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在看清對方的短處之後,還能繼續交往的人。
人們用“管鮑之交”來形容真正友誼。今天講講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一、管鮑分金:
春秋時期,鮑叔牙和管仲一起做買賣。管仲家境貧寒,所以出資很少。但每次賺錢,管仲都多分一些,平時還經常拿公款還自己的欠賬。
有些人看不下去了,向鮑叔牙曆數管仲的劣行。鮑叔牙不以為意說:“管仲并不是貪财之人,隻是他家中貧窮,急需錢财而已。”
二、走運還是背運?
有一次,管仲自作主張,做了一單生意,賠了大錢,大家都很着急,埋怨管仲沒眼光。鮑叔牙說:“不怨他,人都有走運和背運的時候。管仲隻是一時點背而已。”
三、臨陣脫逃還是孝敬老母?
後來,兩個人一起參軍打仗,沖鋒的時候,管仲總是跑的很慢,落在最後;而撤退的時候,管仲卻跑的飛快,總是打頭陣。
士兵們都恥笑他臨陣脫逃。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他這樣忍辱負重地活着,是因為家有80歲的老母需要照顧。所以,不能輕生。”
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慨萬分說:"鮑叔牙知我不恥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四、各為其主:
過了兩年,管仲老母病逝,他心中沒了牽挂,便踏下心來為齊國效命,作戰比誰都勇敢,很快得到提拔重用。
後來,管鮑二人都得到齊王室的重用。管仲追随公子糾,鮑叔牙追随公子小白。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是齊襄公的弟弟。
五、一箭之仇:
不久,齊國内亂,公子小白逃往莒國,公子糾逃往魯國。齊襄公在内亂中被殺,國無君主,小白和糾都打算搶先回國,争當國君。
公子小白走在了前面,公子糾非常着急,怕去晚了搶不到王位。管仲帶上弓箭,自請先行,埋伏在小白必經之地。待小白走近,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小白口吐鮮血,應聲倒地而死。
管仲非常高興,以為沒了後顧之憂,與糾放慢速度,從容趕往齊國。
不想,公子小白隻是裝死。騙過管仲後,小白和鮑叔牙晝夜兼程,搶先到達齊國,順利登上君位。公子小白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六、管仲拜相:
齊桓公想立鮑叔牙為丞相。鮑叔牙說:“如果你想治理好齊國,有我就夠了;如果你想稱霸天下,非管仲不可!請讓管仲來做齊國丞相。”
齊桓公一聽就火了:“我跟他有一箭之仇未報,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怎能用他?”
鮑叔牙堅持說:“各為其主是起碼的做人準則,他當時那樣做沒什麼不對的,管仲的才能遠遠超過我鮑叔牙!您要成就霸業,非管仲輔佐不成。”
在鮑叔牙的勸說下,齊桓公不但同意讓管仲當丞相,還親自迎接,以表示不計前嫌,一時傳為佳話。
管仲不負衆望,對内發展農業、重視商業;對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聯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九次召集諸侯國會盟。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取替了周天子,成為春秋首霸。
七、病榻論相:
多年以後,管仲年老病重。管仲臨終之前,齊桓公詢問管仲可否讓鮑叔牙承接丞相之位,管仲搖頭說:“鮑叔牙隻可排在第四位,他不如隰朋等人!”
齊桓公說:“你把鮑叔牙放在第四位,真的很對不起他。他以前對你那麼好,要不是鮑叔牙極力勸阻,我早就殺掉你,以報一箭之仇了!”
管仲說:“你問我誰最适合做丞相,沒問我誰是我最好朋友。鮑叔牙雖然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我很了解他,他過于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與之為伍,偶一聞知别人的過失,便終生不忘。這樣剛直不阿的人不是最佳丞相人選。”
管仲這麼做是對的。管仲知道鮑叔牙才能不夠多,處事不夠圓。不能因為自己和他私交關系好,就毫不負責的把國家大任托付于他。這是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樣一想,當年,鮑叔牙推薦管仲為相,真的沒看錯人。
八、接受對方的短處,才能成為永遠的朋友: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能成為朋友,肯定是對方有吸引自己的長處。回顧管鮑的友情,我想:鮑叔牙喜歡管仲的才能,而管仲喜歡鮑叔牙的忠直,所以,互相都能接受對方短處,成為永遠的朋友。
專心寫有參考價值的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曆史,請點擊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