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作為經典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被西方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當做自己觀點的理論根源,他的本能、超我、人格發展和群體心理學等方面的論述,對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心理動力學是在經典精神分析學說基礎之上形成的心理學思想體系,主要特點是探尋深藏于人類内心深處的動力源,以及揭示這些動力的性質、強度和活動模式。由于這些動力基本上是無意識操作的,所以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行為的真正動機。
一、本能與社會的沖突弗洛伊德認為,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體的需要或沖動,是人體某個組織或器官的興奮過程,這一過程将使體内積蓄的能量得以釋放。本能的能量決定了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目标和方向,而本能的目的是尋求滿足,消除人體的緊張狀态。他認為本能的沖動與社會的利益之間存在沖突,它在社會壓力作用下得到升華之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弗洛伊德在晚期重新劃分了本能的種類,認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長和增進,是生本能。而與之相對的是死本能,是個體可能存在的某種侵略、破壞或自我毀滅的本能。生本能驅使人們為生活的滿足而努力、追求、産生創造性活動,死本能則以向外侵害、向内自罰而告終。
弗洛伊德用本能範疇重新解釋了人類行為的最初動因,改變了人們對其自身種種行為的固有解釋。他認為,決定人的行為的最終,最根本的動力就是人的原始本能。所以本能論是他的社會心理學動機論。
二、超我
弗洛伊德在進一步完善本能論的時候,在潛意識的基礎上提出了人格說。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構成的。
本我是最原始的、無意識的結構部分,由本能和欲望組成,包含大量不為社會規範所接受的原始欲望和沖動。活動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是人格的意識部分,遵循“現實原則”,依現實可以允許的尺度而控制和壓抑本我的沖動。超我綜合了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将社會與個體融為一體,遵循“道德原則”。
超我使得個體與社會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系,超我使人産生了一種對越軌行為的内疚感,從而維護和促進了文化的發展。超我的自我理想标準也使個體産生一種自然的、謙卑的家庭感,這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根本因素。超我概念也是弗洛伊德的社會化理論的關鍵概念。父母總是按照自己的超我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因而孩子的超我常常是父母超我的折射,兒童通過對父母的模仿,逐漸習得父母所認同的文化。這種機制還會表現在個體日後對各種權威人物的認同行為上。超我是一種個體與社會和文化保持一緻的心理機制,個體以此達到社會化。
三、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發展的動力是力比多。不同的年齡階段,力比多集中表現的區域不同,區域可稱為性滿足區。個體使用或操作這種區域時會有一種快樂的滿足。
- 在0-1歲,是口唇區階段,兒童主要活動為口腔活動。他通過吃奶和撕咬得到快樂的滿足。
- 在1-3歲,進入從口腔轉向消化道末端以尋求滿足的肝門區階段。這一時期,兒童要接受排洩大小便方面的訓練,并由此得到快感。
- 大約在3歲,兒童進入生殖器階段。兒童開始分辨兩性,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殖器上,并産生對異性雙親的愛戀和對同性雙親的嫉妒。兒童對母親産生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女孩對父親産生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
- 6-12歲,兒童經曆潛伏期階段,兒童性欲傾向受到壓抑,快感主要來自于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學習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
- 12-18歲,兒童進入生殖欲階段。個體的興趣逐漸轉向異性,開始兩性的吸引,最終達到兩性的真正結合。
四、群體心理學思想
勒龐認為,群體是一種具有易受感染、暗示,易于模仿他人的人群組合。麥獨孤強調群體心理隻是粗俗的情緒和粗糙的情感,因而易受他人操縱,缺乏自我意識。弗洛伊德認為,由于領導強有力的影響,由于群體成員對領袖的依賴性,群體的受暗示性會增強,理性則會降低。在領袖的強力感召下,群體成員就會像催眠的個體一樣行事,相互之間還會産生暗示和感染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