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體檢是現代人了解健康的一種手段,幫助人們更早地發現問題。但發現的這些問題,卻也帶來了更多的問題。比如有些患者在接受CT檢查後,發現了肺結節,心裡就開始盤算了。
肺結節是不是癌症?
肺結節會不會發生癌變?
肺結節會不會影響壽命?
肺結節切還是不切?
這些問題,就像是一塊又一塊的石頭壓在人們的心裡。光是想到這些問題,就已經讓人開始害怕,覺得喘不上氣了。但你是否發現,這些問題其實都基于一個觀點上“肺結節不好,會影響壽命”。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肺結節的出現是何原因?
在臨床上,隻要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肺部存在小于3厘米的陰影全部都會被稱為“肺結節”。這些結節有些可能是炎症結節,和肺結核等慢性疾病有關;也可能是受到長期抽煙、生活環境污染嚴重,灰塵等不斷堆積而形成的結節;又或者是受到遺傳等因素的影響,誘發了肺結節;甚至在肺部感染病菌後也可能出現炎症結節。
這些結節的出現不一定意味着肺部存在嚴重的病變,更不能和肺癌直接劃上等号。當你發現肺結節後,需要了解結節的特點,比如大小是否超過了8毫米、形态是否規律,是否出現異常的毛刺等問題,又或者是否存在密度上的改變,比如從磨玻璃結節變成了實性結節。
這些變化都可能肺結節有較高的癌變風險,下面就簡單說一說不同的結節該如何處理?
【實性結節】
小于8毫米,無肺癌高危風險,一般醫生會選擇定期複查的方式來處理,如果小于4毫米的結節,甚至都不會強制要求你複查,這一類結節是比較安全的。如果超出了8毫米,需要根據實際的風險進行非手術活檢、CT定期複查的方式來處理。活檢發現異常癌變傾向時,考慮手術切除。
【亞實性結節】(也就是磨玻璃結節或混合性結節)
這一類的結節,大多結節密度比較複雜。結節的大小不再作為判斷性質的依據,更多的應該考慮病理診斷等結果。
比如對一些癌變傾向比較低的結節,可以考慮每3個月左右複查一次。但是發現結節的實性部分增多,或者結節的體積已經超過10毫米的時候,就要考慮進行病理檢查了,以便于盡早發現癌變蹤迹。
這裡分出的兩種結節以及解決辦法是比較籠統的概念,隻能作為比較簡單的參考意見,并不能代替醫生的診斷。人們可以在了解後心裡有個底,也能夠避免長時間處于擔憂、焦慮中,郁郁寡歡,這對肺結節的治療也是不利的。
除了結節的性質外,人們更多考慮的還是,結節是否會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畢竟這是肺部長出來比較“特别”的變化,是不是應該以防萬一,統統切除了比較好?
答案是不建議大家一刀切式地處理肺結節。
肺結節的存在可能是炎症結節,當肺部疾病沒有好轉,或者仍然生活在高污染的環境中,呼吸的空氣質量比較差,這些結節的出現其實是一個提醒,讓人們盡快的擺脫這樣的環境。切除肺結節隻能治标不治本。而且還可能因為肺結節切除手術,造成“過度醫療”的問題。
人們要明白一件事,不管是什麼樣的肺結節,都有可能出現自行消失的結果。如果一查出肺結節就指望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來“一了百了”,其實對肺部沒什麼好處。“甯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念頭隻會讓肺部承受風險。畢竟不管是多麼小的肺結節切除手術,都可能對肺部組織産生一定的損傷。而肺部能夠承受的手術次數是有限的,不必要的過度醫療隻會一次又一次的“浪費機會”,萬一未來真的需要手術治療的時候,身體卻無法承受了。
所以,手術切除肺結節要三思而後行。為了更好地應對肺結節,人們應該做到1件事:堅持随訪。複查的意義,一是為了掌握結節是否出現異常的變化,二是為了幫助人們及時地調整治療方法。比如有些肺病患者在出現肺結節後接受了藥物治療,随訪也是了解療效,便于調整治療方案。
總而言之,查出肺結節後,切除手術應該謹慎選擇,處理得當并不會影響壽命。定期随訪或許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但也不要過分擔憂,讓肺結節演變為你的“心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