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山東膠東半島上盛開的文化花兒,俺的芳名叫茂腔。
作為黃土地上綻放的文化花兒茂腔,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一朵美麗的文化奇葩,因為俺發源和發展于勤勞向上的勞動人民之中,并在勞動人民之中煥發生機。2006年,俺毫無懸念地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又入選首批山東省和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俺是山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流行于山東的青島、膠州、高密、諸誠一帶,是在民間小演唱“周姑子”的基礎上吸收采用柳琴戲的音樂曲調和伴奏樂器而形成的。
青島解放後,“茂肘鼓”正式定名為茂腔,俺有了響亮的名字。1959年成立了青島市茂腔劇團,劇團進京演出,受到各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沃土上盛開的“膠東之花”。
若幹年過去了,因為鄉親們的摯愛,俺的生命力蓬勃。現在,青島膠州有青島茂腔劇團,主要承擔膠州茂腔、秧歌的傳承和發展等任務。與此同時,青島西海岸新區建立了茂腔傳承中心,每年組織俺以公益演出的形式進鄉村,豐富了老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
現在,俺的代表劇目有一百多個劇目,其中代表劇目有《東京》、《西京》、《南京》、《北京》、《羅衫記》、《五杯記》、《風筝記》、《鑰匙記》、《火龍記》、《絲蘭記》、《絨線記》、《蜜蜂記》等"四大京"、"八大記"。這些劇目讓父老鄉親耳熟能詳,俺深受父老鄉親的歡迎和喜愛。
俺展示一下俺的風采吧!這個曲目就是精彩的茂腔大戲《小姑賢》,每次在舞台上精彩上演,委婉圓潤的唱腔、質樸自然的曲調,總會吸引鄉親們前來觀看。每次到鄉裡演出,茂腔劇《小姑賢》總會受到追捧。演出俺的,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區茂腔藝術團,這是一個專業的藝術院團,茂腔藝術造詣深厚,排演的多部茂腔大戲享譽齊魯。在演出現場,演員們演得投入精彩,觀衆們看得如癡如醉,一次又一次地發出叫好喝彩聲和歡笑聲。
青島王台鎮徐村成立了旭春茂腔藝術團,他們的茂腔嘹亮在各種歡樂的場合上,為青島西海岸民間藝術節,桃花節、糖球會等節會增添了歡樂和喜悅。演員們不顧勞苦,天天轉場,用自己的藝術才華為父老鄉親送上了茂腔大戲。
可以自豪地說,青島的父老鄉親中有不少“茂腔迷”,青島茂腔劇團把滿足鄉親們觀賞茂腔的需求作為立團之本,常年送戲到鄉村,到鄉親們身邊。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茂腔藝術傳承中心緻力于茂腔劇的傳承與搶救,通過成立機構,送戲下鄉,植根百姓等措施,使得茂腔藝術開始勃興,受到廣大父老鄉親的贊揚。如今,茂腔之花成為青島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美麗無比的花兒,增加了城市發展的文化内涵。
這裡還要告訴您的是,山東高密人著名作家莫言對茂腔的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在莫言的小說《檀香刑》和《生死疲勞》中,茂腔被稱作“貓腔”。莫言曾多次談到,年輕時回家探親,從火車站的檢票口出來,突然聽到從車站廣場邊上的一家小飯館裡,傳出了茂腔的凄婉動人的唱腔,他瞬時淚流滿面。
如今,茂腔已成為山東地方小戲傳承發展的樣本。為了傳承茂腔藝術,莫言的老家山東高密人下了“血本”,編排了茂腔劇《紅高粱》,邀請國家一級編劇王勇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周波任導演,70餘人參與演出,高密茂腔劇團幾乎全員上場,是近幾年來最大型的一出現代茂腔戲。
改編後的茂腔戲《紅高粱》由出嫁殺鬼、抗婚守身、高粱地野合、心心相印、羅漢救友、鬼扒人皮、民族覺醒、複仇烈火8個獨立情景組成,赢得了觀衆的一緻叫好。
每年新春期間,因為俺,對就是因為茂腔戲,膠東半島的年味撲面而來,鄉親們歡天喜地。那些茂腔戲迷們,跟着戲團走街串巷。演員們認真排練,他們加班加點,準備了多出戲供觀衆選擇,其中既有《羅衫記》、《牆頭記》、《小姑賢》等簡易的小戲曲,也有劇情複雜,唱腔、動作難度較大的“大戲”。其中《鑰匙記》、《雙換妻》、《桂花亭》、《西京》、《西歧州》、《張郎休妻》、《打狗功夫》、《東京》、《穆桂英招親》、《三寶山》等都是茂腔藝術團精心挑選出的高難度、高質量的優秀茂腔曲目。
在演出現場,戲迷或坐或站,圍繞舞台自覺地形成一個和諧的半圓形觀衆席,他們聚精會神地欣賞着精彩的演出。
正是這樣的努力,俺作為“膠東之花”,才深深地植根于齊魯沃土。如今,一些喜愛地方戲的年輕人開始了解茂腔、喜愛茂腔、學習茂腔。俺期待着茂腔這一文化形式留傳年代久遠、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的傳統劇種後繼有人,永葆藝術青春,年年帶給鄉親們芬芳和美麗!
,