趿拉穿鞋,就是把鞋後跟踩扁穿鞋。
小時候穿布鞋,有些時候懶,就直接把腳後跟踩下去了,穿着很方便。後來被灌輸這樣一個認識“趿拉着鞋是不文明的”,“趿拉邋遢”,後來我就不這麼穿了。如果我會這麼穿,大概是腳受傷,不過我的腳一直很健康。
2008-2010年間,那時我看韓劇,男主的“趿拉式”穿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很詫異:韓國生活是如此随意嗎?後來,我看到大學同學男生有趿拉着鞋的,這也基本上局限在寝室樓。然後我看到女生也有趿拉着鞋的,不過這也隻限于在校園内,沒有在校園外這樣穿鞋。
時光一晃。2015年左右,偶爾會看到女生“趿拉式”穿鞋走在大街上。這個時候我是明白原因的,雖然我長大後再也沒有趿拉穿鞋,但我有過這樣的經曆:腳後跟被磨傷,傷了之後再被鞋後跟蹭,那種痛讓人感到走路是一件難事。因此,我特别能夠理解因為磨腳後跟改趿拉式穿鞋。也因為這樣,我不覺得女生公開趿拉式穿鞋邋遢,而是覺得這是一種解放。
現在“趿拉式”穿鞋變得普遍,似乎有流行的趨勢。盡管這些年先後出現無後跟涼鞋、無後跟高跟鞋、無後跟皮鞋……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趿拉着穿有後跟的鞋,而且趿拉式穿鞋好像成為了一種潮流。
為什麼它會流行呢?
我認為可能有這些原因:
>>> 磨腳後跟
這些年,船襪變得時興,但它并不能完全防護腳後跟,也就帶來了磨腳後跟的問題,鞋後跟踩扁無疑是非常舒适的方式。
也許你會說,怕磨腳完全可以穿不帶跟的鞋子啊。
——你說的有道理。
不過在某些場合穿不帶跟的鞋子是不合适的,而趿拉穿鞋可以方便的切換穿法:正式場合老老實實穿,非正式場合趿拉着穿,随心所欲。
此外,選擇趿拉帶跟鞋而放棄無跟鞋,跟穿搭風也有關系。無根鞋和趿拉帶跟鞋二者之間的穿搭風格差别還是挺大的。
>>> 态度表達
前文說了韓劇男主趿拉式穿鞋。韓劇的男主一般都比較帥,外表帥,行為也帥,行為中透露出一種桀骜不馴和放蕩不羁,不崇尚為了愛放棄江山,而是江山要有,這樣才能讓“她”過上好日子。很多女生比較喜歡這個套路。
趿拉式穿鞋就成了男主個性、放蕩不羁的形象标簽。說到這裡,可能你要問了:隻是這種标簽為什麼沒被男性模仿,而是被女性模仿?
其實很簡單,因為主要是女生在看韓劇,男生沒有看便體會不到趿拉還有放蕩不羁桀骜不馴的意味,對趿拉穿鞋的傳統認識沒有改變,在家教上,男孩接觸傳統的禮節、習俗可能更多,清楚有些地方葬禮習俗是在鞋上縫上白布,然後趿拉着穿。
種種原因,趿拉穿鞋成了女生桀骜不馴的态度表達方式,而沒有成為男生的表達方式。
>>> 穿搭風
趿拉穿鞋成為了穿搭風格的一部分。有一種穿搭風格叫慵懶風,簡單的色彩,寬松的款式,飄逸的褶皺,而趿拉鞋則将這種慵懶美推向了極緻,有木有!
此外,同穿裸色鞋子、露腳腕顯腿長一個道理,趿拉穿鞋把腳後跟露出來可以達到更令人滿意的視覺效果——大長腿值得你擁有。
流行是怎樣形成的?
>>> 一切的流行,其實都是态度的共鳴,都有着價值觀的東西在裡面。
如冰桶挑戰,旨在喚起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關注,人們認同這一件事,就傳播這個事。“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則是有很多人玩遊戲玩到廢寝忘食,這一句話是對這類人的調侃——該吃飯了,它能夠廣泛傳播是因為有足夠多的人玩遊戲,他們知道玩遊戲會廢寝忘食,所以認同它。
沒有價值觀和态度表達的流行,根本不可能存在。或者說,你看到的“流行”,其實隻是拙劣的商業炒作,會很短暫。
>>> 所有的流行,也不是說從無到有的開創,而是一定有相應的文化基礎,在某個點引燃爆發。
文化本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随着有同樣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具有一定規模時,才會流行。放在十年前,盡管我們見過趿拉穿鞋,但公共場合趿拉穿鞋不會流行。
或許你會反駁,微信的流行沒有文化認同呀,2012年開始,仿佛一下子引爆了。這麼說就不對了,微信之前有QQ、校内網(後來的人人網)、朋友網等。單從QQ、校内網、朋友網的名字,不難發現社交平台向圈層、隐私方向發展,微信是一個承接。在功能上,微信也繼承了QQ的一些功能。或許可以這麼說,微信出現的文化基礎早就有了,它在等它的東風——3G的成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
>>> 有了态度,有了群衆基礎,那麼就剩傳播了。
設想一個場景:有火源,有10000根火柴,但火柴之間相距超過1米,中間空無他物,這不足以讓它們相互引燃,更别提星火燎原之勢。
一根火柴點着了,需要足夠溫度傳達到下一根火柴方能引燃。也就是說,需要認同這一态度的人群相互之間能夠将某行為觸達到其他人,産生裂變,形成燎原之勢,這樣才能稱為流行。可以是街坊間傳話,可以是社交網絡,可以是同事、朋友間傳播……
明星/意見領袖是很好的加速方式。如鄭爽趿拉穿鞋,作為一個明星,鄭爽又具有“真性情”的标簽,這無疑會引動一些人趿拉穿鞋。
結語
以上講了三個部分的内容:一是筆者視角下的趿拉式穿鞋的曆史演變,二是趿拉式穿鞋的流行原因分析,三是流行的形成邏輯。
感謝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