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學對于“情感”的定義。
心理學把情感定義為:“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産生的态度的體驗。”
2、對于“情感”定義的轉換。
從這個心理學定義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主觀态度或主觀反映。屬于主觀意識範疇,而不屬于客觀存在範疇。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主觀意識都是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種特殊的主觀意識,必定對應着某種特殊的客觀存在,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找到這種特殊的客觀存在。内涵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種的感覺、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的心理和生理狀态,是對外界刺激所産生的心理反應,以及附帶的生理反應。如:喜、怒、哀、樂等,感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常跟心情、氣質、性格和性情有關。感是思維概念,是感覺,情是依托依賴。思想的相互依賴就是感情。感情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産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盡管一些情緒引發的行為看上去沒有經過思考,但實際上意識是産生情緒重要的一環。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世界中的人們有着七情六欲,有着喜怒哀樂,有着千變萬化的情感生活。
查爾斯·達爾文在年寫過一本《人與動物的感情表達》。達爾文認為,情緒幫助動物們适應環境。表達情緒和表現動物的身體特點有同樣作用,例如,狗在地盤被侵略的時候憤怒狂吠,讓敵人認為它比實際上更具有攻擊性。達爾文認為,情緒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選擇的産物。
為了生存,人類必須探索環境(好奇)、吐出不小心吃的異物(惡心)、建立社會關系(信任)、避免傷害(恐懼)、繁衍(愛)、戰鬥(憤怒)、尋求幫助(哭泣)、重複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歡樂)。在原始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情緒可以讓人類自動趨利避害,做出更利于生存的選擇。盡管憤怒看起來沒什麼好處,但在原始部落裡,可以讓一個人被人害怕并建立起威望。羞恥和驕傲可以促使一個人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
在社會生活上,情緒幫助我們:
與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嬰兒不會說話也能成功交流)。影響其他人對我們的态度。表示善意(如不是出于喜悅,隻是禮貌性的微笑)。生物學解釋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體會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在每一種情感方面也表現出很大的個體差異。本來,就主體存續而言,對肯定或否定的狀态變化作出評價的主觀的現象。但因為同時也産生身體的表現,所以生物學上就有可能對此進行研究,客觀地考察感情的發生、經過的條件及其機制。感情狀态變化較弱而持續的稱心情(mood),比較強而且急劇的稱激動或情緒(emotion,喜、悲、恐、怒、驚等)。因為激動有一定的統一過程,此時身體有顯著變化,所以對人以外的許多動物也容易進行生物學的研究,亦即激動時。行為方面:
例如肌肉變得不能随意地運動,或不随意地哆嗦,出現平時看不到的混亂狀态。
因此,作為生物學上研究激動的手段。對人除了進行表情、姿勢等肌肉反應的觀察外,還要測定呼吸、脈搏、血壓、腦電波以及皮膚所産生的電阻等情況,最後一項特别靈敏,對激動現象的精密分析非常有效。這種現象被認為是因植物神經中樞和交感神經的興奮,引起皮膚的分泌腺細胞(汗腺、粘液腺)的離子透性增大,以及由分泌物本身的電傳導所緻,所謂“測謊器”就是依據此理。辯證關系情感與價值的關系是主觀與客觀、意識與存在的關系,而後者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因此價值與情感的關系問題也是價值理論和情感理論的基本問題。價值與情感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情感以價值為基礎。
情感是人對價值的主觀反映,盡管這種反映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還會存在着嚴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從總體上講,情感的變化總是以價值為基礎,主要表現為:情感的基本狀态取決于價值的基本狀态,情感的總體規模取決于價值的總體規模,情感的變化範圍取決于價值的變化範圍,情感的作用方式取決于價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強度與方向取決于價值的大小與正負,價值一旦變化,情感遲早要發生變化。對于商人來說,互利互惠的經濟往來是維持和發展彼此情感的客觀基礎,如果沒有這種互惠性,商人之間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對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維持和發展彼此情感的客觀基礎,如果沒有這種互助性,政治家之間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對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與配合是維持和加深愛情的客觀基礎,如果沒有這種支持與配合,男女之間的愛情是不能持久的;朋友之間的友情主要取決于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隻有不斷加深彼此的利益聯系,其友情才會越來越深厚,如果彼此産生了根本的利益沖突,則其感情遲早會衰減下來,并最終會轉化為仇恨。二、情感對價值的反作用
情感對于價值并不是完全被動的,可以産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壓抑、誘發、轉移、強化或誘導人對某種價值的需要,可以相對自主地選擇生存環境和發展方向。人有時可以有意識地壓抑自己對于某種價值的情欲,時間一長,這種情欲可能真的基本上消失了,人對這種價值的客觀需要也确實發生了改變或轉移;人通常願意主動幫助那些主觀感覺良好的人,并主動與之建立互惠互利的關系,同時回避那些主觀感覺不好的人,甚至有意中斷已經存在的互利互惠的利益關系;人有時在某一個地方工作或生活得不開心,就主動辭職或搬家,并能很快地适應新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二是,人在情感的驅動下,可以對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發生價值增值。這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根本區别。當然,這種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無限地施加,隻能有條件地和相對有限度地施加,它在整體上受制于或服從于價值對情感的決定作用。人在情感驅動下所進行的價值創造活動必須嚴格地遵循基本的價值規律,并在其允許的範圍内進行。
