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的四層含義
道德經的四層含義
更新时间:2025-04-04 09:52:46

原創

楊本樞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之十七

道德經的四層含義(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1

第十章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阖,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筆者學習過程中深感此章是少有的難懂章節之一。難在哪裡呢?一是此章又出現了錯簡文字。何為錯簡?請查閱第十講《第四章錯簡詞句是留是删?》。此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和第五十一章最後四句完全一樣。錯簡的文字和此章其他文字沒有邏輯上的聯系,故可以看作是第五十一章的内容,此章略去該部分内容。

二是該章的詞語看似普通,深究其意卻感覺難以理解,特别是無法和其他章節結合學習,無論是寫作手法還是詞意表達,好像孤立的章節強加入《道德經》中的。本講主要是梳理字詞,文章會有些單調,請讀者朋友們諒解。

我們嘗試着穿越到老子時代,設想我們正在聆聽老子講授“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

老子反問世人,人所擁有的内在精氣與人體能夠分離嗎?答案是不能,因為,精氣和人體是統一的整體,構成人全部活動的内容。

老子提出了四個問題,什麼是“營魄”?“載營魄”的“載”在此句中表達了什麼意思?“一”是什麼意思?為何要“抱一”?

帶着這些問題,沿着老子的思路我們漫步在時空的隧道裡,在遠古思想與現代科學的交替中穿插跳躍,在動靜轉換中梳理思想,形成文字。

“載”是裝載的意思

“載”現代意義是搭乘、裝載的意思,從載客、載人、載貨等搭配可知其意。《說文》解釋“載”是“乘也”。

為此,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此句首先加了一個“載”字,用字非常巧妙。人身如一部車乘,當然也如一具機器,其中裝載了“營”和“魄”兩樣重要東西。 一個平凡的普通人,長年累月,随時随地,都在使用這兩樣東西,而且它們是各自為政,但又随時合作。

唐代文人陸希聲和台灣大學的陳鼓應教授認為“載”是語氣詞,相當于第八章“夫唯不争”的“夫”,起到強調的作用。

筆者認為,從下面的五組反問句可以分析出南懷瑾先生的觀點較為準确。理由如下:一是下面每組反問句基本上都是以動詞開始,如“專、滌、愛”等詞語都是動賓結構,印證了“載”的詞性是動詞而非語氣詞。二是查閱《說文解字》等詞典,沒有将“載”字注釋為語氣詞的釋義。

“營魄”即是“魂魄”

“營”不能夠按照現代意義來理解為“宿營、營房、安營紮寨”等詞意,《說文》上解釋為“市(zai)居也”就是移動的住處。

《黃帝内經》中有一段黃帝和岐伯的問答解釋了“營”在人體上的作用。黃帝問:人體的精氣受自何處?陰陽之氣是怎樣交會的?什麼氣叫“營”?什麼氣叫“衛”?營是怎樣生成的?衛是怎樣和營相會的?岐伯答:人體精氣來源于飲食,飲食入胃,經過消化,再經脾吸收其精微之氣,然後向上傳注到肺,從而五髒六腑都能得到精微之氣的供養。這些精氣中,精粹的部分叫“營”,剽悍的部分叫“衛”,營氣運行于經脈之内,衛氣運行于經脈之外,川流不息。由是觀之,“營”是人體之氣,屬于人體學的知識。

漢朝學者河上公認為,營魄,魂魄也。河上公沒有具體解釋何為“營”,隻是将營魄合并解釋為魂魄。曆代學者的傳統觀點同河上公大緻相同,沒有特别另類的說法。學者們對“營魄”的解讀揭開了我國先古時代關于“魂魄”的起源及演變的神秘面紗。

“魂魄”的起源

“魂魄”的解讀有些偏離此章的内容,但是,不作解釋又無法明了老子所說的“載營魄抱一”的準确内涵,在此作一簡單說明。

現代人對于“魂魄”的印象停留在其具有迷信色彩的角度。遠在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的認知重點在自然界,到了3千年前的堯舜禹時代,人們對自然界有了一定的認知,對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周而複始運行規律有了粗淺的認識,确立了基本的曆法,我們現在使用的曆法還是夏朝的曆法呢。這些有關道的樸素思想在《道德經》裡有着充分的體現。

魂魄的萌芽紮根于周朝建立之後,社會的文明程度逐漸提高,利益紛争日漸加劇,矛盾沖突越發尖銳。這時候,君主們需要一個強大的神賦予他們争奪權力的正當理由,社會終于從崇尚天地自然演化成崇尚神權。老子所處時代正是神權冉冉升起的時候,天神、地神和人神構成了整個社會對神權頂禮膜拜的環境,周朝的祭祀大典是至高無上的禮儀,本質上是神化的君權化身。

