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面食版圖裡,四川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四川作為當之無愧的小麥大省,産麥,吃面順理成章。
圖/soogif
在北方,面條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無論哪種做法,吃的總是面條本身的勁道與麥香。不過到了四川,情況則有所不同。四川氣候濕潤,多陰雨,小麥中的蛋白含量要低上許多,麥粒軟,粘性大,做出的面條彈性相應地變弱。
圖/網絡
因此,四川人制面條才會加堿,堿可以使面團變硬,彈性增強,但也會染上不那麼讓人喜歡的堿味兒,可是這難不倒四川人。四川人擅長調味,相比山西人在面條形狀上絞盡腦汁,四川人則把對味道的理解全部用在了面條上。
誕生于市井之間的擔擔面,是四川面條中傳播最廣的種類之一。一碗好吃的擔擔面,麻辣是内功,面條細滑,豬油、陳醋、醬油、麻醬融會貫通,小米一樣細碎的肉臊必不可少,芽菜更是點睛之筆。
圖/網絡
這是四川面最普世的一種味道,因此你也無法說出一種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正宗配方。隻好享受自己最熟悉的那一種滋味,并固執地認為這才是最正宗的擔擔面。
如果你在成都街頭走一走,雜醬面館随處可見,每個成都人都有自己最鐘意的一家小館。四川人的雜醬和北京的炸醬是兩個概念。四川的做法是将剁碎的肉末先經煸炒到幹香,加入黃醬後小火慢熬,肉香與醬香融為一體才能出鍋。
圖/網絡
面條的最佳搭檔就是這一勺雜醬了,不過熟油海椒也是絕不能缺少的,不吃辣還叫什麼四川人。雜醬面吃前也要拌勻,這是許多四川面共有的基因。拌的過程,也是樂趣所在,筷子随着手腕翻動,确保每一根面條都有味。
出自宜賓的燃面,光聽這種名字,仿佛就能想到吃面時火辣辣的感覺。辣隻是第一重奏,芽菜的加入才真正為這碗面注入了靈魂。
圖/網絡
面條出鍋後,甩幹與紅油、醬油親密接觸,加油拌勻後入盤中碼齊,芽菜、花生碎、芝麻、蔥花姗姗來遲,畫上一個完美句号。充分拌勻後迫不及待地往嘴裡送去,一入口噴薄而出的獨特幹香味讓人欲罷不能。
細面于四川無處不在,但也有例外,比如甜水面。甜水面有筷子般粗細,與其他面的服服帖帖不同,甜水面總是以一種倔強的姿态盤踞在碗裡。對北方人來說,這是為數不多在四川吃到面條本身韌勁的機會。
圖/網絡
甜水面得名,是因為吃起來回甘,而其中的奧秘就在複制醬油的使用。複制醬油呈棕紅色,鹹甜适口,是川菜常見的涼拌調料。複制醬油和紅油辣椒一起,把這川面中的粗壯大漢打扮一新,簡簡單單,卻足以使人在甜辣之間進退失據,一時語塞,除了“安逸”也說不出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