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要想健康吃肉,不僅要控制好量,還要明确哪些部位的肉能吃、哪些不能吃!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謠傳,比如蝦頭黑黑的,重金屬超标?雞頭不能吃,十年雞頭勝砒霜?吃雞皮易得三高……這些流言究竟真假如何呢?
相比起豬肉、雞肉、鴨肉等肉類,很多人更偏愛低脂肪、高蛋白質的蝦,而且稍微多吃點也不會膩。椒鹽、蒜蓉、十三香……就算是隻是清蒸,沾點醬油,依然不失為人間美味!
但大家在吃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疑問:蝦頭到底能不能吃?黑黑的蝦線要去掉嗎?搞不清楚這些問題,吃得都不愉快了~
1
蝦頭重金屬超标?
蝦體内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水和飼料,一般來說蝦頭和蝦殼中的含量會高一些,但是隻要是正規飼養的,含量并不會超标。
至于為什麼有些蝦頭是黑色的,那是因為蝦頭是内髒的聚集地,如心、肝、腸胃等,因此也是排洩廢物聚積之所,并非重金屬;另外,蝦頭本身清洗也比較難,所以不吃也罷。
2,蝦中含有大量寄生蟲?
不僅是蝦,其它的水生生物,像蛙、螺、貝殼、魚類等也都可能會帶有寄生蟲,所以應盡量避免生吃水産。但是隻要燒熟煮透,就大可放心食用。
在烹煮這類水産品時,要用100℃高溫燒煮,開鍋後再煮7-8分鐘,直至蝦仁橫截面顔色一緻,則蝦已熟透,寄生蟲也會被殺死。
3,蝦線一定要去掉?
掰開蝦背的時候,會看到一條黑色或青色的線,很多人覺得這是毒素淤積。其實這屬于蝦的消化道,充滿消化物,理論上來說的确不幹淨,建議處理掉;
但如果覺得麻煩,那隻要将蝦完全煮熟,吃下去也并無大礙。
去蝦線小竅門
①從頭部去蝦線:先剪去蝦的頭部,然後扯出蝦腦就能一并帶出蝦線。
②從背部去蝦線:從蝦頭和蝦身的連接處向下數的第3個關節處,用牙簽插入,穿過蝦身。一手拿着蝦身,一手将牙簽輕輕地向外将蝦線挑出來。
③将蝦煮至半熟,剝去甲殼,此時蝦的背肌很容易翻起,就可以很容易把蝦線挑掉。
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都有着豐富的營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吃280~525g的魚有益健康。
但好處多,各種流言也多:魚頭補腦、魚眼明目、魚膽解毒……到底孰真孰假?
1,魚頭補腦?
不少人覺得魚頭補腦是因其中含有DHA,但其實像三文魚、沙丁魚、黃花魚、秋刀魚等,魚肉中也含有不少DHA,而且有些魚頭部的汞含量可能很高,不宜多吃,如:金槍魚、旗魚等。
相比魚頭,魚肉分量更多,所以總體上營養價值更高,因此不用為了補腦專門大量地吃魚頭。
2,魚眼明目?
魚眼中的确含有一定量的EPA、DHA等“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但是它們的含量很少,想要靠吃魚眼起到明目的作用很難。更何況,魚眼的口感并不好,不用刻意為難自己。
3,魚膽能解毒清火?
魚身上連魚鱗也是可以食用的,但唯獨魚膽千萬不能吃,其含有膽酸、氫氰酸等有毒物質,毒性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
若不小心攝入過多,容易在短時間内造成髒器的衰竭,嚴重時甚至會導緻死亡。
因此,在吃魚時必須摘除魚膽,若不慎弄破,一定要沖洗幹淨。
注意:高尿酸血症、痛風人群、出血性患者、肝硬化人群等不宜大量食用魚類。
雞肉中的高蛋白可以幫助肌肉增長,對于在健身想鍛煉肌肉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營養補充;另外其還含有精氨酸,進入人體後,會在體内轉化成一氧化氮,有助于保持血液流通、促進平滑肌舒張,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血壓,因此非常适合高血壓人群日常食用。
那麼雞身上哪些部位能吃,哪些不能吃呢?
1,雞屁股有毒素堆積不能吃?
雞屁股雖然不建議吃,但并不是因為毒素堆積,而是屁股上有兩種腺體——尾脂腺和腔上囊。
前者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不僅口感不好,也是引起腺體阻塞或炎症的部位,不宜食用;後者是淋巴器官,裡面包含着大量未來得及分解的病原體和代謝廢物,也不宜食用。
若是将兩種腺體摘除幹淨,雞屁股也不是不能吃。
2,雞脖有大量淋巴不能吃?
雞脖子上的确有大量淋巴,但多分布在皮下,而非脖子的肉上,所以隻要将皮去掉,雞脖子也是可以吃的。
3,雞雜含重金屬?
像雞胗、雞肝、雞腸等都會直接接觸食物或者代謝産物中的有害物質,因此有害物質殘留的可能性比雞肉要高,但偶爾吃幾次還是可以的。
況且,營養學家表示:雞胗是雞身上脂肪最少的部位,又富含鈣、鐵、鋅等營養素,每天可食用300mg;而雞内金是中醫常用藥,健胃助消化效果極佳。
注意:雞皮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肥胖、三高或減肥人群都不建議食用;雞湯中的脂肪、嘌呤含量高,腎功能較差、高尿酸、高血脂人群要少喝。
吃肉不僅要注意部位,另外還要控制用量。建議大家日常食用以白肉(雞鴨魚蝦貝類)為主,每日攝入75~100g;紅肉(豬牛羊肉)為輔,約50~75g,相互交替搭配吃,保證營養的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