據此,人體有魂魄的認識論産生并逐漸完善。如《太平禦覽》講到,人之精氣曰魂,形體曰之魄。

魂魄的含義

依據上面的梳理,筆者認為可以這樣定義“魂魄”。古代的“魂”,指意識層面的無形、無象,看不見、摸不着的意識流,如靈魂、鬼魂之類的超精神載體。《說文》解“魂”陽氣也。引申為靈魂,古人想象的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指人具體的形體,看得見、摸得着,有形、有象的具體人,如體魄。《說文》解“魄”陰神也。引申為人的形體。

了解到魂魄一詞的由來後,我們再回到第一句話“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筆者認為可以這樣解讀此句中的“營魄”,即人身體所具有的内在精氣和外在體魄,這兩種物質構成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全部,人的思想、情感、言行舉止皆源于此。

“抱一”理解為“堅守道”

這個是《道德經》的經典表述,“道生一”“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皆是表達守道、循道之意。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蘊含着極深的道家哲學和人體生理科學以及神學的結合體,對人體學沒有研究的人難以深入理解“營魄”一詞的真正内涵。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山東93歲父親(思念父親山東劉永)
山東93歲父親(思念父親山東劉永)
  #春日生活打卡季#   思念父親 文/山東 劉永 爹的脾氣不好 ,不光我知道,哥知道,小妹知道,就連娘的幾個兒媳也知道一些情況,最清楚的是俺娘。   娘總是忍氣吞聲,一輩了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但是娘依然對爹非常好,慣着爹。   六七十年代,貧窮都貧窮,娘烙地瓜幹子煎餅時,總是 用水瓢和點面烙幾個面煎餅,藏在放地 瓜幹子煎餅大盆最底下,專門給爹吃。   ...
2025-04-04
将士為什麼跟着安祿山謀反(安祿山怒責顔杲卿背叛)
将士為什麼跟着安祿山謀反(安祿山怒責顔杲卿背叛)
  唐鸩(之五)   常山失守之後,顔杲卿和袁履謙被叛軍押往洛陽,安祿山斥責顔杲卿道:“你從前隻是範陽一個戶曹,因為我的舉薦,幾年之間做到了太守,你為什麼還要背叛我?”   顔杲卿罵道:“你本是一個放羊的羯奴,皇上提拔你做了三道節度使,恩幸無比,你為什麼謀反?我家世代為唐臣,食唐俸祿,從前受過你的保薦,難道就要和你一起謀反?我是為國讨賊,隻恨沒能殺了你,哪來...
2025-04-04
金瀚把李一桐按進蛋糕(烏雲遇皎月李一桐曾可妮平分秋色)
金瀚把李一桐按進蛋糕(烏雲遇皎月李一桐曾可妮平分秋色)
  #頭條創作挑戰賽#   《烏雲遇皎月》正在熱播中,該劇集合了懸疑、愛情、浪漫、奇幻等元素,主要講述了學霸修理工與懸疑推理女作家的愛情故事。   《烏雲遇皎月》改拍自丁墨的原著小說,男主邬遇(金瀚飾演)與譚皎(李一桐飾演)在一次郵輪旅行中相遇,二人一見鐘情。旅行結束後,譚皎和邬遇的部分記憶缺失,邬遇失去了幾天的記憶,而譚皎失去了一年前的記憶。      譚...
2025-04-04
養老生活别提有多舒心(養老生活越過越甜)
養老生活别提有多舒心(養老生活越過越甜)
     9月19日,鄭州市金水區梓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陪伴老人練習書法。本報記者 王铮 攝   □本報記者 王向前   今年10月1日,《河南省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将施行。為貫徹實施好《條例》,9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河南養老服務發展願景。   疏通“堵點”,《條例》肩負重大責任   我省60歲以上人口1796萬人,占...
2025-04-04
秦時明月曉夢結局是什麼(秦時明月不可忽視的曉夢大師)
秦時明月曉夢結局是什麼(秦時明月不可忽視的曉夢大師)
  《秦時明月》動畫中儒家是最講究長幼尊卑和禮數的一個門派,桑海儒家小聖賢莊有三位當家,分别是掌門人伏念、二當家顔路和三當家張良,被稱為“齊魯三傑”。三人雖同屬儒家一脈,但性格其實頗為不同,張良身處儒家實則崇尚墨家,顔路喜歡恬淡不問世事,唯有大師兄伏念最講禮數,曾因天明少羽之事責怪兩位師弟。      伏念推崇王道治國,獨創“聖王劍法”,對于儒家學說和天下大...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