三、情感的相對獨立性
人的情感産生并運行于大腦,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腦内部衆多因素的制約和幹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偏離它所反映的價值,情感的這種偏離現象就是情感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上的異步性如果價值形式發生了變化,與之相對應的新情感需要遲滞一段時間才能形成與發展起來。也就是說,新情感的産生、發展與消失并不能與新價值的産生、發展和消失保持同步,需要遲滞一段時間。例如,當一個陌生人突然成為你的妹夫或連襟時,你對他的親情通常不會馬上建立起來;人通常會留戀或懷念那些已經離别或逝世的老朋友。
2、量度上的差異性
如果價值量發生了變動,情感的強度難以與之保持同步變化。例如,有些女性在遭到自己所鐘愛男性的傷害或遺棄後,竟然不怎麼恨他;相反,有些人僅僅因為幾句話不投機,就大動肝火,事後又會悔恨不已。
3、方式上的局限性
價值關系的變化方式是無限的,而情感的反映方式卻是有限的。人有時對于某些複雜的、隐含的價值關系及其變化産生不了情感,表現出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态。例如,當受到某些有毒物質的傷害時,人往往感覺不到;當受到指桑罵槐的攻擊時,人有時還蒙在鼓裡;當購買商品受到他人“溫柔”地宰一刀時,人或許還感謝他的“優惠”價格;當面臨滅頂之災時,人或許還在尋歡作樂。
4、機制上的異化性
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脫離了價值關系的客觀基礎,甚至與之背道而馳,這是由于人的情感機制産生了某種異化。例如,畸形宗教培養出否定自我、否定社會的宗教情感,精神類毒品産生怪癖、虛幻和不能自控的情感,過度的生理與精神刺激導緻變态的情感,過度的肉體痛苦引發病人對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視容易引發人對戰争狂人的崇拜,極端的階級鬥争引發極端的階級仇恨,等等。不過,情感的這種異化現象在總體上講隻是局部的、暫時的和相對的。
情感的相對獨立性限制了人對于複雜價值關系的應變能力,限制了人對于複雜環境的适應能力,但這将有利于排除各種外部或内部因素對情感運行過程的幹擾,有利于保持價值消費活動和價值創造活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四、情感與價值存在複雜的對應性。
⑴它是一種多元變量的函數對應關系,而不是一種一元變量的函數對應關系。
⑵它是一種統計概率的對應關系,而不是一種個體動力學的對應關系。意義人的生存與發展要核心内容上就是對于價值的生産與消費,那麼,情感對于人類的意義就是:人類依靠情感來識别價值、表達價值、區分價值、計算價值、選擇價值和創造價值。
識别價值外界事物的不同類型的刺激信息分别通過不同的感覺器官反映到大腦中,使人形成了對于該事物的不同品質或屬性的認識。人的感覺器官分為眼睛、耳朵、舌頭、鼻子和皮膚等五大類,分别形成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五種感受形式。價值是事物的一種特殊屬性,它作為一種特殊的刺激信息依附于或隐含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信息之中,并通過人的五類感覺器官作用于大腦,使人形成一種特定的感受形式:情感。總之,情感的感受就是人對事物的價值關系的主觀感知過程,簡而言之,人類就是通過情感感受來識别價值。
表達價值
随着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人與人的相互合作越來越頻繁和複雜,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聯系也變得越來越緊密和多變,這就要求每個人一方面通過情感表達來及時、準确而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價值關系,以便求得他人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又通過識别他人的情感表達來及時、準确而有效地了解他人的價值關系,以便更好地與他人進行合作。人的情感表達主要有三種方式:面部表情、語言聲調表情和身體姿态表情。
區分價值
數理情感學認為,情感與價值的關系是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人的情感不管多麼飄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價值對應物,情感的任何變化都可以從價值關系的變動中找到它的客觀動因,情感的不同表達模式都對應着價值的不同變化方式,人類通過不同的情感模式來反映各種事物的價值關系及其變化,人的情感模式複雜多樣,可以根據它所反映的價值關系的運動與變化的不同特點進行分類。例如:根據價值的正負變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為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根據價值的強度和持續時間的不同,情感可分為心境、熱情與激情;根據事物基本價值類型的不同,情感可分為真假感、善惡感和美醜感三種;根據價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為對物情感、對人情感、對己情感和對社會情感等四大類。
計算價值
人通過價值觀來識别事物的價值率,通過情感來識别事物的價值率高差,再通過情感的相應運算方式來計算各種客觀事物之間的價值聯系,然後,通過意志的相應運算方式來計算自己的相應行為所産生的價值,并選擇出最佳的行為方案。
内在動因
由于情感是人對于價值關系的主觀反映,那麼情感的進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決于價值關系的進化,即人類價值關系的進化是推動着人類情感的進化的内在動因。
人類價值關系的發展過程既有緩慢的量變,也有快速的質變,它是一個漫長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層次、分階段的進化過程,那麼人類情感的發展過程也必然既有緩慢的量變,也有快速的質變,也是一個漫長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層次、分階段的進化過程。把情感看成是人類的獨有物是不科學的、唯心的,把情感簡單地分為本能式情感和能動式情感兩大類也是機械的、教條的。
基本階段
統一價值論認為,人的價值關系的進化過程可分為五個基本階段:單因素價值、多因素價值、可變性價值、多樣性價值、多層性價值,因此人的情感也相應地經曆五個自然進化階段。
①趨性情感。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價值評價方式,很低等的生物隻能對具有單一物理化學特性的價值關系進行評價,并産生一種選擇傾向——逃避或趨近,或者以光為标準,或者以熱為标準,或者以水為标準,或者以土為标準等。因此,趨性情感已經形成了對于“單因素價值”的選擇傾向,因而也稱之為“單因素情感”。如草履蟲對于草酸的趨近。
②剛性情感。這是一種較為簡單的評價方式,動物能夠通過若幹形式的無條件反射來感知具有複合的物理化學特性的價值關系。不過,這種情感需要經過長期進化才能建立起來,而且不容易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