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景區在瑯琊山林中,距安徽滁州市西十裡。距合肥120公裡,距南京55公裡。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森林複蓋率達90%.有植物153科672種。
這是一位女兒陪八十多歲的母親來遊琅琊山。真是“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路過琅琊山标志石,進到服務台,辦好手續,就可以進景區了。
後院右邊牆上,有一條畫廊,刻有《醉翁亭記》全文,清秀亮麗,看字讀文皆享受,景點很多,不可久留,隻有拍下來回家慢慢品味。
琅琊山誕生了《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所作。歐陽修曾被認為是範仲淹、韓琦等革新派同黨。被貶到滁州作太守,也就是行政長官。《醉翁亭記》是他到滁州第二年(1046)寫的。
有的遊客,站在山下水邊,吟頌《醉翁亭記》,對景閱文,易讀易記易解。他處,可有如此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遊人看山戲水,表達出内心對大自然的親和之情。真是山樂、林樂、石樂、水樂,人樂其中。八方遊客,不遠千裡,或乘飛機,或坐汽車,來尋醉翁,多不為酒,而是為了看樹木繁茂,野花怒放,聽泉水叮咚,禽鳥叨啾。尋找這種難描難繪的樂趣!
《醉翁亭》景區内,還有醉翁亭、琅琊寺、豐樂亭、清流關、龍尾山、龍華寺、普賢庵、鳳凰湖、醉翁亭記壁畫等景點。自駕要早點去,以便好停車,多留點時間上山遊景。年老體弱者則不必每景一覽。
琅琊寺。
亭湖相依,美不勝收。
《醉翁亭記》。據傳“環滁皆山也”,開頭幾字,初稿時,叙四方之山,有數十字,後均删去,唯留此五字。朱子贊為“改到妙處”。
《醉翁亭記》本是散文,卻已詩化。寫一年四季之景,每季僅用一個短句。
《醉翁亭記》,五百餘字,竟用了二十一個“也”字,簡潔叙事,生動寫景,巧妙議論,不離“也”字,此處,、“也”者詩也!散文乎?詩乎?“散文詩”也!
(有些資料是輯其他作品,謝!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