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農民工工資比例?原标題:門前栽植“搖錢樹”,利用本地資源開發務工項目(引題)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江蘇蘇州農民工工資比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江蘇蘇州農民工工資比例
原标題:門前栽植“搖錢樹”,利用本地資源開發務工項目(引題)
江蘇濱海5000多名農民工實現就地就業(主題)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偉 通訊員劉義昂)“鎮工會動員參加草柳編織培訓,我學會了這項技術,不愁外出打工,門前就有了‘搖錢樹’。”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正紅鎮的張菊花原本在外地上班,受疫情影響滞留在家。這兩個月,她編織草柳制品260件(套),月收入5000元左右。
不少農民工因為疫情無法外出就業,為此,濱海縣總工會今年2月出台《關于促進滞留農民工就地就業的實施意見》,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引導農民工參與本鎮環境治理工程建設,利用本地資源開發農副産品深加工,發展規模養殖業、編織草柳産品等,促進農民工盡快就業。
“提升職業技能,是促進農民工就地就業的有力保障。”濱海縣總工會副主席徐立才介紹,縣總迅速制定了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師資力量,确定參訓人員名單,采用“短、平、快”方法進行培訓。“短”,培訓時間5~7天;“平”,強調實用性,力求立竿見影;“快”,在1個月内完成滞留農民工培訓任務。
通榆鎮滞留農民工陳紅英,通過培訓學會了廚師手藝,和另外兩人合夥開起了小飯店。為拓展業務,還提供家宴服務,僅3月每人收入就達6000餘元;濱淮鎮是何首烏種植專業村,鎮工會組織滞留農民工對何首烏進行深加工,生産首烏片、首烏粉等4個系列産品,促進187名滞留在家的農民工就地就業。
“美化村容村貌,開展環境治理也是解決滞留在家農民工就業的一個途徑。”陳濤鎮總工會主席趙之易說,目前,全鎮有16個河道疏浚工程,鎮工會與工程主辦方村黨總支或村委會溝通協調,在同等價格、質量、進度的情況下,優先讓各個村(社區)工會主席承包,13個村(社區)工會共組織1700餘名滞留農民工參加施工。
濱海縣總倡導全縣工會多渠道融通資金,幫助滞留農民工解決新上項目資金不足的困難。天場鎮滞留農民工尹恒壯發展規模養雞,缺少啟動資金。鎮工會組織4名有擔保能力的工會幹部為其擔保貸款20萬元,使他很快購進了6000餘隻苗雞飼養,實現了自主就業。
據濱海縣總工會副主席趙建友介紹,開展促進滞留農民工就地就業活動以來,實用技能培訓2136人次,融通啟動資金400餘萬元,開發46個務工項目,促進5475名滞留農民工就地就業,有效化解了疫情造成的就業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