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
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劉基是元明鼎革之際一位舉足輕重的詩文大家,其詩文理論力主諷喻之說,提倡理、氣并重,重視時代風格。劉基為晚明諷刺小品的勃興也起了先導作用,重視文學之于社會的能動作用,其經世緻用的文學思想對于掃蕩元季文壇纖弱之風,為明初新一代文風之振起,在理論上起了開道的作用。劉基的寓言文學不僅内容博大精深,還闡明了他的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倫理、道德等觀點,還表現了他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劉基輔佐朱元璋平天下,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他為“吾之子房”。在中國民間,也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劉伯溫行書《春興詩卷》
晉靈公好狗明王朝開國名臣劉基(劉伯溫)著有一部寓言小品集《郁離子》,文風犀利遒勁,于诙諧幽默中針砭時弊,頗見膽識與功力,史家譽其“明乎吉兇禍福之幾,審乎古今成敗得失之迹”。《郁離子》中有一篇《晉靈公好狗》,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晉靈公“好狗”的故事。
作品原文:
晉靈公好狗,築狗圈于曲沃,衣之繡。嬖人屠岸賈因公之好也,則誇狗以悅公,公益尚狗。
晉靈公好玩狗,在曲沃專門修築了狗圈,給它穿上繡花衣。頗受晉靈公寵愛的人屠岸賈因為看晉靈公喜歡狗,就用誇贊狗來博取靈公的歡心,靈公更加重視狗了。
一夕,狐入于绛宮,驚襄夫人,襄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勝。屠岸賈命虞人取他狐以獻,曰:“狗實獲狐。”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國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于是國人皆畏狗。
一天夜晚,狐狸進了绛宮,驚動了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氣, 靈公讓狗去同狐狸搏鬥,狗沒獲勝。屠岸賈命令虞人(看山林的)把捕獲的另外一隻狐狸拿來獻給靈公 說:“狗确實捕獲到了狐狸。”晉靈公高興極了,把給大夫們吃的肉食拿來喂狗,下令對國人說:“如有誰觸犯了我的狗,就砍掉他的腳。”
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飽則曳以歸屠岸賈 氏,屠岸賈大獲。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賈,則狗群噬之。趙宣子将谏,狗逆而拒諸門,弗克入。
于是國人都害怕狗。狗 進入市集奪取羊、豬而吃,吃飽了就拖着回來,送到屠岸賈的家裡,屠岸賈由此獲大利。大夫中有要說某件事的,不順着屠岸賈說,那麼狗就群起咬他。趙宣子将要 進谏,狗迎上去阻止并把他拒之門外,不能進入。
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賈欺曰: “趙盾之狗也。”公怒使 殺趙盾,國人救之,宣子出奔秦。趙穿因衆怒攻屠岸賈,殺之, 遂弑靈公于桃園。狗散走國中,國人悉擒而烹之。君子曰:“甚矣,屠岸賈之為小人也,繩狗以蠱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寵安足恃哉!
過了幾天,狗闖進禦苑吃了靈公的羊,屠岸賈欺騙靈公說:“這是趙盾的狗偷吃的。”晉靈公發怒派人殺趙盾,國人救了他,宣子逃往秦國。趙穿趁大家怒恨、指責屠岸賈,便殺了他,接着又在桃園殺了晉靈公。晉靈公的狗在國内四處逃散,國人把它們全部捕獲并煮了。君子說:“太壞了,屠岸賈真是小人啊, 他别有用心地稱譽狗來蠱惑君心,最終喪命并禍及君王,憑榮寵怎麼可靠呢!
