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南方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
南方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4 04:47:35

南方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立夏蛋:江浙滬地區會吃鹹蛋立夏這天還要吃蛋,叫“補夏”最好是鹹鴨蛋,因為鹹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是夏日補充鈣、鐵的首選“立夏蛋”是立夏當天最經典的食物,吃了可以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等不适立夏蛋可以是煮雞蛋也可以是鹹鴨蛋煮雞蛋的話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着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而鹹鴨蛋則含有豐富的鈣質和鐵質,可以嘗試一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南方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南方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南方立夏吃的傳統美食有哪些)1

南方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

立夏蛋:江浙滬地區會吃鹹蛋立夏這天還要吃蛋,叫“補夏”。最好是鹹鴨蛋,因為鹹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是夏日補充鈣、鐵的首選。“立夏蛋”是立夏當天最經典的食物,吃了可以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等不适。立夏蛋可以是煮雞蛋也可以是鹹鴨蛋。煮雞蛋的話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着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而鹹鴨蛋則含有豐富的鈣質和鐵質,可以嘗試一下。

烏米飯:烏米飯,烏黑油亮,清香可口,由糯米浸入烏樹葉内數小時後燒煮而成。立夏這一天,江南農村人人愛吃。據說,這個風俗源于戰國時期着名軍事家孫膑。民間還有傳說,立夏吃了烏米飯,夏日不會蚊叮咬,還不容易中暑。烏米飯原為漢族民間節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和安徽一帶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

七家粥:浙江農村地區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備了果品餅铒,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嘗三鮮:無錫民間曆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苋菜、黃瓜(一說是苋菜、元麥,蠶豆,也有說是苋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一有說是梅子、杏子、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蛳、河豚、鲥魚(一說是鲥魚、鲳魚、黃魚,也有說是鲥魚、銀魚、子鲚魚)。其中以嘗地三鮮最為普遍。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酥肉的正宗做法和配方
酥肉的正宗做法和配方
1、食材:五花肉150g,玉米澱粉适量,蛋液适量,鹽适量,花椒粉适量。2、五花肉切條。3、放一個雞蛋...
2025-02-04
新幹縣美食
新幹縣美食
1、桔香魚絲:将紅桔皮均勻切成細絲浸泡加工,贛江新鮮的草魚高湯烹制,魚肉搗碎成魚肉泥,再用裱花袋做成拉面狀。桔皮清香爽口,魚肉滑潤營養。2、福鼎牛腩:選材講究,精心挑選最新鮮的黃牛肉,炖牛腩湯底特别講究恰到火候,牛腩酥爛後非常入味,滋味醇厚濃郁。3、炖牛脊骨:主打家的味道,更多是用心選料。做這道菜,選用的是本地貧困戶養的黃牛,挑選肥瘦得宜的牛脊骨,吃到嘴裡,滿是牛肉與彈牙的牛筋。4、籠床菜:籠床菜
2025-02-04
冬瓜薏米排骨湯
冬瓜薏米排骨湯
1、原料:冬瓜、豬排骨、薏米、鹽、雞精、黃酒。2、冬瓜洗淨後,去皮、去籽、切塊;豬排骨洗淨,斬塊;薏...
2025-02-04
西梅是什麼季節的水果
西梅是什麼季節的水果
秋季水果。西梅在每年的8-9月份成熟上市。西梅别名是加州西梅,外形和杏梅十分類似。目前分為四個品種,分别是紅西梅、藍蜜西梅、法蘭西西梅和女神西梅。其中藍蜜西梅一般在8月底上市,而女神西梅比較晚,要等到9月中旬成熟。吃西梅的好處:滋養肌膚:西梅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尤其是維生素A的含量很高,而維生素A...
2025-02-04
正定名吃有哪些
正定名吃有哪些
正定八大碗:在正定縣,一直流傳着用“八個碟子八個碗”款待尊貴賓朋的風俗,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四碗肉分别精選前膀肉、中肋肉、後臀肉、肘子肉,這四碗肉用的肉料不同,每一碗肉都有名字分别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選料為蘿蔔、海帶、粉條、豆腐為主。正定崩肝:正定"崩肝"做法獨...
2025-02-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