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衆人陪同遊園。行船到了湖中,賈寶玉抱怨湖中的枯荷很是惱人,提議将它們拔了去,林黛玉說了一句:“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隻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着殘荷了。”
林黛玉的這句話,我們從三個方面予以解讀。
第一個,李義山是誰?這是筆者寫作本文的主人公。李義山就是李商隐,晚唐詩人。他是公認的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詩意朦胧、追求完美的詩人。
第二個,“留得殘荷聽雨聲”原文是“留得枯荷聽雨聲”,“枯”字改成“殘”,别有情趣。假如李商隐在世,也會為林黛玉點贊稱絕。可以說,這句詩經曹雪芹小說中的林黛玉無心之“改”,加重了詩歌傳誦的砝碼,以至成為詩詞中的經典。
第三個,林黛玉“最不喜歡”李商隐嗎?一位官家閨秀、小鳥依人的口中說出“最不喜歡”頗有玩味,顯得尤為嬌羞而清高,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一字改詩”恰恰證明了林黛玉是喜歡李商隐的,而且喜歡之深。再者李商隐的愛情詩和無題詩遣詞化典,詩意纏綿悱恻,優美動人。而熟讀《紅樓夢》的同志,也曉得林黛玉的詩文意境與李商隐極為相似,從中也可以揣測出林黛玉是曾經研讀過李商隐的。
我們言歸正題,“留得枯荷聽雨聲”這句詩出自哪兒呢?那就是李商隐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衮》,在李商隐的光輝詩作中屬于“無名小星”。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首詩創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5年)。當時科舉不中的李商隐暫時居住在表叔崔戎家,離身回家途中,旅宿在駱姓人家的園亭裡,寂寥中懷念起崔雍、崔衮兩位從表兄弟,寫下了這首很有情韻的四句小詩。
“竹塢無塵水檻清”。詩的首句寫駱氏亭的優雅環境。翠綠的修竹環抱着一塵不染的船塢,駱氏亭外流淌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詩人置身其間,頗有遠離塵嚣之感。
“相思迢遞隔重城”。第二句接着寫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詩人眼下所宿的駱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長安,中間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詩人的思念之情不被距離所隔斷,反而更加悠長,更因駱氏亭環境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孤芳自賞而情緒惆怅。
“秋陰不散霜飛晚”。第三句詩人借眼前景物,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時令已至深秋,但連日天氣陰霾,孕育着雨意,所以秋霜也會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詩人本來就因想念友人而夜不能寐,此種情景更增加了思念的濃度。
“留得枯荷聽雨聲”。末句是全篇的點睛之筆,寫詩人聆聽雨打枯荷的聲音和詩人的心情變化過程。詩人原來是一直在駱氏亭思念着遠隔重城的朋友,由于神馳天外竟沒有留意天氣的變化。不知不覺間,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雨點灑落在枯荷上,發出一陣錯落有緻的聲響。詩人這才意外地發現,這蕭瑟的秋雨敲打殘荷的聲韻,竟然别有一番精美的情趣。
枯荷給人一種殘敗衰飒之感,本無可“留”的價值;但自己這樣一個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卻因聆聽枯荷秋雨的清韻而略感慰藉,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蘊涵有一種不期而遇的喜悅。而詩人“聽”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聲。枯荷秋雨的清韻,常人難解其中滋味。這單調而凄清的聲音卻又更增加了環境的寂寥,從而更加深了對朋友的思念。
這首詩以景寄情、寓情于景,來表達詩人的思友之情。詩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蘊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極為深遠的。
經過我們的賞析之後,最終明白了一個問題,林黛玉為什麼“最不喜歡”李商隐?而又最喜歡“留得殘荷聽雨聲”了!這個“殘”字改的那麼貼心,貼近“李商隐”的心呀!
清朝詩人屈複對李商隐的這首詩極為贊賞,在《玉溪生詩意》寫到:
一駱氏亭,二寄懷,三見時,四情景,寫“宿”字之神。清朝才子姚培謙在《李義山詩集箋注》評點曰:
秋霜未降,荷葉先枯,多少身世之感!清朝學者紀曉岚在《玉溪生詩說》這樣說:
分明自己無聊,卻就枯荷雨聲渲出,極有餘味;若說破雨夜不眠,轉盡于言下矣。“秋陰不散”起“雨聲”,“霜飛晚”起“留得枯荷”,此是小處,然亦見得不苟。
李商隐是開一代詩歌風氣的天才。尤其是在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這些大師的後面,詩歌的創新創造可謂是極難之事。可是李商隐做到了,他在心象的馳騁與物象的駕馭之間,尋求到了一種新的審美的均衡,一種新的創造意象的方式。正因為有了李商隐的創造,詩歌才具有了曲涵含蓄之美,而這正好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藝術精神。
最後,我們再傾聽一下李商隐與林黛玉在穿越時空中的共鳴吧!“留得殘荷聽雨聲”,思君夜夜到天明!
如果有時間寫一篇穿越劇,筆者也會嘗試寫一篇《義山黛玉情》!
文|鶴鳴甘棠
原創不容易,歡迎多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