人之言曰:‘蠹蟲食木,木盡則蟲死’, 其如晉靈公之狗矣。”
劉基評論說:人們常說這樣的話:‘蠹蟲食木,木盡則蟲死。’那就如同晉靈公的狗的下場一樣啊。”
劉伯溫行書《春興詩卷》
乞貓本文是一則寓哲理于叙事的寓言故事。(選自明·劉基《郁離子·捕鼠》)主要講人們在生活中為達到某一目的,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關鍵是要權衡得失利弊,正确判斷。趙人為了消除鼠患而引進了貓,可惜這貓除了有善捕鼠的優點之外,還有善于捕雞的特點,結果是“鼠盡而雞亦盡”。不過,這個趙人比他的兒子會算賬,甯願“弗食雞”,也沒按他兒子的意思,把貓趕走而受饑寒。
作品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hé)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yuán)墉(yōng),毀傷吾器用,吾将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有一個趙國人家裡發生了鼠患,到中山讨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沒了,雞也沒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麼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禍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有老鼠,就會偷吃我的糧食,毀壞我的衣服,穿破我的牆壁,啃壞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不是比沒有雞害處更大嗎?沒有雞,隻不過不吃雞罷了,距離饑寒交迫還很遠,為什麼要把那貓趕走呢?"
賣柑者言
《賣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文學家劉基所寫的一篇政治寓言。
這篇文章由買賣一個壞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議論,假托賣柑者的一席話,以形象、貼切的比喻,揭示了當時盜賊蜂起,官吏貪污,法制敗壞,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有力地諷刺了那些冠冕堂皇、聲威顯赫的達官貴人們本質上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欺世盜名的人物,從而有利抨擊了元末統治者及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還有社會當下的黑暗,抒發了作者憤世嫉俗的情感。
作品原文: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烨(yè)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jià,同“價”)十倍,人争鬻(yù)之。
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擅長貯藏柑橘,經曆一整年也不潰爛,拿出它們的時候還是光彩鮮明的樣子,玉石一樣的質地,金燦燦的顔色。放到市場上,賣(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價錢。人們争相購買他的柑橘。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幹若敗絮(xù)。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實笾(biān)豆,奉祭(jì)祀(sì),供賓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gǔ)也?甚矣哉,為欺也!”
我買到了其中的一個,切開它,像有股煙直撲口鼻,看它的裡面,幹枯得像破敗的棉絮。我很奇怪,問他說:“你賣柑子給人家,是打算讓人家放在笾豆之中供祭祀用呢,還是拿去待嘉賓用呢?或者隻不過用這種漂亮的外觀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當呢?這樣欺騙人的行為實在是太過分了。”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sì,同“飼”)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賣柑橘的人笑着說:“我從事這個行業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賴這個用來養活自己。我賣它,别人買它,不曾有人說過什麼的,卻唯獨不能滿足您嗎?世上做欺騙的事的人不少,難道僅僅隻有我一個嗎?您還沒有好好考慮這個問題。
今夫佩虎符、坐臯(gāo)比(pí)者,洸(guāng)洸乎幹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臯之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dù)而不知理,坐糜(mí,通“靡”)廪(lǐn)粟(sù)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lǐ)而饫(yù)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hè)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樣子,好像是捍衛國家的将才,他們果真能擁有孫武、吳起的謀略嗎?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長長帶子的人,氣宇軒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們果真能夠建立伊尹、臯陶的業績嗎?盜賊四起卻不懂得抵禦,百姓困苦卻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詐卻不懂得禁止,法度敗壞卻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費糧食卻不懂得羞恥。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騎着大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個不是威風凜凜、令人敬畏、顯赫的值得人們效仿?可是無論到哪裡,又有誰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敗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這些現象,卻隻看到我的柑橘!”
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jī)之流。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諷耶?
我默默地沒有話用來回答。回來思考這賣柑人的話,覺得他像是像東方朔那樣诙諧多諷、機智善辯的人。難道他是對世間邪惡現象激憤痛恨之人嗎?因而假托柑橘用來諷刺嗎?
