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雲南脫貧攻堅的現狀
雲南脫貧攻堅的現狀
更新时间:2024-12-30 01:54:32

雲南脫貧攻堅的現狀(梅州4萬人脫貧背後的廣州力量)1

張連勝和妻子高興地展示勞動成果。鄭四方 攝

從梅州市蕉嶺縣出發,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近一小時後到達三圳鎮東嶺村貧困戶張連勝家門口,他第一時間拉出蜂箱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原先我隻養了40箱蜂,扶貧工作組到來後,規模擴大到150箱,而且還不愁賣,現在天天都有幹勁兒!”

張連勝的大兒子患有尿毒症,小兒子患有小兒麻痹症,家庭開支巨大。一直以來,東嶺村因地處偏僻,産品又缺乏銷路,好蜂蜜賣不上好價錢。經過對口幫扶,今年,張連勝家能産出3800多斤蜂蜜,預計收入7萬多元。

張連勝的案例隻是梅州貧困戶脫貧緻富的一個縮影。截至10月底,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市建檔立卡貧困戶13492戶41066人“八有”指标全部達标,按程序要求全部退出,脫貧率達100%。

“梅州貧困區已經處處插滿了紅旗!”指着《廣州幫扶梅州脫貧攻堅作戰圖》,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副總指揮、廣州派駐梅州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歐陽可員自豪地說。地圖上,每一個貧困點上都清晰地标注着廣州對口幫扶單位的名稱、負責人和電話,已完成脫貧任務的用紅色标示,未完成的用藍色标示。

●鄭四方 馮豔丹

黨建鑄魂▶▷黨支部建在産業鍊上

“我們壓根沒見過靈芝,誰知道怎麼種呀?”“過幾年你們走了,到時候誰還管我們呀?”“真有那麼好的東西,你們自己為啥不幹呢?”……

廣州市委辦公廳駐舊寨村第一書記郭純宇至今還記得那一場景,當他宣布靈芝作為村裡脫貧緻富産業時,村民們疑慮重重。

舊寨村耕地少且分布散亂,難以集約;林地面積大,但地勢起伏大,發展林下經濟也有諸多局限。種植靈芝是一個不錯的思路,但如何打開局面是個問題。

在廣州市委辦公廳和梅州的推動下,舊寨村創新發展“黨建+扶貧”雙輪驅動模式,把黨支部升格成黨總支,并将黨支部建在産業鍊上,成立了蜜柚黨支部、靈芝黨支部等黨組織,做到“黨員在哪裡,支部就建到哪裡”。

舊寨村村民羅應河妻子罹患肺病,女兒上學讀書,家庭陷入貧困。為了生活,他做起了苦力,一次次扛起每捆80斤重的竹子,一天才掙幾十元。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黨員吳縱才帶頭與羅應河結對幫扶,将羅應河家的二樓清掃出來,改成了種植靈芝的家庭作坊。一年下來,羅應河家生産的靈芝和靈芝孢子粉實現豐産。

試點的效益顯現後,舊寨村趁熱打鐵投入90萬元建設1500平方米的有機靈芝種植基地,将更多貧困戶納入。單是靈芝種植一項,如今的年收入已達到60萬元。羅應河也成了其中的骨幹成員,種植采摘樣樣拿手,收入也有了保障。

廣州市在對口幫扶梅州扶貧開發工作中,全面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突出“頭雁”、創新機制、建好隊伍,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發揮好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五華縣湖中村由軟弱渙散村蝶變為黨建示範村,蕉嶺縣東嶺村建立黨建扶貧産業園,大埔縣太甯村建立黨員示範崗、責任區、打造百姓議事亭“闆凳會議”……如今,黨建之花開滿梅州大地。村裡的幹部更年輕了、作風更紮實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就算我們撤了以後,村裡有這樣一批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相信也不再受窮了。”郭純宇感慨地說。

産業強體▶▷村村聯動打造億級産業群

“以前就隻能做做家務,啥錢都掙不到。現在在柚子園裡幹活,每天能掙160元,一個月幹20來天,就能掙3000多元。”中午的太陽仍然火辣,戴着草帽的郭大姐鋤頭飛舞,她停下來看了一下時間說,“該回家吃飯了,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多好!”

梅州市的自然環境特别适宜沙田柚生長,并于1995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金柚之鄉”。又是一年豐收季,在距郭大姐家30公裡外的梅縣區金柚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成千上萬顆柚子堆成了金色的小山。一台台機器根據甜度和個頭正對柚子進行自動分揀歸類,誘人的果香撲面而來。

松口鎮大黃村黨委書記廖建明介紹,以往農民種植柚子較為分散,而且沒有定價權,收入不高。目前,大黃村有36家合作社進駐了産業園,大黃村一年銷售2億斤梅州柚,不僅提高了大黃村村民的收入,還帶動了周邊鄉鎮村民的收入增加。

梅州市不僅僅有柚子。廣東省農業農村廳8月份公布了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1322個專業村和100個專業鎮經過各地申報推薦、專家評審及網上公示等程序,獲準認定。梅州市以158個專業村的數量位列第一。

各村黨支部牽頭,在相近産業實現“村村聯動”,不僅讓産業聚合度更高,同時增強了農村經濟體抗風險的能力。産業更大了,脫貧動能更大了。

截至目前,梅州市272條相對貧困村引進産業化組織423個,帶動或吸納有意願在家勞動的貧困戶7917戶脫貧。建設資産性收益項目642個,參與的貧困戶達11096戶。

平台固根▶▷長效機制助力鄉村振興

廣州市北三環新安服務區,在人流湧動的核心位置,金燦燦的梅縣柚、總養殖周期達到180天的同福雞、富硒的蕉嶺縣靈芝、香糯軟爛的五華高山紅薯等186款梅州市扶貧産品有序排列,這是廣東省内首個高速公路服務區消費扶貧平台——“駐村人 扶貧館”。

“駐村人 扶貧館”今年6月15日正式營業,至今銷售額已達到401.35萬元。“我們要求在服務區售賣的梅州扶貧産品價格,不能比其他地方更貴。”廣州交投集團駐五華縣棉洋鎮竹坑村駐村第一書記岑宇铿介紹,同時要把“駐村人 ”品牌做起來,開更多分店,形成長效聯動。

天河區設立了興甯扶貧産品展銷中心,番禺區、增城區等相繼設立消費扶貧專區、專館、專櫃,廣州在人流密集的商業旺地定期舉辦扶貧産品展銷活動,打造永不落幕的展銷會。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共幫助梅州銷售扶貧農産品26億元,其中銷往廣州9億元,帶動貧困戶71784人。

不僅是農産品,廣州市努力推動梅州貧困地區建設更大平台,産生更強推力,實現從脫貧到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規劃面積76.1平方公裡的廣州(梅州)産業轉移工業園(下稱“廣梅産業園”),成為穗梅産業共建的主戰場和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主引擎。

漫步在廣梅産業園,左邊長滿野草的小土丘和右邊雄偉氣派的辦公大樓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地區的嬗變如此鮮明。歐陽可員介紹,“2020年1月至10月,穗梅産業共建累計引進産業項目6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包括廣藥、廣汽在内的廣州八大國企已經全部入駐,為了幫扶梅州,廣州把自己的家底都搬過來了。”

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市,不僅使數萬群衆脫離了貧困,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為地區留下更有力的黨組織、更具實力的産業以及帶動能力更強更持久的平台,讓緻富門路更寬、更廣,讓地區發展後勁更大。如今,272條省定貧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537元,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1元,比2015年分别增長1.4倍和2.8倍,比2020年省考核目标分别高出39%和51%。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