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李瀚林 綜合報道
今年2月,國内教育行業知名的“衡水一中”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引發業界關注。成都商報教育發布記者還注意到,在“衡水一中”更名的同時,全國各地曾經挂名“衡水一中”的中學,也都悄悄變更了學校名稱。
其中,在四川省内,曾挂衡水招牌的學校有兩所,一所在自貢,另一所在遂甯,目前自貢的衡水一中富順學校已改名為“自貢衡川實驗學校”。
自貢衡川實驗學校
原因其實不複雜,一系列“衡水一中系”學校改名的背後,原因均指向“民促法”。
“衡水系”學校有四所
更名學校均為民辦性質
首先要厘清一個概念,衡水系學校并不單指衡水中學,也不單指衡水一中。
所謂“衡中系”這個概念,其實指的是以衡水中學為首的四所高中統稱,包括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實驗學校、衡水滏陽中學。
其中,衡水中學為公辦性質的學校。另外三所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實驗學校、滏陽中學則均為民辦學校,由衡水中學統一參與管理。也就是說,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是兩所學校,一個是公辦,一個是民辦,而經曆此輪改名潮的衡水一中為衡水系中的民辦學校,而引起關注的,主要是“衡水一中”。
盡管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是兩所學校,但從建立之初,衡水中學就給予了衡水一中足夠的扶持,這也就是早些年普遍又典型的“公參民”形式。
2013年2月,衡水中學與衡水當地的著名企業、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投資9億餘元,投建衡水第一中學。
2014年8月,衡水第一中學落成并投入使用,而衡水中學則對衡水一中進行管理、師資、教學等方面予以支持。
然而,這兩所學校最終的關系,有些超越“公參民”的邊界。一所是公辦校,一所是民辦校,除了常規的管理扶持和師資扶持,兩所學校甚至連招生等業務都綁在了一起,這也引起了河北省教育廳官方注意。
2017年5月,河北省教育廳就組成了專項檢查組,對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辦學招生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2017年6月,河北省教育廳印發《河北省教育廳關于對河北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辦學行為進行整改的通知》,指出檢查中發現兩所學校不同程度存在不規範甚至違規辦學招生情況,并對兩校提出多項整改要求。
圖源網絡
為什麼更名?
民辦公辦邊界不清,影響教育生态
講完衡水系中學之間的關系之後,我們回到正題:衡水一中以及全國大多數“衡水系”中學為什麼要更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策的影響。
2021年5月14日國務院出台《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民促法》)。《民促法》明确規定地方政府:嚴禁利用公辦教育資源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教育。同時也規定公辦學校不得參與舉辦具有盈利性質的民辦學校,公辦學校更不得以輸出品牌的方式進行民辦辦學。
2021年7月份,教育部印發《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未來“公參民”類的學校不得使用公辦學校校名或校名簡稱,也不得利用公辦學校品牌開展宣傳或其他活動。
而“衡水系”中學中,除了衡水中學是公辦學校之外,其餘三所均為民辦學校,并且學校校名中均含有“衡水中學”的關鍵詞,符合公參民學校的特征,更有利用公辦學校校名或校名簡稱來招生宣傳之嫌。因此,改名并不意外。
當然,除了“衡水一中系”中學這一波改名潮,成都家長對于四川本地學校更名應該也不陌生了。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些學校均已更名或者正在更名,當然原因并不止“公參民”這一類,也包括部分學校學段調整、以及名字中帶有“中國、中華、全國、世界、國際、全球”等字樣:
因此,在這些綜合背景之下,“衡水一中系”學校改名收場也是意料之中。多年以來,以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為首的“衡水系”學校在全國多地“開枝散葉”,成為人們眼中的“衡中系”高中。而衡水中學又以自身長期的優異高考成績,不斷強化品牌概念,所謂的“衡水教育模式”甚至也被很多學校借鑒。
但是業界對此一直充滿質疑。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長期以來,衡水中學利用衡水一中的名義跨區域、搶生源,制造了所謂的升學神話。這種做法實際上是破壞了當地教育生态,影響高中的招生秩序,因此要嚴格治理。至于更名能否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公辦民辦不分”等違規辦學問題,仍有待觀察。
此外,在熊丙奇看來,長期以來公辦民辦不分,違規辦學,導緻了民辦學校的野蠻生長,影響了真正的民辦學校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