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海峽通過的各類艦船特别多,如果橋梁跨度不夠的話,勢必會對水上交通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如果采用大跨度橋梁的連接方式,對工程勘測技術、施工設備、施工技術等要求就會比較高,而且還會增加工程總造價。
以平均水深37米的港珠澳跨海大橋為例,采用橋隧共體的建構方式,55公裡的造價就達到了1269億。若平均水深44米20多公裡的瓊州海峽也采用橋梁結合的方式,那麼工程造價也将達到近1000億。如果全部采用橋梁的建構方式,那麼工程總造價或将超過粵港澳跨海大橋,達到1500億之多。
假若全部采用隧道的建構方式 ,那麼工程造價将會減少一半左右,最多不超過500億。
根據中交規劃院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資詢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部分橋梁專家給出的答案,瓊州大橋海底隧道的最終造價将會是300億-400億之間。
從工程、航道、環境、國防、氣象等多方面綜合分析,隧道方案适宜作為未來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的首選方案。
當前的工作,就是要對瓊州海峽開展地質構造、海床斷面、底部淤積程度等進行勘察,并研制專門的勘察和施工設備出來,以滿足瓊州海峽海底隧道勘察和施工的需要。
(圖/綜合網絡,文/現代寶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