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漢族民間漿洗衣物用具,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其形狀因地域、民族的不同也不盡相同。多木制,圓形、一端稍粗,便于槌衣,一端較細,便于手握。(長52公分,粗頭5公分,細頭4公分)除了作為工具以外,"棒槌"這個詞雖然用于各種場合的解釋略有差異,但基本意思就是"直筒子"、"過于簡單"、"什麼也不懂",所有這些還是從棒槌的外形引出的聯想。
"棒槌"的意思就是"菜鳥""菜鳥"的意思就是不怎麼摸門!和針比,缺眼兒。
有人說某某是個"棒槌",意思就是說這個人頭腦太簡單了,或者是一點都不明事理。還有人在議論什麼事情的時候,冷不丁脫口而出"棒槌"二字,那一定是說這件事辦得水平不夠,甚至是很愚蠢。侯寶林先生在他的著名相聲《空城計》裡,就用棒槌來比喻和表現一個稀裡糊塗上了舞台跟着跑龍套的看客,人物形象可謂栩栩如生,聽後不由得你不捧腹。
"棒槌"二字擱一些地區(如陝西)方言講,意思是"傻子""笨蛋"的意思,意思是說對方太傻,腦子不夠用。洛陽人一般就是拿棒槌當工具洗衣服,不用棒槌說傻瓜,使用“囟球”的居多,大部分人都寫:信球,研究洛陽土語的老師認為:信與傻不太沾邊,而囟門未長好或胎裡帶的孩子,叫“囟球”比較貼切。
圖片借用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