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蒲垚磊 發自東京
劉虹展現運動之美。
這屆東京奧運會,有很多老将完成了自己的謝幕演出,他們用各自不同的故事诠釋着競技體育的魅力,34歲的劉虹就是其中的一位。
8月6日下午,東京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在劄幌大通公園舉行,衛冕冠軍劉虹拿下銅牌!
對于這位奧運會的“四朝元老”而言,這枚獎牌所承載的意義和價值,已經不需要用它的成色來定義了。
劉虹(中)在比賽中。
裡約奧運會後毅然退役回歸家庭,因為熱愛選擇在女兒出生後不足一年就回到賽場,經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後最終重回巅峰……
如今的劉虹,帶着“媽媽運動員”的頭銜站上賽場,邁出的每一步都不止是為了勝負。
就如她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所說,“體育競技不僅僅是運動員為國争光,它應該和更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快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複出,隻為超越“過去的自己”
“我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真的做到了‘超越過去’。”這是劉虹在出征東京奧運之前對澎湃新聞記者所說出的一番總結。
如今,她如願站上了東京奧運會的領獎台。但從退役到複出,一路走來,或許之後劉虹自己才真正知道,她所經曆的一切有多麼苦。
裡約奧運會,當劉虹以1小時28分35秒赢得金牌之後,劉虹選擇了淡出賽場,結婚生子,人生的重心原本開始向家庭傾斜。
就當大多數人開始尋找女子20公裡的新“女王”時,劉虹又重披戰袍,站上賽道,原因簡單而樸實——割舍不下對競走的愛,并還希望再次“超越自我”。
當她在今年3月份的全國競走錦标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上刷新了最好成績并且拿到了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時,劉虹感到非常滿意,“隻有超越過去才能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确的,自己的選擇是成功的。”
劉虹裡約奧運奪金。
但在那些贊美、掌聲和肯定背後,劉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劉虹決定複出時,她已經32歲了,對于國内競技運動員的職業壽命來說,這無疑是“老将”的年紀。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劉虹已經有兩年沒有系統訓練了。
“媽媽運動員”的恢複訓練,要比一般人艱苦得多,光是斷母乳和減肥就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更何況劉虹在當時由于剖宮産,遺留的腹痛并未完全消除,腹直肌分離尚有一指以上的寬度,同時肌肉水平衰退嚴重,體重達到56公斤左右。
不過,這些客觀困難沒有吓退劉虹,從起初三個月的瑜伽訓練和少量跑步機競走,到後期的高原訓練,劉虹恢複了9個月。而在17周的專項訓練裡,劉虹的訓練強度也逐漸接近曾經的水平。
劉虹參加2019年多哈世錦賽。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劉虹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最艱苦的那段日子裡,每周的訓練量可以達到190公裡左右”。而在複出的最初那段時間,她的最大周訓練量已經有133公裡,最大單月訓練量也有450公裡,這些強度都已經達到了她巅峰狀态的七成左右。
而當輿論都在稱贊劉虹的“決心和毅力”時,她卻并不太願意用這兩個詞來概括這一切,“如果别人不能理解我的選擇,就會覺得需要很大勇氣,但對我來說,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就過程。”
在劉虹自己看來,“決心和毅力,都有些不情願和不得已的意思,我覺得不管是選擇退役還是複出,我都遵從自己的内心,算是一個挺愉快的過程。”
劉虹陪女兒玩耍。
希望女兒見證我的追夢之路
這兩年,不管恢複訓練有多麼艱苦,不管四處奔波有多麼疲勞,不管成績是否達到自己的預期,不管奪冠、破紀錄還是錯失冠軍,劉虹都在享受着整個過程。
今年5月已經年滿34歲的劉虹曾面對媒體的鏡頭調侃道:“以前一起比賽的對手如今都成了教練,然後她們帶着的小隊員如今成了我的對手,而且都管我叫姨。”
