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析
天馬
(2021年8月25日)
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說“良藥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近來,我對這句“千古名言”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思考。覺得它有許多情不通、理不順之處,随着社會環境變化和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對這句話的認知更有了颠覆性的改變。
這句名言, 首先從邏輯上說,就存在着明顯的誤區,良藥并不見得就苦口,而苦口的也絕不一定就是良藥;同理,“忠言”并不見得就“逆耳”,而“逆耳”的也絕非都是“忠言”。其次從事實上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認真的回顧一下自己,恐怕沒有幾個人是靠着吃“苦口”的“良藥”而祛病祛災、保證自己健康的;同樣,更不會有幾個人是靠着聽“逆耳”的“忠言”才長大,才走向成功的。實踐證明,是不是“良藥”,能不能“利于病”,關鍵在于是不是“對症下藥”,假如你施用的“方子”不對症,即使再苦,也不會醫得好病;由此推理,是不是“忠言”,能不能“利于行”,也主要看是不是有份“善意”,有份“真情”,是不是切中了要害,不懷好意,或者沒有做到“因人而異”,縱然你如何“逆耳”,也同樣對人不會起到任何幫助的作用。
“良藥”、“祛病”,這些都是涉及到醫療技術、醫療科技上的事,咱是門外漢,不去探究,這裡僅就“忠言逆耳”作一點剖析。
古往今來,所謂“忠言逆耳”,從基本含義上說,是指一方以真誠之心、友善良知,對另一方給予幫助和指導,在語言使用上往往含有着“逆耳”的地方。所要說明的是,盡管“逆耳”,隻要是“忠言”,就一定會有利于對方的成長和發展。這種“忠言”,不受身份、相互關系的限制,有可能是父母對孩子,也有可能是孩子對父母;有可能是領導對下屬,也有可能是下屬對領導;有可能是老師對學生,也有可能是學生對老師,當然也包括朋友之間的交流。
然而,我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忠言”與“逆耳”的邏輯關系,還是事實上所謂“逆耳”的“忠言”所起的作用,都告訴我們兩個問題:一是“忠言”與“逆耳”并沒有一種必然的聯系;二是“逆耳”的“忠言”從來就沒有起過什麼好的作用。這裡關鍵是如何認識和處理“忠言”與“逆耳”的關系,認真探索怎樣做才能讓“忠言”不再“逆耳”。
首先,要努力轉變思維方式,建立起“忠言”不再“逆耳”的思維
有很多人的“忠言”所以讓對方覺得“逆耳”,一個根本問題是首先他自己的思維就不正确。這種錯誤思維的突出表現,總是站在自我的立場上來思考和對待問題、對待别人。這裡就有着兩大誤區:一是總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所以老是覺得自己的意見就是“忠言”;二是總想把自己的“忠言”強加給别人,即使是“逆耳”也一定要讓人家去接受。犯這種錯誤的人,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意見正确與否,需要得到對方乃至公衆的認可,得到實踐的檢驗,假如它不正确,那就夠不上“忠言”,就不該讓人家在“逆耳”的情況下去勉強接受。退一步說,即使你的意見真的是正确,那麼,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思維方式,各有各的處事哲學,各有各的活法,你也大可不必硬要将自己“逆耳”的“忠言”強加于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在成長道路上時常發生分歧,有的是孩子想順其自然,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自己的人生不想活得那麼累,而父母卻希望孩子能夠打高分、登高榜,光宗耀祖,出人頭地;反過來,也有的孩子要通過奮鬥,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而父母卻要他們活得輕松一點兒,快樂一點兒。這兩個方面的選擇到底是哪個對呢?是不是父母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意志,要求孩子必須聽從自己“逆耳”的“忠言”呢?我覺得大可不必。在工作崗位上,有的領導希望自己的下屬謹言慎行,“夾着尾巴做人”,而有的下屬卻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偏偏不想把自己僞裝起來,讓自己活得太累。有的領導敢做敢為,勇于擔當,在其位不謀其政,下屬卻建議他“甯可不做事也要不傷人”,實施“無為而治”的“戰略”。領導和下屬究竟哪個是“忠言”呢?是否又有必要去讓對方“逆耳”呢?由此可見,當那些習慣于講“逆耳忠言”的人建立起正确的思維,懂得了理解别人的意志、尊重别人的選擇,就該自覺收回自己那些讓人“逆耳”的“忠言”。
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人總把挑别人的毛病當作“逆耳”的“忠言”。其實,這種人應該正視這樣兩個事實:一是愛挑别人的毛病,本身就說明你自己的思維方式有毛病;二是你挑别人的毛病,并不見得真的起到幫助别人改掉毛病的作用,除了讓人家感到“逆耳”,疏遠相互間的感情,不會收到别的效果。
人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越是那些素質較差的人,越習慣于挑别人的毛病,不是你穿着不得體,就是你說話不中聽、做事不妥貼。而恰恰是那些素質較高的人,總是善于發現别人的優點,并适時給予贊美和鼓勵。在我的朋友圈子裡,有位前幾年在中央級新聞單位退下來的戰友,論身份,論學識,論修養,都遠遠高居身邊人之上,甚至在有些人眼裡簡直夠得上具有相當格局的“聖人”。跟他到一起,聽到的都是他對别人的贊揚聲,這個才氣如何了得,那個人格如何具有魅力。總之,在他的眼裡、嘴裡,别人都是優點。如此反差說明什麼?說明思維方式不同,說明看人、看事的角度不同。兩者相比,我覺得“順耳”的“忠言”更利于人們增強自信,不斷進取,而那些“逆耳”的“忠言”是絕然不會收到這種效果的。
