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如今随着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在互聯網平台上得到很多消息,比如對于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商品的評價和看法,就可以去看看它的點評;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教育行業對于流量的把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不僅在教育領域,很多行業都有過“大衆點評”的模仿現象,尤其一些平台創業者為了做商業模式對标,往往會喊出:我們要做某某行業的“大衆點評”!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大衆點評代表了什麼?從平台側看,它代表了一個面向本地商家及個人用戶全面開放的互聯網平台,它是一個O2O的互聯網中介平台;從市場側看,它代表的消費市場主要有兩個顯著特征:高頻消費、小額支付。
大衆點評之所以被各個行業頻繁模仿,主要原因在于它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了典型的供需匹配問題,并且進入門檻不高(但構築壁壘的門檻很高);大衆點評依靠聚集的龐大本地資源,為個人提供各類生活服務,同時為商家提供營銷服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互聯網平台典範。
這種供需匹配帶來的問題幾乎在各個行業都存在。因此,“大衆點評”的模式被移植到各個行業領域。成功與不成功案例均有,教育領域的O2O平台屬于後者。
而無論是什麼行業的平台,最終都是一門生意,甚至再通透點,就是一門流量生意。那麼,今天我們就從流量的角度來分析這個話題。
01 教育平台的流量變現邏輯如果從創業的角度,用“流量生意”這種簡單粗暴的商業化解釋,其實并不符合很多創業者的初心。以教育O2O平台為例,我們能夠看到的資訊報道往往這樣寫(做個簡單模拟):
我們的平台,首先把好優質資源關,為入駐的各類機構、師資提供資質認證,保證課程質量;其次為孩子建立标簽庫,比如固定标簽:性别、年齡、地理位置、興趣方向等,甚至還會有動态标簽,比如:學習成果跟蹤、教師評價值等;而平台正是通過将優質教育資源與孩子進行智能匹配,解決孩子的“選課難”問題,同時解決機構的“招生難”問題。
這就是典型的平台思維,并且從市場需求以及平台目标來看,都是很完美的商業模式,也很容易将創業者的人設融入其中。
那麼,為什麼有如此完美的商業構思,甚至很多公司還有資本加持,卻沒有真正産生一個獨角獸級别的“教育點評”?
在這裡我們從流量生意的底層來尋找答案。
回到教育平台本身,因為平台自己不售賣課程,平台就是做了一件聚集生源(互聯網叫作搞流量),然後提供給機構的事情(互聯網叫作賣流量)。直白點,就是幫機構招生,或者有的平台是服務老師,幫老師招生。
那麼,平台生意的邏輯就很簡單了,就是販賣流量。我們隻需要梳理出流量生命周期的售賣邏輯,并評估可行性,就能夠知道這個流量生意能不能做成。
每個流量的背後其實是活生生的用戶,我們結合用戶(流量)行為階段來看一下流量售賣的MVP邏輯:
用戶行為:浏覽——>點擊——>報名
流量售賣:CPM——>CPC——>CPS
用戶行為分為了三個階段:浏覽、點擊、報名。在不同的階段,流量的售賣邏輯是不一樣的。
其實在用戶進入平台浏覽之前,還有一個階段是用戶獲取,這裡會有用戶獲取成本(CAC)。大家都知道,在産品商業化中,CAC經常與LTV(用戶生命周期價值,即用戶在一段周期内給平台帶來的收益)放在一起講。
