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中醫兒科 趙骞
編輯 | 郜冰蕙
“大夫,我家孩子地圖舌,用不用治治”,在中醫門診隔三岔五總會有聽到這樣的問題,關于答案,先不着急,我們還是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地圖舌”。
地圖舌,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因其表現為舌背上出現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狀的紅色光滑區,周圍白色界限清晰,形似地圖而得名,由于其形狀、範圍經常變化,又被稱為“遊走性舌炎”。本病病程可達數年,大部分患兒随年齡增長自愈,少部分持續到成年,且大部分患者沒有自覺症狀,如果舌部病區較大者,可能會對辣、酸的食物比較敏感,會有輕度燒灼感或刺癢感。
我國傳統醫學中将地圖舌稱為“花剝苔”,認為多與胃之氣陰不足相關,現代醫學中,對地圖舌的病因有很多的研究,總結起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可能與一些疾病如胃腸道功能紊亂、過敏性疾病、銀屑病等相關;
(2)可能和溝紋舌(裂紋舌)相關;
(3)可能和鋅缺乏有關;
(4)可能和精神壓力有關;
(5)有一定的遺傳傾向(部分患兒的父母也曾患地圖舌)。
雖然相關研究很多,但還沒有對本病的病因有個定論,這時就回到開始的問題了,地圖舌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首先,從西醫的角度,見到有地圖舌的患兒,要明确是否具有上述的疾病因素存在,如果存在就要加以消除,但如果單純的地圖舌,大部分可以不用特殊治療,局部表現明顯的可以外用金黴素魚肝油、口服B族維生素。
從中醫的角度,舌診是中醫師判斷病情的工具之一,地圖舌(花剝苔)在中醫臨床上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幫助評價一些疾病的虛實程度、發展預後。單純出現地圖舌的小朋友,如果沒有原發疾病,也沒有食欲不好、自汗、大便稀溏或幹燥、反複呼吸道感染這些表現,不一定需要積極的藥物幹預。
總之,不管中西醫,對于地圖舌的認識、解釋也許不同,但總的處理原則是一樣的,如果孩子出現了地圖舌,但是沒有其他的表現,家長朋友不要恐懼焦慮,也不要自己根據網上的意見盲目吃藥,可以先咨詢一下口腔科和中醫科的大夫,看看需不需要處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