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裡有很多留學黨,
長時間在國外生活,
日常說話總會中英混雜。
比如一位同事沒吃早飯,
到了午飯時間她就會說:
“今天沒吃早飯所以隻能吃brunch咯”
或者
“我要check一下你的稿子有什麼問題”
“你和mentor make sure一下這周啥時候推文”
這位同事總會被多事兒的圖圖吐槽:
”你說話不怕卷着舌頭嗎?”
但比較奇怪的是,
雖然我們吐槽那些愛卷舌頭的同事,
但如果我們說:“電腦又出bug了”
就不會覺得難受,也不會被吐槽。
如果電腦出bug時,我們說程序故障了
反而需要反應一下:“這位同事在說什麼?”
所以我們今天的話題是:
程序故障為什麼叫bug?
bug曾在詞典裡是小昆蟲,蟲子的意思。
明明是計算機軟硬件出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說電腦裡出蟲子了?
其實這得從世界上最早一批女程序員之一
格蕾絲 · 霍普說起
簡單說一下這位傳奇女性:
7歲時,
為了親自弄清楚鬧鐘的工作原理,
她一下子拆開7個鬧鐘。
1928年,她22歲。
獲得了瓦薩學院數學和物理學士學位,
2年後,
她拿到了耶魯大學碩士學位。
1934年,
又拿到了博士學位。
1943年,
在瓦薩學院當副教授的她選擇離職,
加入了美國海軍。
操作馬克一号計算機。
馬克1号計算機不是普通計算機,
它是第一部萬用型計算機。
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座”。
因為它長約16米高近2米5,重4.5噸。
1947年,
馬克1号改造升級為馬克2号。
9月的某一天,
馬克2号不知哪裡出了故障,突然停止運轉。
面對這個龐然大物,
大夥隻能夠細細排查。
花了近一天的時間,
終于找到了毛病所在處。
原來是一隻飛蛾飛進實驗室,
卡在了繼電器裡面,
導緻了計算機停運。
幽默的格蕾絲,
把這隻幺蛾子粘在了馬克2号的運行日志上,
并寫到:
“史上第1個被發現的計算機bug”,
本來隻是個俏皮話兒,
格蕾絲卻無意間成為了
史上第一個用bug來形容計算機故障的人。
此後,
bug這個說法逐漸在計算機行業流傳開來。
直到今天,
全世界的人們遇到計算機程序故障都在叫bug,
直到詞典的bug真的加了了一個新注釋:
程序錯誤、漏洞、錯誤。
ok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
你get到什麼是bug了嗎?
今天,你遇到了bug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