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個性對儒家發展的影響
孟子個性對儒家發展的影響
更新时间:2024-10-03 10:28:44

儒學文獻——孟子思想的三個方面

孟子個性對儒家發展的影響(儒學文獻孟子思想的三個方面)1

《孟子》七篇不隻是述仲尼之意。牟宗三先生說:“内聖一面的彰顯自孔子立仁教始,曾子、子思、孟子、《中庸》、《易傳》之傳承,即是本孔子仁教而展開者。就中以孟子為中心,其器識雖足以籠罩外王,然重點與中點以及其重大貢獻,實落在内聖之本之挺立處。”(《心體與性體上》“綜論”第4章)《孟子》的思想包含下列三個方面:

一、心性論

孟子的心性論是有開創意義的。他是在“生之謂性”之外,另開了一個新領域。孟子的新理論也不是憑空來的,是根據一個傳統來的。這個傳統是從誰開始的呢?從孔子。從孔子的哪一個概念開出了新傳統呢?孔子點出了“仁”。孔子言“仁”的境界那麼高,那是以前沒有的。沒有人講“仁”達到孔子那麼高的境界。

孟子講的“性善”是根據孔子所言“仁”講的。孔子并沒有把“仁”說成是性,因為孔子那個時候,人性問題還沒有孟子時那麼顯要。所以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第十三章)但是,孔子認為‘‘仁’’就是人心,如說顔回:“其心三月不違仁。” 孟子就在孔子的基礎上證成人性本善,由仁心說人性,心性是一,是良知良能,天生本具,而且進一步證成“盡心知性知天”(見《盡心章句上》第一章)。這就是孟子的心性論。孟子的心性論,對孔子的理論作了很好的解說和發展,形成了儒學自己的理論系統,奠定了儒家内聖之學的基礎。

一談到性,人們立即想到“食色性也”。不錯,食色是人之性,但也是其他動物之性呀。我們稍加思索,就不禁要問:這些維持形軀生存的種種欲求,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嗎?人是否隻是一個較聰明的動物,永遠隻受其感性欲求驅使而不能解脫?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孟子舉了很多例子來表示義理生命和自然生命之間的沖突,由二者的沖突而彰顯出人的生命中,有超越于形軀私欲的道德心在,其核心是“每個人都有憐恤别人的心情”。孟子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

有怵惕恻隐之心。(《公孫醜章句上》第六章)

“乍見”、“孺子”、“将入于井”,任何人,即使是惡人,良心也會馬上呈現。這就說明.每個人天生就有良心…人性善。“心性論”是《孟子》論述的第一個重點。

孔子之前,人們對“命”與“天”已經有較深的認識,到了孔子又創立“仁”,提出“踐仁以知天”。到孟子又提出“性”,所謂“踐仁盡性以知天”。他們都有所繼承,也都有所發展。孟子還即心言性,

又盛言“心”,心之地位自孟子開始正式挺立起來。

孟子個性對儒家發展的影響(儒學文獻孟子思想的三個方面)2

二、修養論

“人性善”,但是否人人都會成為好人呢?理論上可能,事實上不可能。因為人除了有道德心之外,還有受感性欲求所驅使的私欲。私欲極易接受周圍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把道德心(本心)蒙蔽。所以,為了克服私欲,恢複本心的純潔,必須加強修養。“修養論”是《孟子》中論述的第二個重點。

孔子給學者進德修業規定的總綱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論語·述而》第六章)人之所以為人,在仁心的覺醒。仁心雖與生俱來,但需要不斷修養。

孟子認為,修養的關鍵是使受私欲蒙蔽的本心,重新呈現出本來的光輝。這就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章)如何去找回這丢失的本心?關鍵不在别人,而在自己。要主動自發地自己去尋求。“(人的善性)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告子章句上》第十五章)怎樣思?要“反求諸己”。‘‘反求諸已“就是要“自省”。自省什麼?要反省:往日的過錯産生的根源在哪裡?什麼才是我心中真正想要的?你自己會做出許多答案。要知 道,最正确的答案隻有一個。在反省過程中,如果良心出來做主 (而不是私欲做主),你就會醒悟到,自己良心的本願是“仁”、“義”。 言孟子由此引出“仁”、“義”的概念。原來,仁義不是别的,不是外來 的,就是自己良心的本性本願。人若認清了自己,就能掌握住仁義;自己的言行,按良心的要求去做,就會合乎仁義,就是道德行為了。這叫做“自得”。“自得”就是根本的自覺,就是使仁義真正成為自己的性格。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離婁章句下》第十四章)

“自得”之後,也不是一勞永逸,還要面對環境,鍛煉自己。對内,随時警惕自己的良心是否放失;對外,要積極面對現實,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仁義。一個人如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就會漸漸地在人格上顯出其光輝來,這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章句下》第二章)的大丈夫氣概。

我們通常把心性論與修養論合稱為内聖之學。在這裡,孟子沒有提出格物、緻知、誠意、正心,這是孔孟思想與宋以後的程朱學派不同的地方。

孟子個性對儒家發展的影響(儒學文獻孟子思想的三個方面)3

三、政治文化

心性論的性善說,通過修養論得到證明。一個人既有仁心的自覺,就不能獨善其身,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第三十章),進而通向國家、天下,通向文化傳統,擴充到“萬物皆備于我”(《盡心章句上》第四章),擴充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章句上》第十三章)。這就是所謂的外王事業的開展與最後完成。

對外王事業的開展,孟子反對功利而主張仁義。《孟子》開宗明義第一章,當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将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這就為孟子

的政治理論定下了基調。主張仁義的是王政,主張功利的是霸政,王霸之分的價值标準在義利之别。孟子始終認為,政治是人文化成,而不是權力統治。梁惠王、齊宣王、兵家、縱橫家都曾顯赫當時,他們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實際隻是殺人盈野、率獸食人罷了。

孟子立身于戰國時代,首先要重建人性的尊嚴,肯定道德的價值,開發文化的理想。他在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仁政”思想。這一政治文化的外王開展,既是針對時代,同時也繼承并發揚了曆史傳統。

孟子外王理論的針對時代,一是以仁政王道責成梁惠王、齊宣王,以求一統天下,結束亂局;二是力辟楊、墨,駁斥許行,以求孔子之道大行于世。前者是政治,後者是文化,合在一起為政治文化的外王學。這是《孟子》論述的第三個重點。

孟子政治文化的理想,固然有來自人性的内在根據,但也繼承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聖王傳統。如堯舜禅讓、大禹治水、湯武革命、文王行王道、周公兼夷狄等,這些都是行仁政的最高典範。但是,聖王傳統至周公而斷,于是孔子作《春秋》,借用《詩經》蘊涵的褒善貶惡的大義,為外王事業建立了曆史評價的标準(《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一章)。孟子給自己定的使命是“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波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章)。

摘自幺峻洲《孟子說解》

孟子個性對儒家發展的影響(儒學文獻孟子思想的三個方面)4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