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喜馬拉雅米果文化的精品課《馬東的職場B計劃》
編輯丨文二
說到“興趣”我們總會有很多問題抛出來,像是所謂“感興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我對好多事都沒興趣呢?或者什麼“找到自己的興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最通俗、卻又最常見的話題——興趣。
一:HR為什麼會關心的你“興趣愛好”?
在面試的時候,很多公司的HR都會問一個問題叫:說說,你有什麼興趣?最常見的三種答案是看電影、聽音樂、閱讀。
但一般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HR心裡就知道了,這個人啊,壓根就沒什麼興趣。為什麼呢?
因為一般人提供這個答案,都隻是選擇了當中有趣的那部分拿來享受,這不叫興趣。因為按照你的這個标準,誰會是那些對電影沒興趣的人呢?
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家王小波,他曾經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他被流放到一個荒島上一年,他要帶一本什麼書?他老人家說的是,要帶一本數學的習題集,微積分的習題集。他要用這一年的時間,一點一點地算一道題。我覺得,他是對數學真的有興趣的那個人。所以看電影也好,學數學也罷,做一件事,如果你隻享受其中的樂趣,這不叫興趣;既能享受樂趣,又能享受苦惱,這才叫興趣。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HR面試都愛問這個問題了吧,因為一個人的興趣是什麼,其實往往代表了他擅長什麼。“你有沒有興趣”其實是一個假問題,人家真正想問你的是“你有沒有什麼專長啊?”
二:為什麼我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事情并不是不感興趣而是不擅長。你有沒有發現,從小到大,那些愁眉苦臉地抱怨說,我對體育沒興趣,我對英文沒興趣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考不好的人?
因為我們這樣的人呐,很有意思,一件事如果能幹好,我們就一定會産生興趣。相反的,如果有一件事,我們怎麼幹都幹不好,就很難有興趣。為什麼呢?因為當你擅長的時候,往往能帶來幾個效果。
第一是越擅長這件事,你越有掌控感。你越有掌控感,你就越想做下去;相反,你不擅長,你什麼都掌握不了,你失去了控制感,你怎麼會有興趣呢?
第二是越擅長一件事,越能收獲認同感。如果你因為擅長一件事情,能引起别人的羨慕、誇獎、尊敬,甚至嫉妒,自然而然的,你會對這件事情越來越感興趣。
第三,是越擅長一件事,越讓你覺得這事特别重要。之前吉尼斯世界紀錄有一個美國小夥子,一秒鐘連續拍手20次,一秒鐘啊!一分鐘,他連續拍手1020次!你說,拍手拍這麼快,有什麼意思呢?但是人家小夥子,每天練拍手,練到手抽筋,練到拍不動,練到手腫為止。
你看,如果你擅長一件事,你從中獲得掌控感,認同感,重視感,你怎麼還會對這事不感興趣呢?反之,你這些都不擅長,這三個感覺你統統沒有,那你的興趣從哪來呢?
所以職場上的很多人,往往是覺得自己沒興趣,所以幹不好;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是因為你幹不好,所以才沒興趣。
三:當你尋找興趣時,你真正渴望找到的是什麼?常聽人說啊,要去尋找自己的興趣:世界那麼大,我要出去看一看,我要去找找我的興趣,我的愛好,我人生的終極方向。這聽起來詩意、美好,但卻非常不靠譜。
因為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說: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某個我感興趣的事,它躲在某個角落,隻是我暫時還沒有找到。這就有點像說:這世界上一定有一個我摯愛的人,而他前生注定也會愛我,隻是我們還沒有碰到。但興趣這個東西,它并不會跟你捉迷藏,也不會繞着你走。它不會躲在什麼巴黎鐵塔下面,或者威尼斯的小橋旁,讓你一轉彎就能碰見它,不是的。
所以當一個人在說我尋找興趣的時候,他其實是在尋找有沒有什麼是我擅長的?不可否認,有些天賦異禀的人真的可以在路途中碰到自己的“興趣”。但對于咱們大多數人而言,“擅長”不是碰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
它就像跟投資一樣,你得先投入進去,才有可能有收獲。當你投入到一定程度,你小有成就,你就有小興趣;大有成就,你就有大興趣;不投入,你就沒興趣。所以别小看了它,很多人聊到“興趣”都以為是标配,以為是個人就能有個興趣。其實不然,它是要靠投入很多功夫、心力,找到門道,才能得到的東西。
關于主播:
《馬東的職場B計劃》回歸到職場問題根本,馬東用三十年來的經驗、洞察,為各類職場問題精準把脈,提升你的認知與方法。課程拆解為三大模塊,十一章節,全面提升聽衆職場素質,讓你了解自己、了解職場、更具備多樣能力。
關于喜馬拉雅:随時随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