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高績效團隊的六大要素
高績效團隊的六大要素
更新时间:2025-04-18 08:28:12

任何由多個部分組成的事物都不隻是那些組成部分的簡單相加,比如一堆柴,而是作為一種超過各部分的整體而存在的,這中間必有原因。——亞裡士多德《形而上學》

衆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深知一家企業的成功離不開一組高績效的團隊,而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身後的力量。然,并不是每一群人的智慧都能使他們的共同組織獲得成功,也不是每一個擅于借力的人都能登上人生巅峰。

上下齊心,其利斷金。若組織不能達到上下同欲的境界,就存在彼此消耗能量的狀态。無論是創業型企業,還是成熟的集團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與發展願景,以此建設出能産生高績效的團隊。

然而卻很少有人在乎它。我們基本認為企業願景都是一些很虛的東西,是很難抵達的遠方,但偶爾起到讓團隊望梅止渴的作用

願景也好,文化也罷。那就像一根穿着線的針,将本不相同的一群人串聯到一起,共同實現發财緻富的夢想。怎樣才能組建出高績效的團隊?怎樣才能使團隊上下同欲、深得人心呢?

高績效團隊的六大要素(如何構建高績效團隊)1

01

什麼是高績效團隊?

團隊能否取得高績效,與他們的心智模式是否自然和諧有關,尤其是基礎的價值觀是否相同。可見,作為團隊的領導者,在打造高績效團隊之前,應先考慮團隊成員之間的心智模式,再考慮團隊的概念。二者密不可分。

高績效團隊必然擁有一組共同的心智模式,我們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他人的工作,深知彼此不需要在工作進度與工作方式上彼此遷就。

這樣的高績效團隊通常很難在短時間内組建完成,但彼此樂于溝通和傾聽對方的心聲,能使基礎的價值觀達成一緻。經曆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就有可能創建出一支高績效的團隊。

猶記得2017年3月,我加入一個自組織團隊。我們格外佛系,早期就隻有五個人,談不上有成熟的組織文化,更沒有強調較為長遠的願景。

組織負責人扮演着穿針引線的角色,而我隻提想法,另外三位小夥伴協助落地。雖說沒有組織願景,沒有組織文化,但我們非常快速地把想法落地,在業内取得極好的口碑效益。

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之間越來越有默契,且樂于溝通。每次有四兩撥千斤的想法,都能在相互扶持的過程中快速落地,績效頗高。慢慢的,我們發現,比樂于溝通更重要的是系統性的思考與修煉

高績效團隊的六大要素(如何構建高績效團隊)2

02

系統思考與修煉

剛加入自組織團隊時,我并不熟悉其他成員,每次溝通都隻是說說自己的想法,和他們商量着怎麼把想法落地。溝通的過程裡帶有系統的思考,我把這個過程理解為“道”

《孫子兵法·計篇》一書中提及“五事七計”,認為首要因素是“道”。什麼是“道”?在我看來,“道”便是一種能讓參與者為之熱血澎湃的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千百年來,組織中的人們一直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即建立共同願景。

可現實中,對企業來說,并不是一個發展願景便能把一大群人組織到一起;而對于個人來說,亦不是一種情懷便能深得人心。

唯有制訂衷心渴望實現的共同目标,組織裡的每一個人才會發自内心地努力付出,且追求卓越,且使得企業欣欣向榮。反之,一個缺乏共同願景的組織必定“各自安好,便是晴天”。

道,常以卓越的領導者為中心,或激發自一件共同的危機。可為何企業有了發展願景,卻很難吸引他人為止熱血澎湃?又為何很多卓越的領導者,做不到深得人心?

因為很多企業主張某個發展願景,但沒有考慮到個人的願景,且沒有将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共同願景。而卓越的領導者擁有個人的願景,但沒有考慮到他人的願景,同樣沒有将不同的個人願景整合為共同的願景。

簡單來說,即缺乏一組共同的心智模式。

高績效團隊的六大要素(如何構建高績效團隊)3

03

得道的方法:構建共同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隐藏得非常深,它支撐着我們的行動和選擇。我們很難發現彼此之間的心智模式,大部分人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

是否擁有共同的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是一盤散沙,還是一個高績效團隊。構建高績效團隊最有效方式是構建一種共同的心智模式。

1、系統思考:構建高績效團隊,即設計一個系統

說到設計一個系統,需關注它的湧現、自組織、反饋和能量流。團隊由若幹個體參與者所組成,通過自組織以獲取更好的秩序,經過多方協調後達到更高的績效水平,繼而表現出湧現的特性。

為了達到高績效的目的,需要建立各種内部反饋的機制,即整個系統的能量流。系統設計最為關鍵的原則,是在各個組成部件之間建立起正确的聯系。

2、樂于溝通與主動傾聽

傾聽遠要比表達來得更能建立聯系,而傾聽需要主動,被動的傾聽起不到建立聯系的作用。主動的傾聽能使我們向表達的人傳遞明确的信息,且及時反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被動的傾聽純粹是“聽”,表達的人得不到傾聽者的反饋。這樣一來,即便有好的想法,也很難通過他人的力量得以落地。

