書《陰陽脈死候》中對陰陽脈的定義:“凡三陽,天氣也,其病唯折骨裂膚一死。凡三陰,地氣也,死脈也,__病而亂,則不過十日而死,三陰腐髒爛腸而主殺。”這段話清楚地表明,陽脈屬天氣,雖重要,但除骨折或外傷外,不會緻死,而陰脈屬地氣,病變可引起内髒壞死(心絞痛、急腹症、疝氣等),有生命危險,幾日内會死亡。這段對陰脈和陽脈區别的描述同現代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所緻臨床急重症非常一緻。

古代中醫經脈理論最初遇到現代解剖學時,令人産生困惑。如廖育群所述,經絡“有些地方好像是指血管而言,有些地方又說不通,誰都知道不能用神經學說解釋經絡現象,但某些地方又确與神經學說相一緻。”黃龍祥曾表示,“有個問題一直令我困惑不解……與足厥陰分布規律對應的那條手脈——既行于上肢内側中部的脈,自然而然地會被稱作手厥陰,可實際上手厥陰一詞卻出現得很晚。”應該感謝人類進化中遺留了一條變異動脈,讓我們有機會以此來窺視古人發現經脈的過程,解惑經脈的“變數”之謎。有意思的是,中醫和西醫各用自己的方法記錄了這個變異動脈,隻是兩者發現的時間相差近兩千年。

需要補充的是,筆者曾邀請遼甯大連脈診專家李樹森及學生做過一個初步“手厥陰經脈搏調查”,發現了33名正常人或患者在前臂内側中線可以摸到手厥陰心包經脈博,出現頻率不高(未記錄篩選人數)。特點是,脈搏位置和強弱有所不同、有遠端或近端、很多人是單側、男女各年齡段都有、小兒較常見。還有中醫師回憶,一兒童在腕部曾經有手厥陰經脈搏,但成年後消失。參與調查的中醫師并未被告知有關遺留正中動脈的信息,但他們通過脈診發現的現象同進化解剖學研究結果非常相似,說明觸診的确可以發現正中動脈,這也間接證明了古人完全可以通過脈診發現手厥陰脈。

漢代簡帛經脈文獻中缺少的手厥陰心包經同人類遺留正中動脈在前臂循行基本一緻很可能不是偶然的巧合。出從十一脈到十二經脈的轉變可能是古人通過脈診實踐的積累,發現了遺留正中動脈,并命名為手厥陰心包經,得以完善了更符合中醫理念的十二經脈系統。本研究結果支持脈診是中醫早期發現和完善經脈系統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解釋大多數陰脈與動脈的關系,為《内經》增加了手厥陰心包經脈提供了解剖學依據。簡帛醫書中還強調了陰脈與陽脈的不同,根據多重證據,現提出“陰脈為動脈,陽脈似神經”假說,以解釋秦漢經脈理論的原始解剖依據,并期待未來的深入研究或新的出土文獻能夠進一步證實。陰陽脈的原始解剖依據不同,也間接導緻了後世有關經脈實質的不同學說之争,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一種獨立的結構能解釋古人描述的經脈現象。本研究還提示,雖然初期中醫經脈理論是以解剖結構為基礎而建立的,但《内經》以後,因為針刺療法和穴位等“外治療法”的引入,中醫經脈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轉向,超越了解剖結構的範疇,建立了氣血、經絡、髒腑歸經等“虛拟”理念,以不打開“黑箱”的方法認知人體,形成中醫理論,論指導臨床實踐,傳承至今。證實古代經脈的确有原始解剖依據對現代經絡學說具有重要意義,說明針灸醫學是建立在實體的解剖結構基礎上,而非海事蜃樓。

本文并非是對現代十二經脈的解讀,《内經》以降,十二經被“同質化”為氣血運行的通道,其内涵已經遠超出早期的經脈解剖學結構的範疇。如同中醫理論中的的脾髒,同解剖學中的脾器官已經不能等同,所以,沒有遺留正中動脈的個體,仍然可以有手厥陰心包經。(李永明 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