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對旅遊的興趣可不比現在人少。如果把李白、杜甫、蘇轼等幾位名人一生的行蹤做個旅行地圖,你會發現他們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過的地方多到超出我們的想像!不過古人旅遊可不是為了娛樂,而是他們求知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而且他們一旦開始旅行,可不是幾天、幾個月就結束的,往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所以那時候的旅遊一般叫做“遊曆”或“漫遊”。
古人最愛去的地方是哪裡呢?山水風光、曆史古迹,都是讓他們流連忘返的地方,這些奇特的景觀也激發了他們創作的靈感,由此誕生出無數傳世名篇。而說到關于山水的著名詩作,那就不能不提一首歌頌五嶽之首——泰山的千古絕唱了。
泰山是什麼樣呢?造物主将各種美景彙集到泰山上,而且山體高大,南北兩面甚至能分割出清晨和黃昏兩重世界。層層煙雲,讓人心神搖蕩。古人不禁極目遠眺,欣賞那歸山的翩翩飛鳥。最後,他由衷地發願,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峰。
贊美泰山的詩詞裡,首推的當屬“詩聖”杜甫的《望嶽》,堪稱詠泰山的千古絕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杜甫是唐朝唯一能夠和詩仙李白并提的大詩人,世稱“李杜”。杜甫作詩工整,擅長律詩,而且能夠把這種格律嚴謹的體裁寫得行雲流水一般自然圓融,讓人在閱讀的時候渾然忘記在讀律詩。《望嶽》這首五律雖然是杜甫青年時期的作品,卻是他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之一。
“岱宗夫如何?”詩人起句就非同凡響,發出石破天驚的一問。岱宗,是泰山的别稱,岱與大、太、泰等字相通,而五嶽是群山之尊,相傳盤古開天辟地後,頭部化為泰山,其它部位化為其餘四嶽,所以泰山是五嶽之首,可稱為“宗”。詩人用這樣一個名稱,就表達出了他對泰山的向往與崇敬之情。“夫”字原本是用于文章之中,詩人卻匠心獨運,把它融入詩中,不僅讓整個句子新穎别緻,也具有口語自然生動的特點。詩人問,泰山到底是什麼樣呢?既是抛出問題,也是驚歎之語。因為這時候他在山腳下仰望高山,已經為泰山壯美磅礡的氣勢所震撼。
接下來,詩人自問自答:“齊魯青未了。”泰山的美景不可勝記,如何精煉又傳神地用一句話來概括呢?詩人的智慧又展現出來了,他沒有直述泰山的高峻綿延,而是從自身的體驗出發告訴讀者:即使在齊魯兩個古國的邊境,泰山青翠的山色依然曆曆在目。泰山位于齊魯兩國之中,山南為魯,山北為齊,所以這句詩還暗含了泰山的地理位置。短短五個字包含了這麼豐富的内容,這就是詩歌的凝練之美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詩人的腳步逐漸靠近泰山,視角也由遠及近。前兩句是描寫泰山遠觀之景,這兩句就是描寫近觀之景了。詩人更驚喜地發現,天地間神奇秀麗的風景,都集中在泰山之上,莫不是造物主也對泰山情有獨鐘?而且泰山是那樣高聳,以至于山的陰面、陽面,也就是山的南北兩面,在同一時間竟然好像分别處于早晨和黃昏一樣。寫泰山之壯麗,詩人從造物主鐘愛泰山說起;寫泰山之挺拔,詩人從山體兩面的對比來襯托。這樣的側面描寫,反而将泰山的特點充分展現,還賦予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杜甫作詩還講究“煉字”,有着“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追求,因而這兩句也有兩個字用得精準老練。一個是“鐘”字,把天地萬物寫活了,将泰山寫得生機勃勃;一個“割”,化腐朽為神奇,用一個普通的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詩人的視角繼續拉近,被山腰上的層層雲霧所吸引,感到心胸也随之波瀾起伏,生出豪壯之情。同時,詩人的心靈也與泰山更近了,他極目遠眺,甚至要看清那飛入深山的歸鳥。既然是歸鳥,那麼也就是到了真正的黃昏時刻,與前面的“陰陽割昏曉”照應,說明詩人從早到晚都陶醉在泰山的美景中,這不是再次表達了對泰山的留戀嗎?
到了最後,詩人由景入情,由望嶽發出登嶽的願望,“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這兩句堪稱絕響,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偉以及傲視群峰的氣勢,也反映出詩人積極進取、勇于攀登的雄心壯志。而這裡的登山,也并非隻是攀登泰山,也包含了實現人生理想的意思。
我們一般認為,杜甫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沉郁頓挫”,《望嶽》這首則不然,古人稱贊這首詩寫得“氣骨峥嵘,體勢雄渾”,正是典型的大唐氣象。我們閱讀這首詩,也能感受到文字中流露着朝氣蓬勃、豪邁剛健的氣質。其實,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杜詩,大多創作于中年時期,而杜甫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可隻有二十四歲,正是一位心懷大志、意欲有所作為的青年才俊。
杜甫出身官宦之家,早年也過着優渥富足的生活。他自幼好學,受到儒家文學熏陶,“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也立下了為國效力的壯志,“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在學有所成後,少年杜甫開始了長達數年的遊曆,到過山東、吳越等地。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來到洛陽參加進士考試,準備在朝廷大顯身手,誰知不幸落第。因為他的父親在兖州做官,所以杜甫就在齊、趙一帶漫遊數年,留下現存最早的幾首詩,《望嶽》就寫于這段時間。
從詩歌中的情感我們可以發現,杜甫雖然科舉失利,但他沒有氣餒退縮,而是在儒家積極用世的思想鼓勵下,在漫遊中保持着達觀自信的心态,并蓄勢待發,等待實現抱負的時機,也就是詩中表達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杜甫尚儒,或許這也是他熱愛泰山的原因吧。因為泰山和儒家聖人孔子還有深厚的淵源呢。《孟子》中有句話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是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這也是從側面反映出泰山的高度和氣勢。《望嶽》的結尾兩句,也是從這裡化用而來,可見杜甫對聖賢孔子的仰慕,以及儒家文化在他心中留下的烙印。
孔子當年登泰山,可不是為了遊覽風景,而是考察古時候的封禅制度。封,是在泰山頂上舉行祭天儀式;禅,是在泰山腳下的梁父山祭祀地神。封禅是古代君王的隆重禮儀,不僅是“受命于天”的象征,也是向神明祈求國泰民安的重要方式。所以呢,孔子才會懷着虔敬之心登上泰山。而杜甫來到泰山腳下,沒有登臨,大概是謙虛地認為自己在德行或者功業上尚未取得成就,隻能仰望這座神聖而底蘊深厚的大山吧!等到有朝一日,杜甫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實現為國為民的理想,或許就是他登頂泰山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