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谷丙轉氨酶的标準是多少值
谷丙轉氨酶的标準是多少值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9:15

轉氨酶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化的一類酶,參與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人體内的轉氨酶有很多種,并都可以參加轉氨基作用,其中以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最為重要。谷丙轉氨酶在肝髒中活力最大,而谷草轉氨酶在心肌中活力最大。

谷丙轉氨酶的标準是多少值(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參考範圍是多少)1

不管是谷丙轉氨酶還是谷草轉氨酶,都是通過血清進行檢測。當酶活力高的器官受損時,相應的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導緻血清中的酶活力增強,也就是測量值增高。比如,肝髒疾病導緻肝髒受損,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就會增高,心肌疾病導緻心肌受損,血清中的谷草轉氨酶就會增高。

當然,因為轉氨酶不止存在于一個器官中,而且人體内的所有東西都是一體的。器官之間雖然相互獨立但又相互影響,不一定是該器官的疾病會造成該器官受損。因此,單純地檢測轉氨酶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體内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所謂的乙肝轉氨酶增高也不一定是肝髒有疾病,更不能說明是罹患了乙肝。

谷丙轉氨酶的标準是多少值(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參考範圍是多少)2

一般情況下,谷丙轉氨酶正常參考範圍為0-50U/L,超過50則為升高。但是,谷丙轉氨酶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标,同一個人健康人在一天的不同時候測結果可能都不一樣,熬夜、運動、吃油炸食物、飲酒、感冒都可能造成谷丙轉氨酶升高。所以,不必很精準地去看待這個特異性不是很好的指标,正常人也會超出參考範圍,通過休息、調節飲食就可以恢複。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這個指标,因為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它表現出來。如果該指标大幅度偏高,首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服藥。如果是的話,有可能是藥物引起的可逆性的肝髒損傷,停藥一段時間後就會恢複。然後,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患有肺結核、膽道疾病、肝硬化等疾病。如果都沒有的話,可以和醫生反映近期的生活狀态和身體狀态,看醫生是否建議做乙肝兩對半檢查。

谷丙轉氨酶的标準是多少值(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參考範圍是多少)3

綜上所述,谷丙轉氨酶是參與氨基轉化的酶的一種,在肝髒中活力最強。所以,可以用來反映肝髒的健康狀态,但是其特異性較低,正常狀态也可能呈現出升高狀态。因此,要結合生活狀态,結合臨床,或者結合其他項目檢查結果,才能得出結論。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聯媒體】。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洗牛肚子用什麼東西洗
洗牛肚子用什麼東西洗
洗牛肚子用什麼東西洗?首先就是準備好一把鹽,鹽的顆粒盡量選擇比較大一些的,然後再牛肚的上面反複的搓,拿這種顆粒比較大的鹽搓揉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除掉牛肚子上黏糊糊的液體,因為牛肚,它本身會有大量的髒東西,如果僅僅是用清水沖洗的話是洗不幹...
2025-04-05
傳統文化八大智慧
傳統文化八大智慧
什麼是中庸之道?《中庸》在開篇曾這樣說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遺憾的是,現在大部分人卻把“中庸之道”看作笑料,當作笑柄!他們認為“中庸之道”就是說話兩邊都不得罪,遇事和稀泥,老好人,工作...
2025-04-05
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樣有魅力
跟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樣有魅力
6月3日傍晚,孫紅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我弱弱的問一下,怎麼沒有乘風破浪的哥哥們,瞧不起人嗎?”有網友說:“你是興風作浪的雷雷”讓大家笑岔了氣。不過網友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在《極限挑戰》偷拿村民門口的鋤頭被黃渤打趣“你這人幸虧當演員了,要不...
2025-04-05
治陽萎的煮湯法
治陽萎的煮湯法
芝麻據清代醫家黃宮繡的經驗,陽痿之人不宜吃芝麻,他在《本草求真》中說:“下元不固而見便溏、陽痿、精滑、白帶,皆所忌用。”獺肉俗稱水狗肉。性寒,男子腎陽不足之陽痿者忌食之。正如《本草圖經》中所說:“獺肉,消陽氣,宜少食。”清·王孟英在《随息居...
2025-04-05
荷蘭語的特點
荷蘭語的特點
可能很多人都經曆過這樣的尴尬:明明英語課本上講的,兩個人見面要說“Howareyou”,标準回答是“Iamfine,thankyou.Andyou?”真遇上外國友人的時候,發現人家根本不這麼說啊!不過相對的,在老家學習了漢語的外國人,到了中...
2025-04-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