其次,要努力改進進言方式,積極營造“忠言”不再“逆耳”的氛圍
随着社會的和諧進步,人們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都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說“忠言”的人開始研究怎樣能讓它不再“逆耳”,從而讓對方在開心快樂中接受“忠言”,對自己的“忠言”更加心悅誠服;聽“忠言”的人口味開始高了起來,你再說自己如何“忠言”,他也一定要覺得舒服才行,你去“逆”他的耳,決不買帳。所有這些變化,都要求把“忠言”由“逆耳”變為“順耳”。
怎樣才能把“忠言”由“逆耳”變為“順耳”?我想在處理上下級、同事、朋友間的關系中應該注意把握這種幾條原則:一是從思想方法上要多發現積極因素,少看“陰暗面”,多看别人的長處,少找人家的毛病;二是對那些非原則性的問題,要相信别人能夠不斷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對别人身上的小毛病“不必多則指責”,少用那些“逆耳”的“忠言”,多給别人以正能量,少給别人以負能量;三是在“奉獻”“忠言”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不要老是滿足于有一個“良好動機”,滿足于“苦口婆心”,而讓人家承受“逆耳”之苦;四是不管身居何位、身有何能,既然是進“忠言”,就要采取平等的方式、讨論的方式,任何時候都不要強加于人。
包括子女教育,在今天“逆耳”的“忠言”照樣也是行不通的。對此,我在處理與女兒的關系中有着深刻的體會。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我應該說是一個嚴父,“望女成鳳”、“恨鐵不成鋼”的意識十分嚴重。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冷酷多于溫暖、批評多于表揚,女兒小的時候逆來順受,等上了大學,特别是走上工作崗位,慢慢開始不買帳了,對我的“逆耳忠言”或是消極對抗,或是直接争辯。我的一片好心,怎麼就得不到女兒的理解?我認真作了反思,認識到,在處理與女兒的關系上不能老是“逆行”,不能以勢壓人,必須和諧相處,“合作共赢”。退休後,來到孩子身邊,在與女兒朝夕相處中,我一改過去嚴父的面孔,在充分照顧到女兒心理感受的基礎上,對女兒的指導幫助做到了:變一味的批評指責為在肯定成績基礎上指出不足;變事後的“馬後炮”為事前的提示、引導;變居高臨下的說教為平等基礎上的讨論。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大大改善了我們父女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讓女兒找回了自信,增強了内生動力,工作幹得順風順水,在工作擔子繁重的情況下,又在攻讀博士,家務管理、子女教育更是做得井井有條。由此使我想到,為什麼有很多家長盡管整天都在向孩子灌輸那些“逆耳”的“忠言”,可他們的學習、工作,以及個人婚姻大事,都不能讓老子如願?我想恐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逆耳忠言”換來的是“逆反心理”所緻。
實踐證明,不管是工作崗位、朋友相處,包括子女教育,都該盡快收起“逆耳”的“忠言”,努力營造“忠言”不再“逆耳”的氛圍,從而讓“忠言”發揮出更大的潛能和作用。
第三,要努力築牢愛心與良知的基礎,憑着真情善意讓“忠言”不再“逆耳”
世間上何以為“忠言”?我想至少應該具備兩條:其一,要有一片真情和善意作為其基礎性的保證;其二,要真的具有真知灼見的價值。一般說來,具有一定分辯是非能力的人,都會分辯出“忠言”的真僞,即使一時分辯不清,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比較,總能夠搞清楚何善何惡、何真何僞、何對何錯。對那些真正出于善意的“忠言”絕不會感到“逆耳”的。相反,一定會虛心接受、積極采納,使之成為自己前進道路的的寶貴财富。
這方面,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有着刻骨銘心的教訓。還在我剛到部隊當小戰士的時候,身邊有位對我“關愛有加”的老大哥,整天在我的耳邊灌輸“逆耳”的“忠言”,不是内務衛生沒有搞好,就是行為舉止欠端、欠佳,總之,在他的眼裡、嘴裡,我總是一無是處。開始,我把他的話都當作“逆耳”的“忠言”,不斷在自己身上找差距、查不足,并力求迅速加以改進提高。可随着時間的推移、彼此了解的加深,我越來越覺得不大對勁兒,怎麼不管我怎樣努力,在他那裡聽到的從來沒有一句鼓勵的話,總是不厭其煩的“逆耳忠言”,開始懷疑他“忠言”的動機和誠意,沒過多久,在我邁向提幹的關鍵一步,他對我采取了落井下石,雖然他所設計的陰謀沒有得逞,可他“逆耳忠言”裡面包藏着的禍心卻暴露得一清二楚,其“司馬昭之心”,隻是沒有被“路人皆知”罷了。我經過認真思考,終于明白了,原來他的“逆耳忠言”,是企圖讓我在“逆耳”中消磨意志、減弱自信,其最終目的是把我推向“自甘報棄”的深淵,從而為他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由此使我認識到,“逆耳”的絕不都是“忠言”,常常以“逆耳忠言”自居的人,心懷叵測者大有人在。
這件事為我們提供兩點啟示:一是對别人奉送“逆耳”的“忠言”,必須端正自己的良知,以真誠的愛心作為“逆耳忠言”的情感前提;二是分辯“忠言”的首要标準是誠心與善意,離開了這個根本,就不足信,不足取,最重要的是絕不能上那些打着“逆耳忠言”幌子,實則施行騙術人們的當。
社會在發展,觀念在轉變,“逆耳”的“忠言”是到該休矣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