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
更新时间:2024-12-27 08:50:26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1

正月初七為“人日”,就是人類誕生的日子。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傳說遠古時期大地一片黑暗、荒蕪,自盤古開天辟地後,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一天,女娲在蒼莽的大地上,不停地走呀走呀,感覺有些累了,于是在一個水池旁蹲了下來,無意中捏出一隻頭戴冠、尾巴翹、一撒手喔喔叫的東西,給它取名叫“雞”。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2

女娲一連六日,依次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第七日捏出了人,用來主管六畜。因此傳統認為正月初七這一天就成了人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西漢東方朔《占書》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

“人日”習俗從西漢開始,至今已有二千年多年的曆史。古人迷信,相信天人感應,開始時人們以“人日”的天氣陰晴來占蔔來年的吉兇,日晴為吉,日陰為兇。《占書》雲:“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陰雨,則有災。”清朝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人日》也說:“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二者都是說如果正月初七這天天氣晴朗,則新的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3

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蔔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内容的重要節日。唐朝時“人日節”最為盛行。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一種裝飾品),又登高大宴群臣。《唐詩記事》卷九:“景龍三年人日,清晖閣登高遇雪。”景龍是唐中宗的年号,景龍三年即公元709年。


那麼“人日”當天各地又有什麼習俗呢?

一、戴“人勝”、贈“花勝”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4


從晉朝開始,古人在“人日節”戴“人勝”、贈“花勝”。“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形狀為人;“花勝”和“人勝”類似,樣式為花朵。《魏收傳》記載:“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意思是正月初一要把雞畫在門上或把雞的畫像貼在門上;正月初七則把人像貼在帳子上。《荊楚歲時記》有“剪彩為人,或镂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鬓。又造華勝以相遺”的記載。即“人日”這天人們用彩紙、絲帛等之類的材料制成人形,貼在屏風上,也戴在頭發上,既是裝飾,又可保家人平安。還制作各種“花勝”相互饋贈。因此“人日節”也稱“人勝節”。

二、吃“七寶羹”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5

正月初七為“人日”,幾經演變,形成吃“七寶羮”的習俗。“七寶羹”是用七種新鮮的時令果蔬加米粉做成湯。各地物産不同,所用果蔬有所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其中有五種一般是固定不變的:芹菜(“芹”、“勤”諧音,指勤勞)、蒜(諧音“算”,指精打細算)、蔥(諧音“聰”,指聰慧)、芫荽(“芫”諧音“緣”,指緣分)、韭菜(“韭”、“久”諧音,指長長久久)、生菜(諧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另外兩種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有所區别,有的地方用魚、肉來代替,魚表示“年年有餘”,吃肉代表“大富大貴”。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6

有經驗的老人,還會先把這七樣菜放在一起炒一炒,意為樣樣都有。據說“七寶羹”可除邪氣、治百病。吃了它,來年就會大吉大利,家庭美滿。


另外廣東江門、新會、五邑等地,從城市到鄉村,幾乎家家戶戶要吃“人日菜”,也就是把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頭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幾口,以求新的一年人口平安,豐衣足食。五邑地區的“人日菜”也稱“吃菜茶”、“吃盆菜”。

三、吃面條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7

“人日”這天大部分地方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健康長壽。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為孩子、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過“日子”都要吃面條。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們走東串西,探親訪友,心都跑野了,“人日”一過就該收心準備春耕了。吃拉魂面,就是要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産。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8

在老廣州,“人日”的重要性不亞于除夕、開年。農曆正月初七,廣州人俗稱“衆人生日”,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樣講究“人齊和吉利”。這天人們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待在家裡和親人團聚。時至今日,仍有常年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才離家遠行的習俗。


四、登高賦詩

“人日節”是古代文人墨客結伴而遊、登高賦詩的日子。唐代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複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杜甫的思念之情。說明唐代的“人日節”,不僅僅祈祥祝安,更有思親念友之意。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9

以前廣東人會在“人日”結伴到郊外遊玩,男女老少,成群結隊,蔚為壯觀。據《三家巷》記載,好友知己一群人在雲山品花賦詩并從中選出“人日皇後”,中選者來安排當天大家的活動。年長者則登山飲酒作賦,或到廟裡參神拜佛,祈求平安。

另外四川成都市民自清朝後期開始,有每逢正月初七便扶老攜幼相偕至杜甫草堂憑吊“詩聖”的習俗。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成都時的故居。他曾與友人高适于正月初七“人日”作詩,互表思念之情。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10

公元761年,任蜀州刺史的邊塞詩人高适在正月七日寫下《人日寄杜二拾遺》的詩作并寄至成都草堂。杜甫讀此詩時,竟至“淚灑行間,讀終篇末”。一句“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道不盡亂世飄零的悲怆,說不完人生無常的寂寥。四年後高适病逝,杜甫離開草堂。公元770年,漂泊在外的杜甫疾病纏身,重讀此詩,更增添了幾分離愁别緒,和詩一首《追酬高蜀州人日見寄》并于當年去世。


清鹹豐年間,四川學政何紹基感念和仰慕杜、高二人之友誼,于“人日”在杜甫草堂題寫了“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的對聯。此後,四川文人騷客競相模仿,紛紛在“人日”時雲集草堂,揮毫潑墨,登高賦詩,以紀念“詩聖”,并逐漸成為當地春節期間一個特有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五、撈魚生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11

南方一些地區有在“人日節”有“撈魚生”的習俗,類似與今天的吃生魚片。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将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地喊:“撈啊!撈啊!發啊!發啊”!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升”。

六、稱體重

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稱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正月初七人日節怎麼樣(正月初七話人日)12

七、送火神

在山東的部分地區,有送火把的習俗。就是把農作物稭稈綁紮成火把的樣式,在自家門前點燃後一直送到村外,寓意驅除火災,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諸事大吉。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俗稱“人日子”。“人民安”即今天的以人為尊、以人為本的理念。西漢東方朔《占書》中有“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人日”當天,官府不能處決罪犯,家長不能教訓孩子。可見,古人已将“人民安”視作“人日”的核心思想。“人日”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譚論古今,讓曆史告訴未來,讓曆史照亮人生!讓文學滋潤生活幸福一生!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