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頭條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是鄉鄰兩家因為蓋房互不想讓而大打出手。由此我想到了六尺巷的故事。
在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府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用這條巷子,張家不同意。于是寫信給張英,想讓他出面解決這事。張英看了家信後 ,認為應該謙讓鄰裡,便在回信中寫到: 千裡書信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來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這是發生在300年前的一個真實故事。張英謙遜禮讓、大度做人,不僅成為鄰裡之間和睦相處的典範,也為自己的家族樹立了崇德尚禮的表率。他巧用秦始皇和長城的故事,勸誡家人讓出三尺之地,化幹戈為玉帛,換來了百世流芳。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争。做人太過苛刻,不會交到真心朋友;做事太過較真,你可能會無路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