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位于南美洲南部的畜牧業大國,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産和出口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其肉牛養殖和牛肉生産系統發達,牛肉生産在畜牧業生産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國之一。
阿根廷發達的牛肉生産系統與其傳統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系,牛肉生産在阿根廷曆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自然資源上,阿根廷擁有豐富的草原資源,放牧曆史悠久。Juan講到,阿根廷人喜歡騎在馬背上來管理自己的牛群,這讓他們悠然自得。另外,與中國人更喜歡豬肉不同,阿根廷人更喜歡吃牛肉。Juan介紹到,其家人和朋友經常在周末BBQ,牛肉是阿根廷人BBQ最重要的食材之一。
阿根廷肉牛養殖主要地區因農業生态條件及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阿根廷可劃分為5個大型牧區:潘帕斯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半幹旱區以及巴塔哥尼亞區。其中圍繞在首都Buenos Aires周圍的潘帕斯區,占據了全國養殖總量的57.2%,主要是因為首都附近消費量更大,而且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生産效率也更高。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地區肉牛養殖數量較少,僅占2.2%, 但這一區域也是阿根廷肉牛口蹄疫淨化區域,不需要對肉牛進行口蹄疫免疫,而其他各養殖區域需按照規定進行定期免疫。
阿根廷肉牛存欄及牛肉生産和貿易狀況
目前,阿根廷肉牛存欄5300萬頭,主要肉牛品種為安格斯、短角牛、海福特、利木贊、夏洛萊等産肉性能較好的品種,同時也有部分抗熱應激性能較好的瘤牛和婆羅門牛雜交品種。肉牛存欄量在2008-2010年曾出現過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這幾年大豆種植效益更高,因此部分農戶選擇種植大豆,而放棄了肉牛養殖。從2010年以後政府開始補貼肉牛養殖,并且肉牛養殖效益上升,人們又開始飼養肉牛,肉牛的存欄量開始逐漸上升。
2017年的數據顯示,阿根廷年生産牛肉276萬噸,占世界牛肉生産總量的4.48%,是世界第六大牛肉生産國。同時,阿根廷也是世界牛肉出口大國,但牛肉出口量受政局影響較大。Juan介紹到,2004年和2009年是阿根廷牛肉出口的巅峰時期,出口量占到了世界的10%左右,但是由于國内政局不穩定,導緻牛肉生産和貿易受到影響,從而導緻出口量大幅下滑,至2016年出口量下滑至21萬噸,排在世界第12位。随着國内政局穩定,經濟穩步發展,2018年出口量增加至50萬噸,躍居世界第六。
中國是阿根廷牛肉的最大進口國,預計2019年占據阿根廷牛肉出口總量的68.8%。此外,從出口的牛肉部位來說,出口至中國的主要是後腿肉、牛腱,而出口至俄羅斯的則主要是牛腩,出口至巴西的主要是臀肉。
近幾年,阿根廷年人均牛肉消費量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平穩,目前人均牛肉消費量為56kg。為什麼阿根廷人會消費那麼多牛肉呢?主要原因在于牛肉價格低廉。2019年的數據顯示,不同部位牛肉價格不同,從4.4美元/kg(約29.7元/kg)到6美元/kg(約40.5元/kg)不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阿根廷人素來喜食牛肉,牛肉是阿根廷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根廷肉牛養殖
肉牛繁育系統
阿根廷肉牛養殖主要采用放牧體系,因此肉牛繁育環節受季節變換影響較大。
春天,牧草品質高、産量足、消化率高,并且生長快,營養物質豐富,因此僅使用較少的草地來飼喂肉牛即可。春天也是進行配種的時節,首次配種月齡通常為15月齡或是27月齡,兩種配種月齡相差12個月是為了符合生産周期,同時也是根據不同的牧場資源來決定的。15月齡時,母牛仍在生長,此時需為其提供質量較好的粗飼料以滿足其營養物質需求,對牧場資源配置要求較高;27月齡時,母牛完全性成熟,對牧場的資源配置要求較低。一般情況下,會進行三次配種,需在較短的時間内完成,越快越好,并且每100頭母牛使用3-5頭公牛進行配種,當然具體使用公牛的數量要根據公牛的年齡、品種、精子質量以及不同的飼養區域來決定。
夏天,牧草中木質素含量升高,消化率較低,并且生長較慢,營養含量較低,此時也是犢牛(7月齡,前一年冬天出生)斷奶的時節。在此階段要嚴格監控母牛的體況(10分制),如果母牛體況評分低于4分,則需要給犢牛提前斷奶。另外,犢牛的斷奶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逐漸斷奶,另一種是一次性斷奶。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牧場在給犢牛斷奶時,一般給犢牛佩戴類似鼻刺的東西,斷奶周期一般為2周。
秋天,牧草消化率、産量、生長速度以及營養水平都一般。此時,也是控制懷孕母牛體況的最佳時期,一般情況下,控制懷孕母牛體況在5-7分(10分制),以避免其過度肥胖,從而避免代謝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生,以确保母子健康。
冬天,是産犢的季節。此時,牧草産量較低并且生長較慢,需要開放更多的草地來喂養牛群,同時,需要給産前母牛提供消化率高、營養物質含量高的牧草,以滿足其營養需要,并使其采食量達到最佳狀态,以保證母牛和未來犢牛的健康。
犢牛培育阿根廷犢牛培育方式較為粗放,通常以母牛帶犢的方式放牧飼養。由于重視程度不夠,飼養管理水平較低以及科技投入不夠,阿根廷犢牛培育水平較低,相關培育指标随之降低。因此,阿根廷在犢牛培育方面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Juan講到,未來阿根廷的培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每公頃土地能夠實現更高的産肉量(目前:70-120kg/ha),同時主要生産區域的肉牛懷孕率可以達到95%,産犢率可以達到90%,并且犢牛斷奶重(7月齡)達到180kg,淘汰率為20-30%。另外,期望每頭母牛每年能夠産一頭犢牛,但是現在離這個目标還有一段距離。
架子牛培育1) 在9個月内,使架子牛體重從180kg提高至300kg,平均日增重為500-900g/d;
2) 需要在高質量草場放牧;
育肥系統阿根廷的肉牛育肥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别是純放牧飼養(草飼)、混合放牧飼養(放牧 低精料補飼)、混合集約化飼養(放牧 高精料補飼)和純集約化飼養(谷飼)。Juan解釋到,由于集約化飼養效率高,目前在阿根廷應用最廣泛的育肥方式是集約化飼養。針對純放牧飼養,有人認為放牧飼養能夠獲得更好的肉質,并且也更加符合肉牛福利,但也有人認為,純放牧飼養對氣候依賴較大,并且肉牛日增重較低,育肥時間更長,脂肪看起來也更黃,因此收益更低,不利于養殖。但純放牧飼養也有一定市場,該方式飼養的肉牛主要用于生産出口歐洲的牛肉。
阿根廷肉牛出售及牛肉加工
Juan最後講到,在阿根廷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售牛方式。肉牛完成育肥以後,可以在市場上競價拍賣,出價高者得。牛隻按群劃分,競價者隻能挑選一群牛而不是其中某幾頭牛。
同時,牛肉加工的方式也有很多,一是大型加工廠加工,并在大型超市進行出售,這種方式生産的牛肉也更加安全可靠;二是個體商戶生産和出售,但由于生産過程不可控,可能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