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曾經的先輩們留下了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老話在民俗文化中閃耀着亮眼的光芒,它們外表雖然看着比較簡單,但裡面蘊含的道理卻是深刻的。俗語老話在我的生活中非常多見,人們平時閑談的時候也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俗語很多時候也被稱作‘民諺’,稱它為民諺的原因則是它們來自民間。老話基本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的,它們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為了讓年輕人少走彎路,其二是它們蘊含的道理确實有用。
老輩人常說“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所謂的‘閱人有術’指的是會識人,古代識人方法可謂非常多,有的是通過面部,有的則是通過體态和手掌。以前經常聽老輩人說“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當時不懂什麼含義也就沒有仔細追問,後來查閱了資料才明白‘鬥’的含義是指紋的形狀,老輩人之所以用鬥來命名是由于形狀比較相似。細心的朋友應該能發現指紋通常有兩種形狀,一種是螺紋形狀的,另外一種則是類似于簸箕形狀的。
第一種形狀的人們經常稱它為鬥,或者是螺和籮,第二種形狀的常常稱它為簸,稱它為螺的原因在于外形和田螺類似,稱它為籮的也是基于外形比較相似。這段老話後面還有很長一部分,原話是: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騎白馬,九鬥十鬥享清福。這段老話想表達的含義非常簡單,它想說的是:鬥紋越多就越好。老輩人為何要這麼說呢?其中有沒有道理嗎?
古人之所以這麼總結,原因在于鬥和簸箕的用處不一樣,提到‘鬥’有些人會比較陌生,鬥在過去的時候是量糧食的器具,它的容量是一鬥,一鬥等于十升,十升大概是12.5斤,一鬥也就相當于6.25千克。由于鬥是用來裝糧食和五谷的,衆所周知,古代屬于重農耕的社會,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那個時代有充足的糧食就意味着有“财富”,所以坊間便流傳出來鬥紋多了比較好。
那為什麼不說簸箕多了好呢?這是由于簸箕和鬥的作用不一樣,簸箕在很多地方也被稱作畚箕,北方的通常是用柳條編制的,南方大多數采用竹篾編制而成的,它們作用通常是把米和糠分開,正是由于簸東西的時候會去掉一部分,所以坊間才覺得簸箕多了不太好。另外一個原因是在于簸箕紋的比較多,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這無疑也為鬥形紋增添了很多的神秘感。
那麼這種觀點有沒有道理呢?答案是:毫無道理可言,正所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由此可見,鬥紋與富貴沒有絲毫關系,而且也沒有任何理論能夠證明它們是正确的。老輩人之所以有這種觀念,原因在于古人的思想比較落後,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甄别,畢竟今時已經不同往日。
結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段話總體來看已經不适合當下了,小編書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大家平時不要盲目相信老話。正所謂‘唯有勤勞實幹才能緻富’,這裡希望大家不要随意相信所謂的“老話”,畢竟幸福生活是需要努力奮鬥而來的。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并非以偏概全。你們那裡是如何看待鬥紋個簸箕的呢?下方的評論區期待看到你的評論。(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頭條創作挑戰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