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一座智慧神廟大門上,也寫着這樣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古希臘人還把它奉為 “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
這句話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人貴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夠認清自己的位置和處境,也能明白自己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在唐國強飾演的《雍正王朝》中就存在這樣一個有自知之明的宮鬥高手。隻是因為他沒有卷入到九子奪嫡的鬥争中而容易被忽略。
這個人就是大太監李德全
深受康熙寵信
在皇宮中,到處都是明争暗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别人陷害,能堅持到最後的,都是身經百戰的高手。
李德全在剛出場時便是大内總管的職務,已經做到了這個職位的天花闆,雖然官階不高,但朝夕在皇上左右,有通天的能力。文武百官、後宮嫔妃都不敢輕易驅使。
在二月河的《雍正皇帝》裡,李德全跟所有的哈哈珠子一樣,從小就被選在了康熙的身邊,從侍讀開始,然後又照料康熙的飲食起居。忠心耿耿辦事穩妥,深得康熙的寵信。
到了康熙中後期,皇子們為了争奪儲位上演了一場“九子奪嫡”的精彩戲,而朝夕陪伴皇帝的李德全自然成為了衆人拉攏的對象。
而李德全非常清楚的認清了自己,明白自己位置的敏感性,升官是不可能的了,但想要善終就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維持住。這個位置想要尊崇很同意,但想要身敗名裂也簡單。
所以李德全巧妙的避開了諸位皇子的儲位之争,憑着謹慎小心忠心耿耿,讓康熙覺得他貼心、順心、忠心。
精明之處:避開皇子的儲位之争
古語有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身處皇宮之中,又是康熙的貼心人。諸位皇子都想窺探康熙的内心,所以巴結李德全的人不在少數,他是如何在儲位之争的漩渦之中保持中立的呢?我們從一段劇情來分析一下,看一看李德全的精明之處。
在追繳國庫欠銀期間,太子為了還錢賣官鬻爵,但是這件事被八阿哥胤禩知道了,就在這批官員即将外放上任的時候,吩咐揆叙帶着他們去見一下皇上,而且是挑了一個皇上生氣的時候。
揆叙來到上書房前見到了李公公便有了下面的這段對話:、
“李公公,現在皇上有空嗎?這幾位是既講外放的官員,等着給皇上引薦呢。”
“揆大人,有空沒空的倒是另外一回事,我勸你這時候别去見皇上。”
“怎麼了?”
“哎,您也甭問怎麼了。誰在這個時候進去,都得碰釘子。“
“哎喲,你看,他們明兒就要上任了。您,您就好歹給禀報一聲吧。”
“嗯,今兒是大爺當值,既然你這麼着急,就先跟他說說?”
“呵呵,那就,呵呵,請李公公叫大爺出來一下。”
從表面上看,李德全是在善意的提醒揆叙,其實他是在試探,因為外放官員這種好事一般都會有貓膩,趕在皇上生氣的時候來引薦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巧合,一個是成心。
如果是巧合的話,那麼引薦的人聽到皇上生氣一般就會換個日子再來。
但從揆叙的話裡可以看出,就是必須在這一天來引薦,這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說不定又是皇子們的一場争鬥,所以李德全把這件事推給了大阿哥。
既不得罪引薦人又不讓自己不明不白的卷進去,自己完美脫身。而結果也在李德全的意料之中,這件事就是八阿哥胤禩打擊太子的一招,皇上發現了官員的破綻,招來太子就發現了太子賣官鬻爵的事情。
而如果是李德全領着揆叙進上書房,那麼皇上很有可能認為李德全是故意在這個時候引薦,肯定是有人指使,就不會再信任李德全了。
雍正的貼心人避開了九子奪嫡的争鬥,雍正登基之後,李德全并沒有告老還鄉,而是繼續輔佐雍正,雍正是個多疑的人,一個前朝的大臣是如何得到雍正的信任的呢?
有一次,雍正閱讀西北寄來的密折,看了李德全一眼。李德全瞬間明白,這是機密,除了雍正誰也不能看,于是馬上遠離幾步,讓雍正安心。
在多疑的雍正面前,李德全從來沒有幹涉政務,表現得非常識趣、本分。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的好,其它的事情一概不問,明确主仆之間的邊界,這也是李德全的自知之明。
喬引娣剛來伺候雍正的時候,端茶倒水都做不好,讓雍正很無奈,而李德全的服務水平是一流的,在康熙身邊幾十年,李德全的專業性、可靠性都是爐火純青,也讓雍正産生了适應性。
最重要的是李德全不像高勿庸,他一直都在宮中,也沒幫四爺幹過秘密差事,不在清除的黑名單上。所以李德全也自然而然的成了雍正的貼心人。
有用而無害,才智不輸張廷玉李德全之所以能夠屹立康熙雍正兩朝不倒,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有用無害。
就像一個人剛進公司是個小職員的時候,上進心很強,領導會覺得你很有前途,但是如果你坐到了離總經理還有一步之遙的位置時,再處處鑽營求上進,那就不好了。
在這一點上,張廷玉和李德全的做法一緻,到了一定的位置就不上進了,維持住自己,才能自保。
平時謹言慎行,絕不向外透露聖心,雖然他不結交皇子大臣,但大家也都覺得他無害。
而能做到這一點的關鍵還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夠認清自己的位置和所處的環境,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敢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