也正是她在賽場上的“前輩”身份,加上參與過3屆奧運會以及衆多大大小小的國際賽事,讓劉虹對于東京奧運會的結果變得更加成熟。
“我更看重的是過程,也更加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對我都非常寶貴,所以我更注重體驗這個過程。”
确實,從2008年至今,劉虹在站上巅峰之前經曆過太多起伏。
劉虹在國内錦标賽中。
北京奧運會,剛滿21歲的劉虹最終以幾秒之差錯過了在家門口登上領獎台的機會;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劉虹已經代表着女子競走的“亞洲速度”,并且志在争奪獎牌,但最終她又是第四名;終于在2016年8月,裡約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決賽,獲得冠軍,站上人生巅峰……
而當她在退役後重返賽道,她的那份氣勢猶在。
2019年的3月份,劉虹在安徽黃山全國大獎賽的50公裡競走中以3小時59分15秒赢得冠軍,成為了田徑史上首位在該項目上突破4小時的女性運動員。
這個速度有多快?要知道,今年東京奧運會男子50公裡競走比賽的冠軍也就比劉虹快了9分鐘,而劉虹的這個成績在東京的男子組比賽裡可以排進前20名。
劉虹陪伴女兒。
彼時,劉虹信心滿滿,希望能夠在2020年沖擊東京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然而,疫情卻改變了一切。對于一名34歲的老将而言,多一年的等待存在着太多變數和挑戰,“去年的冬訓其實我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可惜在上半年因為疫情沒有比賽去檢驗訓練成果。”
作為“媽媽運動員”,劉虹也要考慮自己的女兒。
她曾經一年裡轉戰7個城市參加7場比賽,隻能帶着女兒四處奔走,即便是待在意大利訓練,她也要不停改變訓練地點。
随着女兒熙熙年齡的增長,劉虹決定要穩定下來,“我們決定還是在訓練地點上做一些讓步,從去年6月起我們全家都到了昆明住下,女兒在當地上幼兒園,我們就長期在昆明訓練。”
而這位家裡的小成員,如今也是劉虹沖擊東京奧運的另一份動力。
“現在參賽不是我個人的事了,我的家人和我已經融為一體。我特别希望讓女兒見證我的追夢之路。”
希望有更多“媽媽運動員”
由于疫情的原因,劉虹的女兒沒有辦法像以往一樣在賽場邊上見證媽媽的奔跑和沖線。但劉虹在東京的最後一戰,已經足以證明她的偉大。
如今,劉虹不再隻是一名擁有奧運金牌的競走運動員,她還是一位母親,以及一位競走項目的推廣者。
“現在大家特别留意我這個有點另類的頭銜,正說明媽媽運動員很少見,很不尋常。”
如今的中國體壇,能夠被稱為“媽媽運動員”的确實不多——除了劉虹,還有跆拳道冠軍吳靜钰、花樣遊泳的黃雪辰。
劉虹願意讓大家關注到她的這個身份,“如果未來同樣有很多運動員像我一樣以媽媽的身份繼續從事競技運動,大家不再特别關注了,那才說明我們有更多的女性運動員能夠兼顧家庭的角色,能夠更自然地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前行。”
之所以說出這樣的感慨,正是因為劉虹親曆了中國體壇甚至是整個社會對于女性運動員的觀念改變。
劉虹進行身體訓練。
“這些年,除了自我認識的改變,社會的觀念确實在進步。”劉虹坦言,過往她常聽說運動員退役後會多少有點怨恨自己的運動經曆,因為很多運動員從很小就被安排來從事競技訓練,并沒有太多選擇的機會,更難言熱愛,而像她這樣“媽媽運動員”的出現,正是自我選擇人生方式和方向以及堅持熱愛的最好例子。
“在‘媽媽運動員’身上可以看到特别明顯的自信、自律和自強。同時這樣的運動員也得到了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劉虹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探路者,為更多女性運動員去尋找一條可以走得通的“美好運動生涯”。
“我最初的動力隻有拿金牌和為國争光,那時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運動員的全部使命。但現在我才覺得體育競技不僅僅是運動員為國争光,它可以和更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
當然,劉虹還希望能夠用自己在東京奧運會的表現以及她的影響力,為競走的推廣做出貢獻,“我肯定不能夠參賽了,但我還是希望有這一天,加入推動競走運動發展的工作中,讓新一代的運動員不再有困惑和苦惱。”
東京的沖線,或許是劉虹留在奧運賽場上的最後身影,但她的另一段人生,也将正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