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省市高考已經告一段落(除上海外)。關于今年高考的讨論和思考還在進行中。尤其對于準高三學生來說,如何從今年高考中把握出考情趨勢,未雨綢缪,在接下來這一年備考中至關重要。
下面,小編綜合網絡上教育專家點評,再結合自己刷題過程中的思考和多年的教學觀察,對今年新高考I卷的語文試卷做一下詳細點評。說得不好請多指正!
首先,今年新高考I卷語文命題呈現出以下特點:
穩中有新,新而有理,試題有區分度今年新高考I卷語文整體難度中等偏上(絕大部分模考題也是中等偏上難度),體現了穩中有新,新而有理的命題特點。
先來看整體試題結構。今年新高考I卷各闆塊分值,和去年相比有微調,體現了“穩中有新”的特點:現代文I篇也即信息類文本分值由原來19分變到17分,文學類文本由16分變到18分。
語用部分雖然整體分值沒變,但是選擇題由去年的3道變成隻有1道,今年語用模塊幾乎是清一色的主觀題,而且我們發現新高考II卷、全國甲卷和全國乙卷也呈現這個特點。這說明“得主觀者得語文”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如果之後備考不重視主觀題得分率和得分穩定性,不僅會和高分失之交臂,而且成績也會處在一個相對波動的狀态。
除了試題結構有“新”,這次新高考I卷的具體題型也上了“新”。
其中感受最明顯的是語用部分的成語題:
這道題要求考生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可以說讓不少考生一下子無所适從。
為什麼?因為以往的選擇形式變成填空形式,單一答案變成開放式答案。比如第三個空,可以填“屢見不鮮”,也可以填“司空見慣”(有其他答案歡迎補充)。
在考試時間緊張的情況下,考生遇到新題其實不一定能夠馬上反應過來——很多同學根據語境大概知道要填什麼,但不一定能想到一個合适的成語去表達(當然這也是老師在刷題時的真實感受),即便想到了,若腦海有兩個答案,選哪一個好,能不能夠寫對漢字?又是另外一回事。畢竟平時沒做過這種題。
所以你看,雖然還是在考成語,但形式的變化,使得成語題從送分題變成了一道非送分題,一道有區分度的題。這個時候誰的語文素養要好一些,立見分曉,因為你無法靠刷題提前準備。換作是以往,其實不同考生的成語素養高低,無法通過一道簡單的成語題看出來,畢竟選擇形式的成語辨析題是有一定技巧性的。
依然還是語用部分,21題也搞了新花樣。
此題考查人稱代詞的作用,近年來基本沒出現過(無論是高考題,還是模考題),好在本題并不難。題幹和選項C 中的“你”都是泛指,不是具體的,而ABD三項都是特指。
在平時根本沒練過的情況下,這道題很考驗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文基本功。
不過話又說回來,每一年高考語用模塊都會變,隻是幅度大小而已。有一些題型很久都沒有變化過了,比如說成語辨析,考法基本沒變過,所以今年試題的這些變化也在情理之中了。
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第一個點——穩中有新,新而有理。
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命題導向
“立德樹人”是很多專家點評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這個評價說白了就是題很“正”,很“紅”,有主旋律感。
最明顯的是後來成為全民“玩梗狂歡”的作文題——圍棋術語“本手、妙手和俗手”的啟發思考:
事實上,圍棋術語隻是這篇作文的引子,寫好的關鍵在于如何發散式思考。比如說材料的關鍵句我們能聯想到學習之道。
“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紮實了,棋力才會提高”,學習也一樣。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初學者要打好基礎,步步為營,不可好高骛遠,否則越學到後面越吃力,更難有“登堂入室”的“妙手”般領悟。
不僅學習生活如此,人格修養也是此理。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人生于天地之間,要務本務實,唯有這樣才能行正道,成為大寫的人。
可現實生活當中,不少人沉溺于“短平快”的成功學,總想着在學習上、事業上如何走捷徑,求速成。我相信,這些東西肯定能奏一時之效,然後呢?反而讓人生中最寶貴的沉澱自己、修煉自己的時光不斷被消磨,最後淪為“俗手”。
所以你看,由題面的“圍棋之道”,我們延伸到“學習之道”、“人生之道”。
作文詳評請點擊:
「高考聚焦」新高考I卷:圍棋的本手、妙手和俗手,怎麼立意?
