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在西府農村有一種古時流傳下來的風俗講究——開臉。即村子裡有誰家的姐姐娃(西府人對大小女孩子的口頭稱呼)要出嫁前,要先美容、化妝一番。
開臉,有的地方稱之為“開面、絞面、絞臉”,就是為即将出嫁的姑娘去除面、頸部的汗毛,剪齊額發和鬓角,這是女孩子要出嫁的标志之一。我猜測,這個風俗恐怕最早興起于宮廷和家境富裕殷實的大戶人家。
開臉的時間一般選在迎娶的前兩三天進行,這是一種既莊重又簡約的古樸風俗。程序是在一天午後,太陽落山之前,新女婿把經過專業漆匠精畫細描、用土漆油好裝嫁妝的大木箱子,從自家送到女方家(不論遠近,必須是背過來)。第二天,女方家就開始張羅着為姐姐娃開臉的事兒。具體負責開臉的人,一般是姐姐娃的嬸娘、姑姑、舅娘或嫂嫂,必須是有兒有女、身體健康的婦人。這雖說是家族、親朋好友間的家務事,但這是喜事,開臉結束後,要給操持人一定的謝賞,大都是留下來吃一頓臊子面,送一條毛巾,一塊香皂,一雙襪子,或一斤挂面……
開臉的方法是先洗頭。過去農村姐姐娃時興留長頭發,梳大辮子。有的辮子梳一根,有的辮子梳兩根,就像樣闆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裡的李鐵梅和小常寶,長長的大辮子,搭在肩膀前或身後;其次是待姐姐娃頭發擦拭幹,臉龐洗淨後,開臉人用棉花粘粉輕輕地對其面部、額頭、脖頸處一一塗抹。緊接着,開臉人用紅色雙線,變化成有三個頭的“小機關”,兩手各拉一個頭,線在兩手間繃直,另一個頭用嘴咬住、拉開,成“十”字形狀,雙手上下撚動,紅色雙線便會有分有合,被撚動的線,一旦挨到姐姐娃的面部,便可将汗毛絞掉。如此周而複始,從上到下,自左到右,大約一個多小時,開臉即可完畢。
開臉的目的和寓意,就是圖大喜、大吉、大福,表明和企盼姐姐娃的形象霎時因開臉而“舊貌”換“新顔”,臉面皮膚能“煥然一新”,簡言之,就是不留“黃毛丫頭的痕迹”,且标志着做姑娘的時代由此結束。
鄉村人開臉的風俗習慣,雖說是簡簡單單,但也有一定的講究和忌諱,這主要是指開臉的地點和坐向。地點要選擇在背人眼的地方,清靜無閑雜人等;坐的方向一定要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忌坐東西向。
開臉起源于何時?已無從考證。關于開臉,有兩則傳說。其一是:隋炀帝經常微服出巡,暗中命令侍衛攔截迎親轎子,強拐新娘,吓得百姓迎親時不敢敲鑼打鼓。一個聰明人要娶妻,女方堅持風光出嫁,聰明人便交代媒婆将新娘臉上汗毛盡除,略施脂粉,讓新娘坐在朱紅描金的藝閣上。迎親隊伍沿途敲鑼打鼓,這時被侍衛攔截,送親人推說是迎神會。侍衛看到新娘臉上放光,汗毛都看不見,以為是天仙,便不敢冒犯,順利放行,這應該是開臉的原始“版本”吧。而另一個則是:說一名老人正在給要出嫁的女孩開臉,被一年輕男子看見,姑娘的美麗使其久站而不願離去,從此開臉便作為一種風俗而流行開來。
現在鄉村即将結婚的姐姐娃,已無須遵從“開臉”這種風俗了,她們已和城裡的女孩子一樣,到美容院化妝一番就大功告成。其實昔日的“開臉”,與今日之美容院化新娘妝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寄托着新娘對美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