楚人養狙
《楚人養狙》是元末明初文學家劉基創作的一篇寓言。這篇寓言講述養猴子的人殘酷剝削猴子,猴子覺醒後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靠權術奴役百姓而不講法度的人遲早要遭到反抗并必然滅亡的道理。全文語言簡練古樸,與主題相映生輝,耐人尋味。
作品原文:
楚有養狙(jū)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衆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fù)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箠(chuí)焉。衆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楚國有個以養猕猴為生的人,楚國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讓老猴率領(其它猴)到山裡去,摘取植物的果實,取十分之一的果實來供養自己。如果猕猴不給狙公,狙公就生氣地鞭打它們。猴子們都害怕,卻不敢違背。
一日,有小狙謂衆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衆狙皆寤(wù,同“悟”)。
有一天,有隻小猴問衆猴說:“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嗎?”衆猴說:“不對,(果實)是天生的。”又問:“沒有狙公的同意(我們)就不能去采嗎?”衆猴說:“不對,誰都能去采。”又問:“(既然)這樣那麼我們為什麼聽從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話還沒有說完,猴子們全醒悟了。
其夕,相與俟(sì)狙公之寝,破栅(zhà)毀柙(xiá),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複歸。狙公卒餒(něi)而死。
那天晚上,衆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時候,打破栅欄毀壞倉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糧食,舍棄狙公,不再回來。狙公最後因為饑餓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kuí)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郁離子(即劉基隐退青田山時自取的筆名)說:“世上那種憑借權術奴役人民卻沒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嗎?隻因人民昏昧尚未覺醒,才能讓他得逞,一旦有人開啟民智,那他的權術就窮盡了。”
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獻琴》是劉基《郁離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僑二次獻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會上評價、判斷事物優劣僅憑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質的現象,告誡人們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歎是值得人們深思熟慮的的,其寓意至今還能給人以啟迪與警戒。
判定一個事物的好壞,應該從本質上進行鑒定,而不是從外表來下結論。隻有本質上好的東西,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否則,再華麗的外表也隻能作為擺設,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學會變通地适應環境,隻有這樣,才能具備生存的基本條件。
作品原文: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zhuó)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有一個名字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代的琴。”于是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zhuàn)工,作古窾(kuǎn)焉。匣(xiá)而埋諸土,期(jī)年出之,抱以适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同“稀”)世之珍也。”
工之僑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裡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着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着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僑聞之,歎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于宕(dàng)之山,不知其所終。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歎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不是這樣的啊!世上的事情沒有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于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
救虎
