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在古代中國稱“緬甸”為撣國,到唐朝時期後,随着骠族在這一地區的逐漸興盛起來,其被稱之為骠國。宋朝時期,稱“緬甸”為“蒲甘”,也稱之為“緬”、“緬甸”。
北宋末年,蒲甘國使臣跟随大理國使臣觐見宋朝皇帝,因蒲甘遠在西南邊陲之外,路途艱險、山川遙阻,估以“緬”字相稱,有遙遠、邊陲之義。
漢語中許多帶有“緬”字的詞,都包含此含義,比如說:緬然――遙遠的樣子,緬渺――遙遠的樣子,緬求――遠求等等。就地形來說,緬甸位于中緬邊境的山間谷地之内,四周被大山包圍,唯有中間有一片草坪之地。
為了更加準确的表達,突出該區域的特點,因此又在“緬”字的後面加上“甸”, 加重了“邊遠”的含義,就成為了“緬甸”。
現今,一些學者認為“緬甸”一詞來源于對緬文的翻譯。“緬”字源自緬文Myan,或是源自撣、傣各族稱緬族的名稱Man。“甸”字,來源于緬文的Taing,是國家、地區的意思。
“Myanmar”還是“Burma”?
在我們查找英語詞典中緬甸國名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緬甸的英文說法是“Burma”,而不是“Myanmar”,這有着一定的原因。
Burma:緬甸原英文名為Burma,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舊名字。關于這一稱呼,有兩種說法:一是在緬甸國内最大的民族是緬族,英文為Burmese,取其為整個國家的代表;二是葡萄牙人曾對緬甸稱呼為Birmania,後逐漸演變成了Burma。
Burma這一稱呼一直沿用到1988年9月緬甸新政府上台後,政府認為Burma一詞,已經不能再被用來代表緬甸這個國家。于是,在新政府上台後向聯合國提出申請,要求将緬甸的英文名稱由Burma改為Myanmar,正式國名改為“緬甸聯邦(Union of Myanmar)
Myanmar:由來有3種說法:
1. 源自孟文說。據記載,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初,生活在緬甸南部的孟族人民,在吸收了原本屬于梵文的南印度文字精華基礎之上創造出了孟文。在孟文裡,緬族人被稱為Mir mar。
2. 源自梵文說。“Myanmar”源于梵文“Myammar”一詞,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拼寫發生細微改變而已;也有學者稱“Myanmar”一詞由另外一個梵文“Mranmabama”縮略、演變而來,意為堅強、勇敢。
3. 源自緬文說。Myan緬文意思是迅速、機敏;Mar是健康、強壯的意思。緬甸人用“Myanmar”自稱,意為機敏強壯的民族。
仰光為什麼叫“仰光”
仰光在2500年前,曾是孟族(又稱得楞族)漁村,名叫奧加拉巴,11世紀時稱為達貢(又稱大光dagon),這個名稱來自梵文,意思是“三崗村”。
1755年5月,緬族頭領雍籍牙基本上統一了緬甸,建立貢榜王朝,雍籍牙占領大光之後,便登臨瑞大光寶塔(即今仰光大寶塔),頂禮膜拜,祈求消弭兵災,永保和平。
國王Alaungpaya賜名後才改稱“仰光”,仰光是兩個字“yan”和“koun”的結合,分别指“敵人”和“走出去”。緬語“戰争結束”之意。從此,大光即改名為仰光,即“戰亂平息”之意。
曼德勒為什麼叫“曼德勒”
曼德勒的名字來源于這座城内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曼德勒山位于曼德勒市區北部,舊稱羅刹女山,是緬甸著名的佛教勝地。
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路過此山,指着山下廣袤的土地,預言2400年後,這裡會出現一座繁華的大城。曼德勒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30年的榮景在曆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
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明東王1857年所命名。又因緬甸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也稱其為瓦城。
内比都為什麼叫“内比都”
“内比都”是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 内比都 (Naypyitaw、Nay Pyi Taw),原稱彬馬那(Pyinmana),為緬甸第三大城市,為何把新首都命名為“内比都”,有關官員的解釋是:“彬馬那”原本就是個小城鎮,新首都不可能沿用此名。
同時,考慮到緬甸有着悠久的傳統文化,應加以大力弘揚。把新首都命名為“内比都”,可體現緬甸文化,也更顯得大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