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高度敏感的人嗎?又或者你會有同樣的感覺?
總是很在意别人的反饋和臉色,如果氣氛變冷,總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受歡迎;總是想東想西、患得患失;同樣的情緒,别人五分鐘就過去了,你總是越想越氣……
每個人都面對着不同程度的壓力,而天生敏感的人,則會放大這種壓力,他們每天都可能生活在别人的陰影中、作繭自縛。
如果你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心比身體更累、常常因為一件小事就睡不着、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甚至因此而不願意開始做一件事,那麼你最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就是情緒的“鈍感力”。
《情緒鈍感力》是一本心理自助書籍,作者認為,情緒過敏會讓你變得脆弱,而鈍感是一種力量,能讓你更加有韌性。
保持情緒鈍感力的關鍵,就是“不要什麼都往心裡去”。
加藤谛三|人民郵電出版社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曾說,“人間地獄”可以分為“現實的地獄”和“心靈的地獄”兩種。當你過于重視别人的評價而輕視自我的感受時,你就陷入了“心靈的地獄”。
那麼,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是完美的,為什麼還會不自覺地輕視自己、被别人的評價所困呢?
通常來說,高度敏感背後,有兩大原因。
第一,每個人在成長的各個階段都要解決不同的心理問題,但是有的人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卻選擇了逃避。
那些沒被解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能夠觸動你的情緒按鈕的東西也越多。别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者一些難以預見的意外,都會觸動你内心深處的“舊傷”。
第二,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聽到很多負面評價,而他又沒有能力應對這些負面評價,就會以為這些聲音是真的。
這些來自同事、領導、老師,甚至是家人的過多的負面評價,是成長的“攔路虎”,它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内耗之中,對外界的風吹草動過分關注。
在你小時候,也許聽過這樣的話:“那個人比你優秀多了,和他一比,你啥也不是,你怎麼這麼失敗啊?”
這些聲音就像一根刺,紮在你的心裡,你的頭頂仿佛有一個雷達,四處搜尋證明這句話的證據。
一件事情沒做好,“果然我總是這麼失敗”。
事實上,正是這些信息讓人變得脆弱而敏感,隻是那時候你不知道,對方說的并不等于真相。
主觀認知中的所謂“事實”,和客觀上的事實是有區别的。
工廠一些流水線上,每個人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量都是一樣的,但是一天下來,有的人覺得這份工作很累很辛苦,有的人則認為是輕松的好工作。
同樣的“客觀事實”,每個人有不同的主觀評價,被任何一個人的主觀評價所困擾,都是得不償失的。
對不必要的情緒脫敏,保持鈍感力,你至少會獲得四大好處:
遲鈍一點,身體會更好。
對于身體而言,鈍感就像一個人的免疫力。同樣的感冒病毒,免疫力低的人感冒好幾天,而免疫力強的能完美躲過。
敏感的人,想得多,心裡裝的事情多,睡不好,一點點聲音都讓他無法入眠;而心裡不裝事的人,即便身邊的人大聲說話,自己也能酣然入睡。
作家渡邊淳一就發現:“那些高齡而健碩的人,基本上都不聽别人講話。偶爾聽上幾句,也是聽聽就過去了,這種情形可稱為自我中心主義,也可以說是孤芳自賞……
不過正是這種不太計較别人言語、不聽别人講話的做法,才是保持健康的秘訣。”
馮唐曾提出不得癌的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臉”,說的同樣是一種鈍感力。
遲鈍一點,心情會更好。
我們身體裡有一種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讓血管變窄,情緒緊張,血壓上升,副交感的作用則正好相反,它能使血管舒張,情緒放松,血壓降低。
一定的鈍感力,會血管處于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中,也就是讓人身心放松、平和,從而讓血液更加暢通,保持身體健康。
遲鈍一點,會更成功。
黃渤在成為票房、口碑俱佳的一線演員之前,曾在北京靠唱歌維生。
那時候他沒有名氣,顔值和其他歌手相比也略遜一籌,觀衆常常起哄:“下去,下去……”
他沒有因為敏感而生氣,而是緩緩地走下台階說:“好的,我真的下來了,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一首《喜歡我的人都好運》。”
後來得到電影試鏡的機會,導演也質疑他說:“誰讓你來的呀,這不胡鬧嘛,這哪能行。”
這些聲音都沒有阻止他繼續争取機會,才有了後來的成功。
保持鈍感,不害怕批評甚至是嘲諷,才能讓你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遲鈍一點,會更幸福。
相愛容易相處難,把一段關系推向不幸的,往往是生活裡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斤斤計較、針鋒相對,小事就變成大事。
擁有鈍感力,家人之中就至少有一個人能對做到大度包容,從而互相影響,減少沖突。
其實,人不是天生敏感或者鈍感,這取決于我們面對問題時的歸因方式。
敏感的人喜歡向内歸因,也就是歸因于自己。
伴侶忽然冷淡,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同事一起吃飯沒有叫自己,是不是我不太合群?
領導開會時候的訓話看了我好幾次,是不是在暗示我做得不好?
而鈍感的人喜歡歸因于外界,“兩個人吃飯,他忽然沉默,大概是有什麼煩心的事吧”;“領導發了那麼大的脾氣,自己也遇到了難題吧”。
要從敏感模式切換到鈍感模式,書中提出了四個方法。
一是往好裡想,給生活加點甜。
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凡事靠自己,别依賴任何人。學會認清自己,學會表達真實的自己,活出自我。
二是避免情緒内耗,給自己的快樂做減法,學會翻篇,讓過去過去,原諒了别人也等于放過了自己。
三是擺脫“求關注”思維,讓内在自信成倍增長。
懂得人活着的價值不在别人眼裡,而在自己心中,我們不必刻意追求别人的關注和認可。
四是消除負面信息,拒絕負重前行。
客觀看待自己,你不必成為别人眼中的“最好的人”,卸下僞裝,輕裝上陣。
尼采曾說:“無須時刻保持敏感,遲鈍有時即為美德。”
具備不為小事所動搖的鈍感力,才能讓你的能力得以發揮,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别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