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即将召開的G20峰會上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已經表态将要出席,俄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一方面來說,普京是全球20大經濟體之一的領導人,前來參會是正常的;但今年由于俄烏沖突影響不斷擴大,再加上G20很多都是西方國家,有俄媒擔憂他出席将會成為衆矢之的;在這個讨論經濟與發展的會議上,如果因為俄烏沖突的立場問題鬧得會場混亂不堪的話,這屆峰會就非常“不光彩”了。
另一位領導人澤連斯基可以算是“不請自來”。烏克蘭原本在20國集團中沒有一席之地,不過從3月份開始西方國家就一直策劃他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會議。澤連斯基出席對西方的好處很大,涉及俄烏沖突問題上烏克蘭是絕對傾向于西方國家的,能在其他對俄不制裁不譴責國家面前維護歐美立場的“正确性”;但如果他和普京在會議上碰面的話,雙方不免會發生各種摩擦,這讓很多人擔憂是否會影響會議過程。
3日,情況突然出現了變數: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G20峰會,那麼他就不去了。他聲稱最近再次被主辦方邀請,但還有幾天時間,烏克蘭需要再觀望一下決定是否前去。這個“幾天時間”指的是出席的最後日期,目前普京仍然沒有決定他是否出席峰會,澤連斯基看起來要等普京決定之後再行動。這裡有一個細節:3月份俄媒曾報道普京即将出席G20領導人會議,後續到8月份該消息又變為“不确定”,現在仍然沒有更新。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導人是否出席峰會對議程有很大的影響,或是決定整個會議是否“俄烏沖突化”的關鍵;如果在俄烏沖突争論上花費太多時間的話,會議将變得失去意義,所以有猜測認為普京可能是出于這點原因考慮,有派遣代表前去的想法,這樣會降低會議“非經濟問題”的讨論程度。假如澤連斯基和普京同台出現的話,甚至會讓現場失控,這都是能夠想象到的。畢竟G20峰會不是專門為俄烏沖突開設的一個辯論大會,西方卻早已經摩拳擦掌要在會議上聲讨俄羅斯,會議失敗或成功不是他們關注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還有,這次澤連斯基表态“普京前去我就不去”似乎是給了俄領導人一個機會,也讓最激烈的“普澤會面”不會出現;一些評論人士認為,澤連斯基去或者不去的問題并不在于他自己的考慮,而在于幕後者給他安排的行程(拜登政府曾為此向印度尼西亞多次施壓)。比如這次G20會議之行是美國費盡力氣為其争取而來的,如果他擅作主張拒絕前往,可想而知會讓西方國家震怒;事情到此隻有一個解釋:美國又一次指示他如果普京前來的話就讓他“回避”,這一決定的目的還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