3、心智模式層面的交流

想達到創建高績效團隊的目的,我們必須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即心智模式層面上交流。團隊成員必須主動傾聽,并接受團隊的目标和價值觀。簡而言之,團隊成員必須更加緊密聯系。

我們在了解自己的工作風格的同時,更需要通過溝通和傾聽的方式,尋求與團隊成員的共同願景,從而組成共同的心智模式。

高績效團隊的六大要素(如何構建高績效團隊)4

04

總結

創建一支高績效的團隊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這不是一個人所能達成的目的。因此,在組建團隊時,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成員。

系統思考必然是開放性的,它能接納不同組織成員之間的差異,且将個人的願景整合成共同的願景。簡單來說,是求同存異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團隊成員達成共識,彼此樂于溝通,且相互傾聽與理解,及時反饋自己的想法,以更快地獲取心智模式層面的交流。

1、高績效團隊必然擁有一組共同的心智模式,彼此樂于溝通和傾聽對方的心聲,能使基礎的價值觀達成一緻。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千百年來,組織中的人們一直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即建立共同願景。道,常以卓越的領導者為中心,或激發自一件共同的危機。

3、企業有了發展願景卻很難吸引他人為止熱血澎湃,很多卓越的領導者做不到深得人心,主要原因在于與團隊成員之間缺乏一組共同的心智模式。

4、得道的方法是構建共同的心智模式,是否擁有共同的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是一盤散沙,還是一個高績效團隊。

5、構建共同的心智模式,需要先系統思考。構建高績效團隊,即設計一個系統。要求成員之間樂于溝通與主動傾聽,且進入心智層面的交流。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對我影響深遠,曾單打獨鬥卻不得不走很多的彎路,主要是缺乏借力的方法。當我們能真正了解團隊成員的想法,且接納他們的心智模式,能将個人的願景整合成團隊的願景。那麼,系統性的作為将使我們産生更高效的價值。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mba培訓班哪個好(mba培訓班哪個好)
mba培訓班哪個好(mba培訓班哪個好)
  作為含金量較高、對大家職業發展有一定影響的MBA/EMBA考試,不少考生都會出現考前"抱佛腳":"時間都去哪裡了"的感歎。   MBA聯考不同于其它研究生的考試,MBA/EMBA碩士的培養目标與其它技術專業有所不同,因此,在備考方向和考試内容、報考條件,也會有一定的區别。   對于很多已經參加工作的MBA考生,大家每天的學習時間有限或者基礎不一,因此,在...
2025-04-18
論語學而篇第一解析(論語仕而優則學)
論語學而篇第一解析(論語仕而優則學)
  很多人對“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并不陌生,一般人們都是這樣去理解,學習優秀了就可以去做官。把“優”解釋為“優秀”,這種理解是錯的。《說文解字》:“優,饒也。”就是富富有餘,有多餘的時間或者精力。   “學而優則仕”,就是随着學問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習如魚得水,裕如從容,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幹别的事,就可以從政為官了。也就是說,你學得怎麼樣,需要到社會上去驗證,不...
2025-04-18
小s節目中宣布懷孕(小S生三女直言封肚)
小s節目中宣布懷孕(小S生三女直言封肚)
     小S和三個女兒   《康熙來了》算得上是台灣王牌綜藝節目,節目中小S搭配蔡康永更是完美無瑕,兩人一個刀子嘴一個名嘴,赢得了不少觀衆的青睐。自與老公許雅鈞結婚後,2006年小S便懷孕,更是兩年連生兩胎。2011年再度被媒體曝出懷孕,對于外界的傳言小S也沒有否認,在生完第三胎後小S直言要“封肚”不再生了,隻是所生三胎均是女兒,着實讓想生兒子的她郁悶不已...
2025-04-18
狂飙老默扮演者發抖音告别翠玉軒(對話狂飙老默馮兵)
狂飙老默扮演者發抖音告别翠玉軒(對話狂飙老默馮兵)
  來源:【海報新聞】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子驕 張海振 報道   觀衆真正看到演員馮兵,是從《狂飙》開始。在劇中,他飾演人狠話不多的陳金默(老默),一位冷血的“棒棒糖殺手”,也是一位疼愛女兒的父親。他的一個“眼神殺”,幾乎一秒之内,就讓觀衆入戲。   馮兵出生在山東淄博,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并且還是一名有着十六年軍齡的退役軍人,軍旅經曆造就了他身上...
2025-04-18
思念到極緻的詩詞(七絕情癡)
思念到極緻的詩詞(七絕情癡)
  卧醉青山兩相知,   夏蟬井蛙亂山姿。   相思研磨賦詩吟,   道盡世間悲與癡。               ,
2025-04-1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