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甯德市市轄區名為蕉城區,原是甯德行政公署駐地縣級甯德市,前身則為甯德縣,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閩國龍啟元年(後唐長興三年,933年)。甯德縣城别稱“蕉城”,因而縣城關鎮就命名為蕉城鎮;甯德縣升置縣級甯德市後,市區設街道辦事處,将蕉城鎮劃分為蕉南、蕉北兩個街道;甯德撤地建市,又将原駐地縣級甯德市改名為蕉城區。市、縣兩級行政駐地命名均得之“蕉城”,其得名緣由,大家自然饒有興趣,都想探個究竟。流行看法認為甯德縣域遍植芭蕉樹,故此得名。可是,芭蕉樹為東南沿海常見樹種,四處可見,閩東其餘八縣市也不例外,照此,豈非都可為命名為“蕉城”?這種不考慮古人起名規則的說法,顯然沒有說服力。從事地方文史工作的研究者也總想方設法另辟蹊徑,以求有個合理解釋。例如有說法認為“蕉城”實為“焦城”,而焦即“礁”,礁石堅硬,因此“蕉城”實指“固若金湯”之意,引用了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記》卷三四《海道一》:“小於島則曰‘嶼’;小於嶼而有草木則曰‘苫’;如苫、嶼而其質純石則曰‘焦’。”這句話為證據(參見謝學欽《甯德的蕉城名字真正的由來你知道麼》,載2017年10月29日《甯德城市資訊》公衆号 )。礁為後起字,固然是借同音“焦”字為用,但這句話的意思是焦(礁)比起島要小,類似于嶼、苫,但又與苫不同,苫為土質,可以生長草木,焦則全為石質,寸草不生,這句話實在無法看出“焦”有什麼“固若金湯”的意思。礁,就是指隐沒海中、退潮露出、不生草木的石頭事實上,甯德别稱“蕉城”,緣于縣城形狀,古人早給過答案了,我們大可不必舍近求遠。從現存文獻來看,“蕉城”一詞最早記載出自清代道光年間甯德儒學訓導劉家謀《鶴場漫志》一書:
邑城倭亂後,西北仍舊歸。東南以濱海,潮汐沖齧,改而曲之。故今城如芭蕉葉式,俗呼“芭蕉城”。
劉家謀絕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依可據,就在乾隆《甯德縣志》卷二所載福甯本州人士林愛民所寫一篇記文裡:
壬戌八月,都督戚公剿橫嶼,始議城築。九月,州守西融夏公汝砺過而歎曰:‘吾屬邑也,福甯達省必由之道也,可苟乎哉?’躬執度圍,袤延五百九十有二丈,揣高厚之址,授以方略:東南潮漲齧城址,宜改曲者若幹。……揭陽林侯時芳莅任……經始于癸亥秋,竣工于甲子冬,規則竣整。
這篇記文原文就是如今矗立于南際公園時芳亭内的石碑《林大尹重城甯德記》,刻于嘉靖四十三年十月,碑文作者林愛民為進士,時任廣東按察司佥事,立碑者為甯邑各界人士。原碑石曆經五百餘年,面貌仍然完好,可謂不容置疑的确證。
由此可知,曆史上甯德縣城西、城北輪廓,一直沒有變化過,而東、南面由于與東湖相連,海流由三都澳東沖口經東湖直抵城下,右沿城池可達小東門登瀛橋下,左城池可達南門德化橋下,海潮吞吐,來來往往。嘉靖四十年倭難,全城夷為平地,史稱“辛酉之變”。嘉靖四十一年着手重建城牆,時任福甯知州夏汝砺設計規模、選擇城址、計算經費,建議東、南面部分城牆改為曲線,以便減少海水沖擊力,保護城牆安全,嘉靖四十二年知縣林時芳到任,遵從照辦這樣一來,甯德縣城形狀就像一枝芭蕉葉了。
這裡不免有個疑惑,芭蕉葉為左右兩角成弧形,而甯德城牆是東、南方向略改造為曲弧,兩者形狀怎會相似呢?甯德城牆雖于1938年國民政府實行“焦土政策”時拆除,但作為城牆遺址的環城路迄今保留完好,從地圖上看,東邊成弧形的正是海潮能到達的小東門地段,從城門設置看,這一地段屬于東城,而從方位看,其實是城牆的東北角,成牆南邊成弧形的則是現今閩東大廣場前環城路一段,尤其是下路下橋前的環城路弧形更為明顯,從城門設置看,這一地段屬于南城,而從方位看,其實是城牆的東南角。這樣看來,城牆兩角正好成弧形模樣。下圖中環城路白表線部分成弧形,可謂一目了然。
不過,也有人以一張依據1943年甯德城關地籍圖整合出的地圖,看不出象“芭蕉葉”的樣子,表示懷疑。
現代地理學的地圖坐标是上北下南,從地圖看,似乎和劉家謀所述有差異。但懷疑者忽略了古人視角,是從位于城區主山白鶴山上、通往省城的白鶴嶺俯瞰,把1943年地圖右轉九十度,從西、東方向看環城,東北、東南為弧形,城内路網像莖葉,西門外像柄,不正是一張活脫脫的“芭蕉葉”嗎?
當然,蕉城得名于甯德遍種芭蕉樹這一說法并非不可兼容。時至今日,城外郊野芭蕉樹亦往往可見,何況當日?吾邑人民以目之所及蕉葉名己日常仰居之城,豈不正是《周易·系辭》所謂“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取象原則?
來源:新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