這篇文章選自劉基所作《郁離子》卷上。這則故事通過一位僧人不分青紅皂白從水中救虎而幾遭虎食的故事,諷刺了那些不分是非、對敵人也講仁慈的人。這與東郭先生救狼同一性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品原文:
蒼筤(piāo)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築于其上以事佛,甚謹。
在蒼筤山山腳,溪水彙合在一起流入大江。有求道的人居住在上面侍奉佛陀,非常虔誠。
一夕,山水大出,漂(piāo)室廬,塞(sāi)溪而下。人騎木乘屋,号呼求救者聲相連也。道士具大舟,躬蓑(suō)笠,立水浒(hǔ),督善水者繩以俟,見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者甚衆。平旦,有獸身沒波濤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應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到蒙蒙然坐而舐(shì)其毛,比及岸,則瞠(chēng)目視道士,躍而攫(jué)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傷焉。
一天傍晚,山上發了洪水,水上漂着房屋,水充滿了整個山溪,順着溪水向下流去。人們騎着樹木登上屋頂,大聲求救人的聲音接連不斷。(有一個)道士準備了一艘大船,親自披着蓑衣戴着鬥笠,站在水邊,督促善于遊泳的人(拿着)繩索等候在岸邊。(如果)有人漂下來,便立即投去木頭、繩索,把他拉上岸。所以救活的人很多。第二天清早,有一隻野獸被沖來,軀體淹沒在波濤中,把頭伸出水面左右盼望,好像在向人求救的樣子。道士說:“這也是有生命的東西,一定要趕快救它!”駕船的人聽從他的話去救。用木頭把它拉上船,原來是一隻老虎。開始時,它有點迷迷糊糊,坐着舔身上的毛。等船一到岸,它就瞪着眼睛看着道士,跳上去把道士抓倒在地。乘船的人一齊湧上去救,道士雖然沒有被咬死,卻受了重傷。
司馬季主論蔔
元代末年,劉基任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等職。因受排擠,辭官歸隐,寫了一部寓言體散文《郁離子》。作者善于通過文中的藝術形象,對元末的暴政和世風進行批判。這篇《司馬季主論蔔》節選自《郁離子·天道篇》。這是一篇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講“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唐詩),實際講的是元代末年的種種腐敗都是從前胡作非為惡性發展的結果。
本文采用對話的形式,借漢初東陵侯被廢黜而思複用,向司馬季主問蔔一事發表議論,極寫物極必反、因果循環,提出“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借天道及鬼神之事懷疑和否定天道鬼神,寓意深刻。在現代看來,這篇對話也是對當時統治者的一聲警鐘。
作品原文:
東陵(líng)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蔔焉。
東陵侯被廢棄以後,往司馬季主那兒去占蔔。
季主曰:“君侯何蔔也?”東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蟄(zhé)者思啟,久懑(mèn)者思嚏(tì)。吾聞之蓄極則洩,閟(bì)極則達。熱極則風,壅(yōng)極則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複。仆竊有疑,願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則君侯已喻之矣,又何蔔為?”東陵侯曰:“仆未究其奧也,願先生卒教之。”
季主說:“您要占蔔什麼事呢?”東陵侯說:“躺卧時間長了就想起來,閉門獨居久了就想出去,胸中積悶久了就想打噴嚏。我聽說:積聚過多就要宣洩,煩郁之極就要開暢,悶熱太甚就會起風,堵塞過分就會流通。有一冬就有一春,沒有隻屈而不伸的;有一起就有一伏,沒有隻去不來的。我私下有所懷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季主說:“既然這樣,那麼您已經明白了,又何必要占蔔呢?”東陵侯說:“我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高深微妙,希望先生能指點究竟。”
季主乃言曰:“嗚呼!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shī),枯草也;龜,枯骨也,物也。人,靈于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頹(tuí)垣(yuán),昔日之歌樓舞館也;荒榛(zhēn)斷梗,昔日之瓊蕤(ruí)玉樹也;露蛬(qióng,同“蛩”)風蟬,昔日之鳳笙(shēng)龍笛也;鬼燐(lín)螢火,昔日之金釭(gāng)華燭也;秋荼(tú)春荠(jì),昔日之象白駝峰也;丹楓白荻(dí),昔日之蜀錦齊纨(wán)也。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tuān)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蔔為?”
季主于是說道:“唉!天道和什麼人親?隻和有德的人親。鬼神怎麼會靈?靠着人相信才靈。蓍草不過是枯草,龜甲不過是枯骨,都是物。人比物靈敏聰明,為什麼不聽從自己,卻聽命于物呢?而且,您為什麼不想一下過去呢?有過去就必然有今天。所以,現在的碎瓦壞牆,就是過去的歌樓舞館;現在的荒棘斷梗,就是過去的瓊花玉樹;現在在風露中哀鳴的蟋蟀和蟬,就是過去的鳳笙龍笛;現在的鬼火螢光,就是過去的金燈華燭;現在秋天的苦菜,春天的荠菜,就是過去的象脂駝峰;現在紅的楓葉,白的荻草,就是過去的蜀産美錦,齊制細絹。過去沒有的現在有了,不算過分;過去有過的現在沒有了,也不能算不足。所以從白晝到黑夜,盛開的花朵凋謝了;從秋天到春天,凋萎的植物又發出新芽。激流旋湍下面,必定有深潭;高峻的山丘下面,必定有深谷。這些道理您也已經知道了,何必還要占蔔呢?”