一般認為:LTV>CAC的時候,産品商業化是可行的,否則就沒有意義。下面我們來看下教育平台在産品商業化上的表現。
1. 第一階段:用戶浏覽
即用戶進入教育平台之後的浏覽行為,典型的浏覽行為是檢索各類教育資源(課程、機構、老師)。
那麼在這個階段流量是怎麼變現的呢?平台就是為各類教育資源打廣告,做推廣,賺取廣告費,收入邏輯可以簡單表達為:
廣告收入=用戶浏覽量(PV)*eCPM
注釋:eCPM即每千次展現的收益
教育行業有兩個典型的消費特征:一個是大額低頻、另一個是周期性。
教育領域的消費跟日常消費還是有區别的,我們可以一天吃三頓飯,但作為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基本上一年也沒有幾次;同時教育消費也帶有周期性特征,尤其是K12領域,我們能夠看到的教培機構營銷活動往往都帶有典型的季節性特征,比如春招、秋招、暑期班、寒假班等。
教育行業的以上兩個特征,讓平台很難産生可觀的DAU,且用戶的目的性檢索也讓PV偏低,這使得平台制造的流量規模(即總體浏覽量)偏低。同時,因為教育消費的低頻性以及一些固有的教育消費因素影響(比如對名師的追捧),讓教育平台很難産生網絡效應,這導緻很難塑造一個成熟的平台品牌,使得平台獲客的邊際成本無法長期有效性降低。
因此,如果僅從這個階段的流量變現來看,好不容易獲取的用戶(CAC),如果隻創造了很低的廣告收益(LTV),商業化顯然是行不通的;并且對于教培機構來講,營銷預算在此類教育平台上的消耗效率也很低。因此,能夠看到幾乎很少有教育平台在這個階段賺到錢。
可以跨行業做個類比,比如抖音獲取一個用戶,這個用戶成為抖音穩定的DAU後,給抖音帶來的廣告收益是很高的(可以看我過往文章);因此,這裡有個題外話,互聯網本質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你免費用别人的産品,雖然沒有直接跟你收錢,但你的注意力卻被販賣了。
2. 第二階段:用戶點擊
我們接着來看這個階段,其實“用戶點擊”是“用戶浏覽”的行為延續。收入邏輯可以類似的表達為:
廣告收入=用戶浏覽量(PV)*CTR(點擊率)*eCPC
注釋:eCPC即預計每次點擊的收益。
這裡即使換成了CPC售賣,跟CPM并無本質區别,仍然無法改變流量規模對于整體廣告收入的制約。結果就是,教育平台在這個階段依然很難賺到錢。
這裡我還想說下變現效率的問題,前面内容提到,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選課體驗,平台會建立優質的教育資源庫,同時為孩子建立靜态與動态的标簽系統,并最終通過AI算法來進行智能匹配。
表面上,這一系列的操作提升的是用戶選課效率,但從商業化角度,它提升的是流量變現效率。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隻單方面提升變現效率,而沒有流量規模的支撐,會不會帶來營收增長呢?從行業實踐來看,在沒有平台規模化流量與大數據的加持下,AI算法對于教育平台的商業化增長效果是很有限的。
3. 第三階段:用戶報名
最後,用戶在各種權衡對比之下,終于下定決心通過平台報名了,并且完成在線繳費。而大部分教育平台都會在這個階段重點實行商業化變現,典型的就是學費收入分成。如果從流量變現的角度,就是CPS廣告收入。
廣告收入=用戶浏覽量(PV)*點擊率*報名率*客單價*分成比例
其實大部分教育平台一開始就想好了這種變現模式,因此典型的操作就是,前期教培機構免費入駐,甚至很多拿到融資的平台還會通過發放補貼的形式幫助機構獲客(招生),為的就是最終把這個收入公式跑通,把機構留下來并且能夠進入到收費階段。
我們知道教培行業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但為什麼很難有一個平台能夠真正規模化跑通,至少能夠達到獨角獸的級别?
