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孔子說: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隻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欲速則不達
論語中欲速則不達:子夏的故事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内)去做地方官。
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隻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隻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于性急圖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
“一天,他終于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拔苗助長
成語啟示:客觀表現出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道理。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尊重自然規律。
再欣賞兩則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到歐洲去賣貨的阿拉伯商人,他的生意挺興隆,他帶去的一馬車的貨物不幾天都賣完了。他 喜滋滋地買了些給家人的禮物裝進馬車,駕車往家趕去。他歸心似箭,日夜兼程,深更半夜他才投店休息;第 二天一大早又忙着趕路。店主幫他把馬牽出馬棚時,發現馬左後腳的鐵掌上少了一枚釘子,就提醒他給馬掌釘 釘。商人說:“再有十天就到家了,我可不想為一顆小釘耽誤時間。”話音未落就趕車走了。
兩天後,商人路過一個小鎮,被一個釘馬掌的夥計叫住:“馬掌快掉了。過了這個鎮可不容易再找到釘馬 掌的了。”商人說:“再有八天我就到家了。我可不想為一個馬掌耽誤功夫。”離開小鎮沒多遠,在一個人煙 稀少的地方,馬掌掉了。商人想:“掉就掉了吧,我可沒時間再返回小鎮了。就要到家了。”
走了一段路後,馬開始一瘸一拐起來。一個牧馬人對他說:“讓馬養好腳再走吧,否則馬會走得更慢的。 ”“再有六天我就要到家了,馬養傷多浪費時間呀。”
馬走得更跌跌撞撞了,一個過路人勸他讓馬養好腿再繼續趕路,可他說:“老天,養好腿得多長時間?再 有四天我就要到家了,别耽誤我與親人見面!”
又走了兩天,馬終于倒下了,一步也走不了了,商人隻得丢下馬和車子,自己扛着東西徒步朝家走去。
結果,馬車走兩天的路程他走了四五天,到家的時間反而比預定時間晚了兩三天,真是欲速則不達。
馬車與商人
猶太商與畫家:倒過來試試!!!畫家說:我畫一幅畫用一天的時間,賣掉它卻要一年!
猶太商說:倒過來試試。花一年的工夫畫,一天就能賣掉。
“一年畫一幅,多慢啊!”
猶太商嚴肅地說:創作沒有捷徑!畫家接受了猶太商人的忠告,最後如願以償。當付出與收獲不理想時,聽猶太商的忠告:倒過來試試。
猶太人啟示:勿太急功近利。勿自暴自棄,眼光放長遠。厚積才能薄發。
總結: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 。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萬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結果反而會離目标更遠。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會好,甚至大失所望,萬不可急于求成。
半部論語治天下,萬世師表(孔子)耀古今
讀盛世經典,參悟人生真谛,一米陽光,半瓢清水,獨坐漁舟船頭,撐起一杆乾坤,坐看江邊花開花落,仰望天空雲卷雲舒,靖談論語(jtlunyu)與你相約一起品讀聖典,啟迪人生真谛,與君相伴,星河璀璨。
題外:感謝你能看到這裡,百家争鳴各有千秋,讀經典巨作,品人生百态。如果本文對你有所幫助請關注與收藏,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做評論言辭之說。一部巨作流傳至今,有其自身閃光之處,取其精華為我們所用才是讀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