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曉聲一次在法國,他跟兩個老作家一同坐車到郊區。那天刮着風,不時有雨滴飄落。前面有一輛旅行車,車上坐着兩個漂亮的法國女孩,不停地從後窗看他們的車。前車車輪碾起的塵土撲向他們的車窗,加上雨滴,車窗被弄得很髒。他們的車想超過,但路很窄。
他問司機:“能超嗎?”司機說:“在這樣的路上超車是不禮貌的。”正說着,前面的車停了下來,下來一位先生,先對後車的司機說了點什麼,然後讓自己的車靠邊,讓他們先過。
梁曉聲問司機:“他剛才跟你說什麼了?”司機轉述了那位先生的話:“一路上,我們的車始終在前面,這不公平!車上還有我的兩個女兒,我不能讓她們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的。”
梁曉聲說,這句話讓他羞愧了好幾天。
這讓我想起澳大利亞的侄兒經曆的另一個故事:
周末,侄兒随着在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華人去雪梨周邊海域捕撈魚蝦。每撒下一網,總有收獲,可是每次網拉上來後,那華人總要挑揀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蝦蟹扔回大海。
我侄兒不解:“好不容易打上來,為啥扔回去?”
那華人平靜答道:“在澳大利亞,每個出海捕撈魚蝦的公民都知道,隻有符合國家規定尺寸的魚蝦才可以捕撈。”
我侄兒道:“遠在公海,誰也管不着你呀?” 那華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會知道,在澳大利亞,不是什麼都要别人來提醒、督促的!”
兩則故事,大緻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人文”。
“人文”,就是一種植根于内心的素養,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一種能設身處地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關乎公平、正義,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關系中。
想想我們有多少時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檢點自己的行為,就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盡可能為别人着想、幫助他人?
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國”。
為了國家更發達,社會更和諧,為了我們更自在,更快樂,我們要做到自律,人文!
解讀《骨子裡的高貴》
1、兩則故事讓我感慨萬千,第一則故事中的謙讓尊重,第二則故事中的慎獨自律,聯想到我們周遭發生的事情,是鮮明而強烈的對比。
2、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命根子,文化可以立國,為了國家更發達,社會更和諧,為了彼此之間更自在,更快樂,從我做起,做到自律人文。
3、人文也好,宗教也罷,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好好愛自己。好的素質是一種人文,也是一種修煉,心靜内觀,悠然自得。
4、高貴不是擁有香車寶馬,不是衣着光鮮靓麗,而是融化到血液裡,舉手投足從骨子裡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骨子裡的高貴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同時也需要個人的悟性和學習。做人要做得高貴,做事要做得謙卑。高貴并不是高傲,高貴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一種修養的表現,高貴是做事認真、周到,自信且合理,高貴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自己為人處世的态度和立足之本。
在澳洲,人們捕魚都會自覺按照規定到公海進行捕撈,并不會因為個人利益到其他海域捕魚,這是一種高貴的體現,既是對自身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大自然的尊重。高貴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代表着“人文”的含義。
我們總是提倡人文關懷、人文精神,到底何為人文?我認為,人文可以理解為人類文明的展現,且是非常優雅、高貴的文明的展現。人文社會也是人類文明追求的終極目标。這就更加需要人們培養自己骨子裡的高貴,這種高貴需要靠自己學習和總結,需要向智者學習,向優秀之人請教,也需要自己善于發現的慧眼和一顆純淨的心。高貴需要長期的培養。
骨子裡就透露着高貴的人,氣質必然非凡,這不是由外貌表現出來,而是由他的言談舉止而表現。他的言行中會顯露與他人不同的風度和素養。高貴不僅會為自己的形象加分,更會使他人在同你交流之時感到舒心與愉悅。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骨子裡的高貴,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品質,更加有厚度。心中常懷感恩之情,常播善種,就會慢慢接近高貴。
不要認為高貴可望而不可及,它很容易得到,隻要你能用心去做,在心中積累高貴因子,你就會擁有高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