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洲之一,南美洲是非常多野生珍稀動植物的家園,因為這裡有世界上最大雨林——亞馬遜雨林的庇護,使得非常多的動物能夠在這裡繁衍生息。同時,在南美洲最長的河亞馬遜河中也生活着種類非常多樣的生物,其中就有不少魚類。說到魚,在很多人眼中魚類一般都是以水中的水草或者是各種浮遊生物為食,有些比較大型的魚類也會以各種其他的小魚小蝦為食,但是在亞馬遜河中,有一群魚(通常是成群出現)雖然個頭不大,但堪稱是亞馬遜河中殺傷力最強的魚類之一,很多魚遇到它們都會倉皇逃竄,即使人遇到也要小心應對,它們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魚。
說到食人魚,食人魚目前主要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的寬闊河流裡,是這個生态系統中食物鍊的頂層物種。食人魚以性情兇猛著稱,而且它的聽覺和嗅覺都比較發達,能夠很靈敏地捕捉到水中微弱的異常響動和特殊氣味,特别是對血腥味非常敏感,水中的其它大部分魚類、腐肉以及落到水中的動物,包括人類,都會招來食人魚前來。所以每年都有關于食人魚傷人的事件發生。
按理說來,這樣一種性情兇猛,又是集體活動“人多力量大”的魚類,應該沒有什麼動物是它們的天敵,所以能夠在河中大量繁殖才對,但奇怪的是亞馬遜河中的食人魚的數量一直以來是比較固定,并沒有出現過泛濫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還是因為食人魚本身的原因。
第一個,活動空間有限制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流速是非常快的。加上亞馬孫河經常爆發洪水,水體湍流速度和濁度較高,對于食人魚的感知能力和活動範圍都會造成限制。而且雖然食人魚的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但其實它們的感知範圍較小,一般就在幾十厘米(太大豈不是能作妖?)。另外,其它魚類在這種嚴酷的生存環境中也會不斷進化,形成了比其它流域更加靈敏的反應能力,警覺性更高,不會乖乖地做食人魚的美餐。所以食人魚不會無限制的泛濫。
第二個,天敵的限制
你以為食人魚沒有天敵?那你就錯了,它們還是有天敵的,而且這種天敵還是我們都聽過的物種,那就是電鳗。電鳗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它們能釋放強大的電流來攻擊獵物或者避險,而且這種電流的電壓還不低,最大可以達到五百伏以上,可不是給你撓癢癢這麼簡單。即使是一群食人魚也要禮讓三分。如果食人魚群進入電鳗的攻擊範圍,稍微一放電,食人魚群不是被電死就是電暈,反而成為其它動物的美食。
第三個,繁殖率低
和很多頂級捕食者存在的問題一樣,食人魚的繁殖率其實是比較低的。與其他的魚類一次性能夠排出幾千甚至上萬枚卵不同,一條雌性食人魚在繁殖期每次隻排出約1000枚魚卵,而且不像其它的魚類直接排在水中,而是必須附着在水裡的樹根或者枝幹上。但是本身亞馬遜河的流速非常快,再加上亞馬孫河流域降雨充沛,經常爆發洪水,附着在樹根樹幹上的魚卵很容易被水沖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魚卵的正常孵化。這也是大自然所做的一種平衡吧。
因為這幾種原因,作為頂級捕食者的食人魚在自然情況下才沒有在亞馬遜河泛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