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傑作,也有人說是絕命作,正是因為“故國不堪回首”的感慨,使宋太祖極為不滿,引來了殺身之禍。
想當初,“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魚貫列。笙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幹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這整夜的狂歡還不夠,接下來“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随步皺。佳人舞點金钗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别殿遙聞箫鼓奏。” 作為“詞帝”的一國之君,能釋放出這樣的情緒在所難免,畢竟“春花秋月”不再有,“雕欄玉砌”也物是人非了。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同時又是合香的大家,在他的詞中,到處都能看到香的影子,還留下了很多合香配方,其中“江南李主帳中香”堪稱經典,流傳至今。很多大師給學生上課,都會講到此香,甚至傳授制作的方法,以此來引起學員們對傳統合香的興趣。
“帳中香”是古人常備的香品,顧名思義,是用在卧房裡的,那它至少該有兩款,一款安神助眠,一款怡情助興。李煜的“帳中香”顯然屬于後者,那絕對是他的“發明”,而且是在某種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需要有紮實的合香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的高度熟悉,尤其是李煜本人的藝術想象力,才能造就出這樣的經典之作。鵝梨的使用,是經典中的經典,充滿果香的甜蜜氛圍就這樣巧妙地實現了。
根據記載,“鵝梨帳中香”有兩種做法。
一是“用沉香一兩細锉,加以鵝梨十枚,研取汁,于銀器内盛卻,蒸三次,梨汁幹,即用之。”這種方法是想把梨中的糖分和果香浸入沉香木中,然後通過熏燃沉香來達到獲取溫馨浪漫的目的。但是,隔水蒸必會損失部分“沉香”,本人認為不可取。
二是“沉香末一兩,檀香末一錢,鵝梨十枚。以鵝梨刻去瓤核,如甕子狀,入香末,仍将梨頂簽蓋。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勻,久窨,可爇。”這種方法是通過加熱,使沉香精油揮發出來,并浸入梨肉中,再輔以其它香藥研磨混合,經窖藏後,隔火熏,整個過程非常合理,本人認為這才是李煜所為。
當代有很多人“臨摹”“鵝梨帳中香”,甚至要把它做成産品,為此,到處尋找鵝梨,唯恐做得不象,這就太機械了。掌握了原理,用什麼梨都可以,或者也可以考慮其它水果,實在不行還可以直接加果糖、加蜂蜜、加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