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歸隐田園,詩歌作品中散發着一股閑适之意,就連讀書他也是“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時不求深徹,隻求讀個大概。陶淵明作為大詩人,如何讀書我們不好置喙,并且他讀書多為消遣,但是我們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識,定然是要将文字理解透徹。
随着社會環境的變遷,文化在曆史中也不斷發展嬗變,很多字詞的含義,在如今也發生了變化,因此今人在閱讀古代文章時,看到一些詞彙,很容易将其理解為現代釋義,以至于對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産生了誤解。
若是一些古代散文還好說,有大量的信息參考,能夠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而且個别字的理解錯誤,也不會産生很大的偏差,但對于短小精悍的詩詞來說,一個字的釋義錯誤,導緻的結果可能是對詩意産生截然不同的理解,這也是古人寫詩,為何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莖”之說。
例如“洞房”一詞,如今多指新婚夫婦的居室,或者可以用作動詞,然而古代還有另一層意思,即“深邃的内室”,其來源于《楚辭·招魂》:“姱容修态,絚洞房些”。并且,這種含義在詩詞中十分常見,如果不理解“洞房”的另一層含義,在品讀詩詞時,定然無法理解真正的詩意。
我們在解讀詩詞,總是習慣用字詞常見的釋義,去解讀詩句,再如杜甫“白頭搔更短”中的“短”字,很多人都解釋錯了,此句出自《春望》,我們先整體鑒賞下整首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天寶十四載的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變,其勢如破竹,在次年六月攻破潼關,唐玄宗聽聞後,丢下長安逃往蜀中,在半路上,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是為唐肅宗,杜甫聽聞,将家人安置好後,便前往投奔,沒想到卻被叛軍俘獲給囚禁在了長安。
此時的長安,已經不再是昔日開元盛世所呈現的繁華面貌,隻有叛軍肆虐的一片狼藉,杜甫目睹蕭條之景,十分悲痛,在無限感慨之下,他寫了這首詩。
首聯圍繞一個“望”字,叛軍攻入長安,皇帝帶着文武大臣倉皇逃竄,可謂國之不國,但是山河依舊在,依舊是春天,但是那個熙熙攘攘、遊人如織的長安,已經變了樣貌,隻有草木在肆意的生長,顯得有些沉寂和荒涼。正如司馬光所說,“山河在”,則是無餘物,“草木深”,則是無餘人。
杜甫感懷之餘,見到盛開的花朵,不禁落葉,聽到清脆的鳥鳴聲,卻感到心驚,越是美麗的景象,越加令杜甫感到傷心。同時還可以理解為:原本無情的花鳥,也似有了情感,見到衰敗的長安,花兒濺淚,鳥兒驚心,它們在孤獨地傷懷家國破碎。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
前四句感國度淪陷之痛,後四句則是感親人離亂之悲,因為戰争的原因,各地之間消息的傳遞都十分苦難,一封普通的家書,都價值萬金。這既體現了戰争的破壞性和殘酷,也體現了人們思念親友的那種迫切和關心。
最後一聯的“短”字,很多人理解為長短的,其實這裡應作“短缺”之意,形同頭發則是稀疏之意。頭發本因愁苦而變白了,白發又因悲痛被搔得更稀疏了,以緻于連發簪都無法插上,由此可見杜甫的心情。
此詩體現了對國家的熱愛,對家人的眷戀,氣脈貫通又顯起伏,情感濃烈而又不空泛,内容豐富又不顯冗雜,對仗嚴謹而不失流暢,這種情感、境界、詩藝的三重結合,最終成就了這首千古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