這個時候我們呼應一下前面考驗基本功的成語題,出題人是否想通過作文題告訴我們語文學習不要走捷徑——夯實自己的“本手”才是最為關鍵的,未可知也!反正我覺得這個立德樹人的“組合拳”挺妙的。
“善弈者,通盤無妙手”
還有古詩閱讀,也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命題傾向。
這首詩閱讀難度不大,一首即事抒懷的詞。寫的是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探春,有叙事,有場景描寫,也有議論。主觀題要求考生分析做人的道理,是一道概括題。參考答案是這樣的:
①珍惜美好,執着追求。作者對“無邊春色”執着追尋,一個“苦”字體現出對美好事物美好景色的執着追求。
②積極态度,重視勞動。“祈麥祈蠶”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懷有積極樂觀态度,重視勞動生産的重要表現。
③遵守孝道,各安其所。“翁”“子”“孫”之間推行孝道友愛,其樂融融。“商”“賈”“農”各安其所,安守本業,自食其力。
[可愛]有沒有感受到,“珍惜美好”“重視勞動”和“遵守孝道”這三個關鍵詞滿滿的“主旋律”味道呢?
注重傳統文化,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思考
文化自信,這個詞是老生常談了,每一年高考作文預測,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新肯定是重點之一。但其實“文化自信”可以命題的地方不隻作文。
比如今年的現代文I篇,放個小片段:
給到的兩則材料都在探讨傳統與當下的關系,并通過設題讓考生思考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比如第四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現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的黃金準則。請結合材料一對這一現象加以分析。
還有第五題,也體現了傳統文化“新”思考的命題導向——如何推動中國古典詩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何讓傳統文化、傳統智慧活在當下,體現其當代價值。這一命題永遠不會過時。我們可以從“繼承”“創新”和“借鑒”三個角度回答好第五題。
文學類文本也值得一提。同樣也有“傳統文化”的影子。
這次新高考I卷的文學類是馮至的《江上》,其故事原型是春秋戰國伍子胥複仇的故事,隻不過人設和故事情節,都和原來的有很大不同,這種“故事新編”的思路,我們能夠在19全國I卷——魯迅的《理水》找到呼應。
在設題層面,第九題出得很好——先給出本來故事是怎樣,再解釋這篇小說其實改變了人設,提問考生這種人設的改變帶來怎樣的文學效果。
這道題可以從語言效果、情節和人物塑造、主題等角度分析,因為有一定開放性,考生能寫出點東西不難,但要做到多維度思考卻不容易,比如“語言效果”的角度,參考答案是這樣的:
語言效果上,将漁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彰顯馮至“詩化小說”的特點,馮至本是詩人,同是拒劍的漁夫,本文中的漁人并不是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相反本文中漁人眼中的伍子胥,“隻是一個不知從何處來,又不知向哪裡去的遠方的行人罷了”,他也不理解伍子胥為什麼離鄉背井要走得那麼遠,拒劍後也沒有因消除子胥的疑慮自盡,而是對他的話一點也不懂,轉身架舟翩然高去,這樣,更凸顯本文詩意化、散文化的隽永意味。
其實情節分析不難,但要說出“詩化小說”“詩意化、散文化的隽永意味”這些專業表達真的不容易,非常考驗課外閱讀的積累,這就是區分度所在,而且刷題是刷不了的。至于什麼是“詩化小說”,以後有時間專門出一篇文章跟大家聊聊。
以上呢,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總結一下:
今年新高考I卷語文命題呈現出三個特點:
①穩中有新,新而有理,試題有區分度;
②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命題導向;
③注重傳統文化,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思考
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讨論區一起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