九頭鳥
明代劉基(劉伯溫)所著《郁離子》書中有《九頭鳥》寓言一文,寓意在“一頭得食,八頭争食”,點明了不顧全大局,不識大體,自相争頭,自相殘殺之輩,是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作品原文:
孽搖之虛有鳥焉,一身而九頭,得食則八頭皆争,呀然而相銜,灑血飛毛,食不得入咽,而九頭皆傷。海凫觀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歸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
孽搖山上有一種鳥,一個身子卻長了九個頭,一個頭得到食物後,那八個頭就都去争着吃,呀呀叫着就相互争着銜啄,灑血飛毛,即使吃到嘴裡也不能咽下去,而九個頭都受了傷。海鴨看見了,就笑話它說:“你怎麼不想一想,九個嘴吃下的食物還不是都歸到一個肚子裡去了麼,為什麼還這樣拼命地争呢?”
蹶叔三悔
《蹶叔三悔》是元末明初文學家劉基創作的一篇寓言故事,出自《郁離子·虞孚》。其中包含龜陰種田、汶上經商和航海東行三件事情,表現“蹶叔”頑固不化、剛愎自用、悔而不改的性格。文章寓義為做事情要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要善于聽取别人意見,不要一意孤行;要善于汲取教訓,及時改正錯誤。
作品原文:
蹶叔好自信而喜違人言。
蹶叔很自信,喜歡和别人唱反調。
田于龜陰,取其原為稻,而隰為粱。其友謂之曰:“粱喜亢,稻喜濕,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獲?”弗聽。積十稔而倉無儲。乃視于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獲。乃拜曰:予知悔矣。”
開始他在龜陰種田,在地勢高的平地種稻子,低濕的窪地種高粱。他的朋友勸告他說:“高粱喜歡幹燥,稻子喜歡低濕,而您卻弄颠倒了,不合乎它們的習性,怎麼會有好收成呢?”他不聽朋友的勸告,一直這樣種了十個年頭,搞得糧倉裡一點儲存也沒有。他這才到他的朋友的田地裡去察看那些田地,沒有不像這位朋友說的那樣得到好收成的。于是,他懷着歉意向朋友作揖說:“我知道悔改了!”
既而商于汶上,必相貨之急于時考趨之,無所往而不與人争。比得,而趨者畢至,辄不獲市。其友又謂之曰:“善賈者收入所不争,時來利必倍,此白圭之所以富也。”弗聽。又十年而大困,複思其言而拜曰:“予今而後不敢不悔矣。”
不久,蹶叔到汶上經商,他總是看到哪種貨物最暢銷,就趕着去搶購,沒有哪一處是不和别人競争的。等到他把貨物搶購到手,經銷這種貨物的商人也都趕來了,因而總是賣不出去。他的朋友又告訴他:“會做買賣的人,收購人家所不争購的貨物,等待時機再賣,就會獲得成倍的利潤,這就是白圭緻富的方法。”蹶叔不聽他朋友的話,一直這樣經商十年,搞得非常窮困,這才想起他朋友的話。于是他又懷着歉意向朋友作揖說:“我從此以後,不敢不悔改了。”
他日以舶入于海,要其友與偕,則泛濫而東,臨于巨淵。其友曰:“是歸墟也,往且不可複。”又弗聽,則入于大壑之中,九年得化鲲之濤噓之以還。比還而發盡白,形如枯臘,人無識之者,乃再拜稽首以謝其友,仰天而矢之曰:“予所弗悔者,有如日。”其友笑曰:“悔則悔矣,夫何及乎!”人謂蹶叔三悔以沒齒,不如不悔之無憂也。
後來,他乘大船去航海,邀請他的朋友一起去。他的船航海東行,到了深海的邊沿。他的朋友對他說:“這就是歸墟呀!進去以後,就回不來了。”他又不聽,船開進了深海的大坑裡,在那裡面呆了九年,遇到鲲變為鵬激起的巨大波濤,才把船沖了回來。等到他回來的時候,頭發全白了,身體像幹肉一樣瘦,沒有誰能夠認出他來。于是他向朋友拜了兩拜,叩頭道歉,仰望天空發誓說:“我要是再不悔改,有太陽作證!”他的朋友笑着說:“你悔改倒是悔改了,隻是來不及了!”人們說:“蹶叔悔過三次而終其一生,還不如不像他那樣悔改,憂患還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