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孫圓圓 圖/視頻/通訊員 阿裡木江)眼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焉耆墾區種植的3.3萬畝優質番茄正值采收季。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一張張晾曬床上鋪滿了紅彤彤的即将晾曬成幹的番茄,遠遠望去,火紅的番茄幹如同為大地披上了“新衣”。
“很多人都不知道番茄還能晾曬成幹,但番茄幹早已經發展成為我們當地的‘紅色産業’了。”8月6日,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一團的職工馬永花正在晾曬場上抓緊時間切削、晾曬番茄。
今年,馬永花種植了85畝地的工業番茄,她利用其中40畝地的番茄,晾成幹後進行銷售,除去人工切割和晾曬成本,一畝地可掙4000元。晾曬番茄幹讓她嘗到了“紅色産業”帶來的甜頭。
“一公斤新鮮番茄售價在3毛6到4毛錢,十公斤才3塊6到4塊錢,6公斤番茄可以晾曬成一公斤的番茄幹,一公斤最好的番茄幹能賣到12到14塊錢,算下來比新鮮番茄高6到8倍,我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馬永花為新疆晨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這周邊全是晾曬的番茄幹,這樣的天氣下,大約10天後就可以制成番茄幹。”
在整個制幹工作中,該團做到分工明确,從西紅柿的供運、清洗、篩選、上曬床、切片、消毒,每一項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嚴格把關,杜絕斑黃果、腐爛果,确保番茄制幹的質量。職工們在炎炎烈日下兩人一組,你追我趕,搶時間比進度,呈現出熱火朝天的番茄制幹勞動場面。
兵團第二師二十一團場地處焉耆盆地霍拉山腳下,土地肥沃,适宜種植番茄。該團利用戈壁灘光照時間長,幹燥速度快的特點,大力推廣高附加值的制幹番茄。由于天然晾曬的番茄紅色素和含糖量都具全國之首,深受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外客戶的青睐,在國外番茄幹多被用于拌沙拉、清炒時蔬、做意大利披薩和面包。
據了解,日曬番茄幹最早起源于19世紀的意大利南部。當時,由于沒有任何的保鮮和冷藏措施,番茄也隻是一種時令蔬菜。後來,意大利人嘗試着把番茄對半切開,并像其他蔬菜一樣在屋頂上曬幹,試圖可以保存更久。他們驚喜的發現,這個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随着時間的推進,日曬番茄幹就逐漸傳到周邊其他地中海國家和地區,最為出名的便是希臘和土耳其。再接着,就傳到了美國、中國以及智利等國家。
由于獨特的緯度和地理環境,中國的日曬番茄幹集中盛産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焉耆盆地氣候适宜等良好的條件成為番茄幹晾曬的重要基地,利用焉耆盆地優質的加工番茄和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屬于純天然、無污染、低能耗産品,品質上乘,深受國外客戶青睐。
據悉,今年焉耆縣種植的番茄總面積達3.3萬畝,其中除了為當地番茄醬廠供應外,還将晾曬成幹進行出口,主要出口到巴西、意大利、美國、希臘等美歐國家。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