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前端的流量制造能力制約了流量規模,這使得即使後面有AI算法以及各種運營手段來提升變現效率,但對于平台通過CPS來變現的整體營收助力有限;當然也可以通過資本手段短期強勢拉升流量(比如發放補貼),但因為消費頻次的原因又很難保證用戶留存率。
第二:開放機構入駐進一步稀釋了單位流量,此處的單位流量是指平均到單個機構的流量,比如平台吸引了1萬個用戶,10家機構進行轉化與100家機構進行轉化,後者單個機構獲得的流量肯定是少很多;這種情況在其他行業平台肯定也存在,比如淘寶,但在教育平台的稀釋效果會更加明顯,因為很可能機構入駐後一個學生都招不到,這很大程度會影響機構跟平台進行CPS合作的積極性。
第三:教育O2O平台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線下跳單。本地化教培機構之所以入駐平台,主要目的就是從平台引流,來擴充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一個用戶的首次消費可以通過平台進行,但很難保證用戶複購(續費)依然發生在平台,這會嚴重影響平台CPS流水。
以上原因綜合下來,使得CPS變現模式也變得非常不可控。
正是因為在流量變現的底層存在諸多問題,但大部分公司又沒有十分有效的手段來解決,才導緻真正成功的“教育點評”始終沒有出現。
02 教育平台的轉型邏輯在追逐“教育點評”的征途上,倒下過太多的公司,有的公司已經轉型,也有的公司通過各種整合業務來勉強維持;此處,我們來重點分析一下這個領域的轉型邏輯。
從平台流量變現的角度,一般會區分為兩類變現業務:一類是廣告業務變現,一類是增值業務變現。
市場一般認為,隻要找到合适的增值業務,消耗同等流量帶來的收入要比收廣告費高,而增值業務的出現往往正是為了提升LTV。
這麼理解可能還不直觀,我們來舉個例子:
一個教育平台帶來100個流量,最終有10個人購買了機構課程,客單價是1000元。那麼,如果按照20%的CPS收入來算,平台的收入是:10*1000*20%=2000元,也就是說平台賺了2000元,機構賺了8000元。
因此,有些公司就會想,我費這麼多功夫搞來流量,但就賺這2000元還不穩定,為什麼我不嘗試去賺這8000元?從平台的角度,一旦進入這8000元的業務範疇;比如直接提供教育課程給用戶,就相當于拓展了廣告以外的增值業務,收入顯然要比廣告高。
于是,整個流量變現邏輯就改變了,相當于變現方式做了進一步延伸:
CPM——>CPC——>CPS——>自營教育業務
這還沒有結束,有公司很快就會發現,從流量變現效率的角度,自營業務之外的任何前置變現環節的出現都會拉低變現效率,因為一定是自營教育業務帶來的收入更多。且看下面的公式:
流量變現效率=總營收/總流量(DAU)
因此,轉型要徹底,不做平台了,我們轉型去做自營教育品牌吧!這就是從教育平台成功轉型為教育品牌的核心邏輯,比如:跟誰學,這家公司最早其實是一家O2O教育平台。
當然實際轉型細節要比以上分析複雜的多,互聯網教育品牌也涉及到各類資源整合,此處不展開。
此外,還有很多不太成功的轉型業務,比如在獨立平台之外,再為機構提供各類增值産品,比如招生工具、運營工具等;但因為這些工具均基于機構私域價值,給平台公域流量帶來的價值加持有限,無法根本性改變平台性質。
03 延伸思考分析以上轉型邏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育平台都要去做自營教育品牌,在平台化的方向上也并非全然沒有規模化的機會,這非常考驗創業者對于教育品類的定位以及圈層消費趨勢的把握。
而延伸到整個互聯網行業,在互聯網巨頭生态中存在的教育類平台(嚴格意義上說是頻道);比如大衆點評/美團、支付寶/口碑等平台的教育闆塊,因為承接了大平台的高頻規模化流量,反而跑通了整條變現路徑。
并且此類平台的增值服務進一步延伸到私域價值,從公域價值來賦能私域價值,比如支付寶為入駐機構提供的各類私域經營工具,就會讓整體2B服務價值獲得提升,增強機構粘性。
而作為獨立經營的教育賽道平台,在思考如何創造用戶價值的同時,必然要同步思考真正能夠規模化的商業模式,已然有公司在繼續探索實踐的路上。
#專欄作家#
作者:木一;公衆号:商業化VIEW,定期推送商業化研究報告。《從零開始打造商業化産品》作者。
本文由 @木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