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聖人、賢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聖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人總是不多,因而一較普遍的、較易至的、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與追求。
一、君子有三立
古人雲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立德,如果是一棵樹,那他就是主幹。立功,如果是一棵樹,他就是花和果實。立言,如果是一棵樹那他就是種子,傳下去。
立德(做人),我想就是有比較高的道德修養,比較強的人格意識。這是人生立命的最基本的東西。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樹,那麼“立德”,就好像是一棵樹的主幹。“立德”貫穿于人生的全過程。堅持學養和修養的遞進,才能完成“立德”。
立功(做事),我想就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具體事情,來豐富、充實我們的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棵樹,那麼“立功”,就好比是一棵樹的花與果。剛才我講立德是主幹嘛,立功就是這棵樹的花和果。
立言,我想就是要用我們自己的思想成果來與這個世界進行交流,豐富我們人類的文明寶庫。“文章千古事”,思想的傳遞要靠文章。如果人生是一棵樹,那麼“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樹的種子。
二、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論語》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 以行。故言則慮其所終,行則稽其所敝.則民慎于言而謹于行。”所以一 個君子說話必定有其道理,他們會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凡事講求合乎禮儀,不随便,每當有所行動,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謂不妄動,動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謠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禮勿言,守口如瓶,不說空話,不講不實在的話.但在該說的時候也必定會 說,因為應說而不說,有失于人;不應說而說,則是失言.要做個君子,必須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義的話,慈悲的話,正義的 話.所以君子不徒用語言,說話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古有名訓:“君子愛财,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君子相當愛惜自己的名譽,對于欲望有所節制,不會貪取妄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會以苟且心态妄想獲利,更不會落井 下石,謀求私人利益,豪取強奪.一個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正義,必定是為民求利,代衆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個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 不會随便,凡事他都會經過再三的考慮:這個行為會傷害到他人嗎?這件事情會對别人不利嗎?想清楚了,他才會有所行動.所以君子的行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說一個修行人,其言行必須合乎「八正道」,所謂八正道,就是要講真實的語言,要起正直的念頭,要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處事,如果能以八正道為原則,也不會有差錯。
三、君子有三樂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君子三樂”,就是指君子的三種人生樂趣。 這段話告訴我們,孟子所說的“君子三樂”指的是這樣的三種人生樂趣: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沒有什麼災病事故,從而得以躬行孝悌,這是第一樂;為人處事合乎道義,上不愧對于天,下不愧對于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獲得内心的安甯,這是第二樂;第三樂是君子傳道、育人所獲得的快樂,即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并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使君子之道遍傳天下、造福社會。
四、君子有三德
孔子說:君子有三德,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容德以儀表形态正君子之形,顔德以表情姿态正君子之姿,辭德以言語聲音正君子之聲。
所謂“仁者不憂”,指導我們以仁厚、寬和的心态面對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其實,類似于今天的市場的景狀,我們在小平去世和人民日報社論的過程中已接受過多次洗禮,隻要我們用淡泊、豁達的态度把每一次起伏看作生命裡曆經陽光風雨的過程,于是什麼情況的發生也掠奪不了我們心中的快樂。支持我們堅韌地完成手頭艱難的工作的是我們心中一直相信雨後會是豔陽天。
所謂“知者不惑”,告訴我們如果把事物的機理了若指掌的話我們将不懼怕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故。這就需要我們在平常的時候對于我們将要實施的行為作最為充分的準備,比如你要買入某一支股票之前至少有必要把上市公司的情況了然于心,于是在變故發生的時候你有足夠的理由告訴自己堅持。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的話,你将是一隻迷惑的蝙蝠在黑夜裡亂轉瞎飛。
所謂“勇者無懼”,絕不是讓我們去乘匹夫之勇。有“智”有“仁”的“勇”才算大勇。“仁”築就胸懷,“智”讓我們有正确理解事物和處理事務的能力,這樣的勇者将是當今市場裡最大的赢家----如果你在投資的話。
五、君子有三戒
孔子,在生活上主張,君子有三條戒規: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鬥;老年時戒貪圖。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句話清楚地指出了人們應按照不同時期的體質特點來養生,即年齡不同,生理、心理特點不一樣,養生方法就應有所區别。
青少年時期,由于發育不成熟,不能早婚,不能迷花戀蝶,沉迷于兒女之情。中醫曆來反對貪色縱欲,主張節欲以養精,藏精而健身。所以“戒之在色”,對“少之時,血氣未足者”是大有裨益的。
中年時,是氣剛任性、好勝善鬥的年齡,所以應平心靜氣,和諧寬容,“戒之在鬥”。
老年時,體力已經虛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譽、地位和金錢。如果貪婪無度,挖空心思地謀取個人利益,就會大傷元氣,損身折壽。
六、君子有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這裡所謂畏就是敬,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隻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這是哲學問題,和宗教信仰一樣。我常勸朋友,有個宗教信仰也不錯,不管信哪一教,到晚年可以找一個精神依靠。但是談宗教信仰,第一等智慧的人有,最笨的人也有,中間的人就很難有宗教的信仰。人生如果沒有可怕的,無所畏懼就完了。孔子教我們要找畏懼,沒有畏懼不行。
第一個“畏天命”,等于宗教信仰,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形态,而有宗教哲學。有一位大學校長說:“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越說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學。”這雖是笑話,也蠻有道理,由此可見哲學之難懂。中國的鄉下人往往是大哲學家,很懂得哲學,因為他們信命。至于命又是什麼?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壞,都認為是命,這就是哲學。天命也是這樣,這“畏天命”三個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這些都是“畏天命”。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到了無所怕,不會成功的。
第二點“畏大人”。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第三“畏聖人之言”,像我們讀《論語》,看四書五經,基督教徒看聖經,佛教徒看佛經,這些都是聖人之言,怕違反了聖人的話。
七、君子有三愆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
一是沒到發言的時候就開講,這叫“躁”。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有的人生怕遭到冷落,或者怕被認為沒文化,或者為顯示自己博學,常常不等人家說完,就貿然插嘴,令主講者不得不中斷思路來回答問題,以緻常令主講者找不回思路而無法收場。
二是該說話的時候不說話,這叫“隐”。這種情況較為少見些,但也不是沒有。這種人往往多少有點心理障礙,或者是自閉症患者,屬于不大适應社交或者是有社交恐懼症的一部分人。由于錯過發言的機會,其觀點、立場、意見、智慧、風度、氣質都無以表現,所以這種人多數會逐漸被邊緣化,最終淡出社交圈子,成為茕茕獨立形影相吊的孤獨者。
第三種情況最可怕,叫作“瞽”——俗語叫沒長眼。談話不看對象,不注意對方的臉色,不管人家愛聽不愛聽,不管是否觸到人家的痛處,隻在那裡自說自話。這樣的談話,百分百的失敗。遇見這樣的談話者,客氣的人會忍耐,或作轉移話題的嘗試;不客氣的也許會拂袖而去,或者幹脆下令逐客,掃地出門。
八、君子有三态:“望之俨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俨然”是指偉岸高大的樣子,就是看上去很一本正經,很嚴厲;“即之也溫”,指的是跟他打交道後發現他挺好,很有人性,也很通情達理;“聽其言也厲”,意味着說話都說到點子上,很有力量,而且不能夠違背。
九、君子有九思。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